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界、輿論界一般都是拿國外的理論來看中國的政策。比如,大家說過去中國的政策是需求管理,是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去年11月10日,中央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大家馬上又說,中國拋棄了凱恩斯主義,中國現在擁抱供給學派的政策了。其實,這兩種看法都不正確。實際上,中國過去的政策既不是凱恩斯主義的政策,現在的政策也不是供給學派的政策。中國政策應該超越凱恩斯主義和供給學派,有自己的理論創新,能結合中國的實際狀況,分析清楚中國當前經濟的實際問題和機會在什么地方。(作 者:林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