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摘 要: 新課改后,教育部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教學不僅僅是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更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近些年,我國對外貿(mào)易的飛速發(fā)展,對畢業(yè)生的英語適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yǎng)熟練使用英語的人才,各階段的教育要相互配合。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關鍵學科,同樣需要改變,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基礎的同時,進行口語能力的鍛煉。作者針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原則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口語教學 原則
英語學習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語言基礎能力的學習,具體為單詞語法的學習,另一個則是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前者是一個較漫長的教學過程,需要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教學相互配合,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后者則完全可以在小學階段實施,如學生學習漢語,在他們孩童時期,就具有一定的聽說能力,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如此。除此之外,有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語言能力在年幼時培養(yǎng),效果最佳。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需要在小學對他們進行口語教學,將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進行運用,小學六年的時間足夠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口語基礎。在筆者看來,口語教學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一、興趣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引導,學生在學習時會更有動力。除此之外,我們的學生年紀較小,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所起的作用是教師督促的幾倍。學習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活動,這些往往決定學生學習時起步的高度。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中,一大非智力因素就是興趣,因為有著興趣的加入,讓很多智力上有所不足的學生,在學習上走在別人的前列。所以,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興趣為主的原則,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主,進行口語教學。讓學生帶著興趣鍛煉英語口語,這樣學生既不會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枯燥,又不會由于智力因素落后他人,真正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筆者發(fā)現(xiàn),每周僅有的兩節(jié)口語課授課效果一般,學生在跟讀和對話上提不起興趣。傳統(tǒng)的口語授課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很難提高學生參與口語教學的熱情。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在給五年級學生上口語課時,提前剪輯一段《白雪公主》,然后將對話刪減掉。在課堂中,學生一看到動畫片都來了興趣,筆者鼓勵學生兩兩分組,給動畫片配音,以此鍛煉口語。這樣一來,原本沉悶的英語口語課,氣氛立即變得活躍起來,很多學生都躍躍欲試,在這種課堂環(huán)境下,口語課的教學效果自然達到最佳。
二、學生是口語教學的主體
現(xiàn)階段小學教育提倡素質教育,即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回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掌握課堂學習的節(jié)奏,全面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口語教學同樣如此,與英語基礎知識教學不同,口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張嘴將英語說出來,這個時候,如果教師依舊死死地占據(jù)話語權,學生不僅無法練習英語口語,而且感受不到英語口語教學與其他教學的差別,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厭煩感,影響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口語教學的開展。當然,我們的學生畢竟年紀小,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聽之任之,還要正確引導課堂走向,爭取讓學生開開心心地說出英語,達到鍛煉口語的目的。
三、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是學生練習口語的保障
由于我國的國內(nèi)環(huán)境及小學階段的教學實施等條件制約,小學生學習口語的地點除了課堂別無他處。因此,我們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口語練習的語境。我們的學生之所以能夠在幾歲的時候就掌握扎實的漢語言基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練習漢語時處于學習語言的黃金年齡,二是他們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到了小學,學生已經(jīng)到了黃金年齡的晚期,這一點我們無法改變,那么就要從環(huán)境入手,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英語口語的環(huán)境。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需要一個相對真實的環(huán)境,這樣一來,學生就不用說一些違心的英語,而是真正做到自己心中想到什么,就用簡短的英語表達出來。除此之外,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看到別人有好看的文具,自己也想要,看到別人有好看的衣服,就想讓家里人給買。同樣的,學生見到周圍的人都在說英語,他們自然也會產(chǎn)生說英語的欲望,這樣,就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機會。
筆者就曾經(jīng)讓六年級的兩個班進行合作口語游戲。兩個班的學生輪流到臺上抽取英語對話的情景,然后指定另一個班的一名學生同學來和自己完成情景內(nèi)容,整個情景內(nèi)容都要用英語進行,這樣一來,就能鍛煉學生在情景交際中的英語運用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
筆者認為,想要學生練好口語,最好給他們找一些native speakers,比如外教、國際學校的學生。學生在和這些人進行交流時,可能聽到最為正宗的英語發(fā)音。同時,我國學生在和外國同齡人交流時,也促進促進雙方文化的交融,增進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認識,與外國同齡人建立友誼。
四、結語
小學階段的英語口語教學需要遵循三個原則,即興趣第一原則、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原則,滿足這三個原則,就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鍛煉英語口語的能動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虹.如何將沉悶的小學英語口語課堂變得鮮活起來[J].校園英語·中旬.
[2]薛蓮.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