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陳萍
摘 要:近年來,審計信息化快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審計組織方式逐步顯現出了一些不對等態勢。本文分析了審計信息化對審計組織方式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審計組織方式改革建議。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審計組織方式;扁平化;考核
一、引言
審計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化信息通訊技術將審計核算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的過程。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1981年剛剛起步,發展較晚,直到2013年財政部才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為企業的審計信息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良好發展空間。這種審計信息化的變更不僅在審計效率上影響深遠,對我國審計的組織方式也有促進變革的作用。
二、審計信息化對審計組織方式的影響
1.審計信息化背景下《現場審計實施系統》為審計組織扁平化打下基礎
與計算機結合的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可通過多套操作模式進行審計作業,可以更好的適應審計數據。它使得習慣于傳統審計方式的老審計人員和熟練掌握SQL語句的新審計人員都可以無障礙的進行審計操作。其內附帶的計算機審計方法、項目管理功能、自動提交審計資料功能可使審計機構自我形成一個審計管理單元,可隨時與外部進行信息和指令的交換,成為了審計組織中獨立的子系統,為審計扁平化打下了基礎。
2.交互軟件的形成為審計組織扁平化掃清了技術障礙
通常審計機關包括獨立審計項目與統一組織審計項目兩大類審計項目。根據最新的國家規定,無論哪一種審計項目都必須提供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而且對于后一種審計項目還需提供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管理功能的交互軟件應運而生,通過這種交互軟件,上級審計部門可隨時察看現場產生的八種審計資料,進行總體分析并下達指令,審計組織內的信息指令傳遞更便捷,且審計組的所有成員都可及時看到上級審計機關所發出的指導意見。這種交互軟件的產生從實質上為審計機關直接指揮審計項目組實現扁平化管理掃清了技術層面和操作層面的障礙。
3.安全保證實現了審計組織跨層級、跨地域的移動作業
在審計信息化背景下,審計工作更偏向“無紙化”辦公,因此往往產生移動式辦公需求。在這種移動式辦公需求的普及下,信息安全成為了重中之重。國家審計署因此開發出了移動辦公系統《安全客戶端系統》,這種系統使審計組織可安全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移動辦公與遠程審計。安全的保證使得出差期間游離于審計機關、脫離機關辦公系統的審計組人員可以隨時進行審計作業。審計組織因此可實現跨層級和跨地域的組織形式。
4.聯網審計系統的實現促使了審計組織形式的加速變革
聯網審計系統可使審計機構實現“亞實時”的審計操作,實現事后與事中審計的有效結合、靜態與動態審計的有效結合、遠程審計同現場審計的有效結合。這種聯網審計系統對當前審計組織中現行的審計程序與文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審計組織形式必須做出一定變革。
5.大數據的出現改變了審計組織的工作場所
審計信息化背景下審計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便是對大數據的處理,而不是對傳統賬本的翻閱,在這樣的背景下,審計人員的工作職責和重點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轉移,審計組織的工作場所也因此必須做出改變。相當一部分傳統的辦公室已被數據中心和審計仿真實驗室替代。
三、審計信息化背景下改革審計組織方式的措施
審計信息化的發展促使審計組織方式進行變革,但這種變革阻力很大,既有電子政務推行下的客觀阻力,也有審計機關的主觀阻力,因此為了循序漸進的進行變革,可以考慮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1.調整審計項目組織方式以適應審計信息化
大量的審計人員針對大量的審計對象”N 年審一次,一次審N 年“這種審計組織方式不可能被瞬間改變,但可以進行小范圍的改進。例如針對某些實行審計信息化的企業,便可以增加其審計頻度,審計機關抽調出小部分人定期查看其聯網數據,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審計監督,對于其它審計單位仍可實施原有項目組織方式的審計。這樣一點點的改變,最終便可實現審計組織全面的信息化變革。
2.改進審計質量控制的方式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一直以來,審計質量的控制多重視審計報告寫法的把關,而不是關注審計目標、審計重大問題。這種以玩審計報告文字游戲來規避審計風險的審計質量控制方式在審計信息化的背景下將不再適合,政府與企業需要本著項目管理為核心,報告審核為輔助的原則,加強審計質量的質量控制。
3.完善審計程序以適應審計信息化
審計信息化從法律上看,并沒有對審計法造成根本上的改變。因為審計機關獲取被審計單位資料的權力、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的義務這些基本規定并沒有被改變,有的只是一些應用形式上的變化。因此,有關部門務必完善審計程序以使審計工作更好的適應審計信息化的發展,一些老套的審計程序往往阻礙了審計流程的順暢進行,例如”審計檔案裝訂整齊”這一條目,便可以拒絕優秀的使用電子歸檔的審計項目。
4.將新的職能賦予現有機構
審計機構的調整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維持現有機構優化人員構成,二是調整現有機構進行職能重新組合,三是增設技術機構。相比較而言,第一種調整方式對于審計信息化的改革作用不明顯,第二種方式又太興師動眾不易實現,只有第三種方式實現起來較為現實。將適合審計信息化的技術機構賦予現有的審計機構,增設技術機構包括擴大計算機審計處,組建數據分析隊伍,進行審計模型開發、數據分析、聯網審計數據預警處理等一系列適應審計信息化的工作。但為了維護數據綜合分析的完整性,這種增設業務處的技術機構不可以取代一級審計機關設立的數據分析機構。
5.加強考核制度促進推行新的審計組織方式
對考核制度進行內容上的更新,以新的考核制度跟進審計項目組織方式的進展,鼓勵查明數據來源,要求審計報告進行來源于數據分析的總體情況分析,杜絕靠“拍腦瓜”拍出來的審計報告。不僅對審計項目的現實業績進行考核,同時加強對數據積累、計算機審計模型開發等有助于審計信息化長遠發展的事項的考核。
參考文獻:
[1]蓋麗瑋.淺析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5,(26):141.
[2]王智玉.審計信息化與審計組織方式[J].審計研究,2011,(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