高金梅
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如同一股春風給基礎教育帶來新的氣息,帶來勃勃生機。廣大英語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實驗和踐行國家的課程標準,不失時機地參加由專家教授指點的課改培訓,大膽嘗試,欣然迎接挑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集體備課,形成統一意見,再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最后進行教學反思,適當取舍。如此一來,我們備課組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下面談談我的粗淺體會。
一、認真備課
備課分為兩部分:一是備教材,一是備學生。
我們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的教材在整體的編寫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目標,教材內容豐富新穎,圖文并茂,知識視野廣闊,趣味性和時代性相結合。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這套教材,做到每一模塊、每一單元甚至每一課的內容都力求做到集體備課,深刻理會和挖掘課程的目標,不是僅僅關注本單元有哪些生詞、哪些句型,而是考慮通過學習這一單元,學生應該發展哪些能力,培養這些能力將實現什么目標,從學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學習了這些內容之后的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是什么。當然,新教材容量大,有些環節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高,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合理的刪減、適當的補充。所以,備課要求教師站在一定的高度,有很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的點滴知識。
現在教學不再處于“教師滿堂灌,學生打瞌睡”的那個時代了,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構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前準備活動、課堂教學活動、課后延伸教育活動。只有使學生積極投入教學全過程,成為受教育的主體,才能使教育轉化為自我教育。所以我們在備課本的同時,必須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環節,其中一個很適用的方法是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動起來,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教學活動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準對從事教學工作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有效教學要求,那么如何把新課程與高考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呢?
課前要布置跟本單元相關話題的適當作業,讓學生參與到備課中。以新課標必修五第一單元“Great Scientists”為例,因為這一單元的Warming-up是一小quiz,考查學生對人類進步作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所以課前讓學生查閱近幾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或者查一些對人類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人,學生會很高興地去做,然后把查閱的結果帶到課堂上,大家一起分享,與此同時,教師導入話題。
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只有學生動起來,教學才能達到優化效果。想讓學生動起來,教師首先要有效進行提問,這種提問能夠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教師要使自己課堂提問成為有效課堂,提問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新課標必修五第一單元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為例,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1)What is John Snow ‘s job?(2)What is his second theory?(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第二個問題稍有難度,第三個問題既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滲透學生的情感教育。這樣的問題設計遵循了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原則,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
除了要提問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回答內容的處理,一般來說,教師應面向全班同學提出問題,待學生略作思考后,教師指名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回答結束后,教師再指定其他學生,引導他們對這一學生的問題進行訂正或者補充。這樣做,有利于把全班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上。如果學生不能訂正或補充第一位學生的問題,教師需要換一角度進行啟發,其他學生應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以全面透徹地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現在分詞時,有一個漢譯英的句子,一個學生的翻譯是:Having married for twenty years,they still love each other passionately.另一個學生補充:Having been married for twenty years,they still love each other passionately.教師分析兩個句子的不同,從而提醒學生注意在使用現在分成完成時的時候,保證和一段時間連用的動詞必須是延續性動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鼓勵學生提問,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有問有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學生是主體這一教學原則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究其原因,是問題的提出者、發問者理應是學生。
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之前,教師要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包括客觀性的和主觀性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己加以解決,遇到太難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進行統一解答。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聽、說”技能的培養,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譯”這幾項技能缺一不可,如果平時不重視聽與說的培養,學生學的英語是“啞巴英語”,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做題高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開口、多讀多練,慢慢地,學生聽說能力提高了,對讀寫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所有的這些活動根據具體情況,可以讓學生獨自完成或者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科學劃分小組,讓小組成員具體明確自己的職責,教師要擔當好小組促進者的角色,做好小組合作后的評價工作。
三、課后鞏固
課后練習是檢測教學成果的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前預習,課上積極參與以后,教學目的是否達到還要放到實際的練習當中。所以教師有必要把本單元學過的重點知識形成練習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查。當然,教師要進行自我反思,備課好在哪里,不足又在哪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哪些成功,哪些有待于提高。只有不斷總結、反思,教學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學生學起來才會輕松。
綜上所述,這是我在新課改下英語教學的一些粗淺體會。身為師者,我深知:學海無涯,教無定法,需要我們教師長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培養更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