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
永久元年(一一一三年)十月,鳥羽天皇暗殺未遂事件掀起中世日本朝廷的波瀾。自后三天皇起埋下的皇統隱患,以這次事件為標志,引起了相當的政治震動。院政時期天皇家以白河院為中心的皇統勢力與白河異母弟時仁·輔仁親王皇統之間的矛盾越發表象化。皇統繼承問題更是成為難以調和的矛盾集中點。與此同時,隨著不婚內親王準母立后制度的成立,女性院宮的作用越發明顯。本文著眼于永久之變爆發始末女性院宮所扮演的角色,試論述女性院宮和永久之變間的雙向作用。
1 永久之變經緯和令子內親王
平安后期公卿藤原忠實日記《殿歷》永久元年十月五日條記載:
“五日、弓場始アリ、是日、醍醐寺僧任観、不軌ヲ謀ルニ依リ、検非違使源重時竝ニ源盛重等ヲ遣シテ之ヲ捕へシム、(中略)去三日皇后御方有落書、件書云、主上を奉犯と有構人、件事ハ或人乃醍醐座主勝覚爾、千手丸ト云童アリ、件童をスカシテ構事也、件書を自皇后偶因に令奉給也、(略)”
根據上述史料記載,永久之變發生在鳥羽天皇即位后第五年即永久元年十月。簡單可概括為鳥羽天皇暗殺計劃。在這次天皇謀殺未遂事件中,作為幼帝即位的鳥羽天皇準母立后的令子內親王發現暗殺計劃文書,將其報告給白河院,計劃因此被挫敗。但這場暗殺計劃的信息卻更為復雜。案件的犯人是負責侍奉醍醐座主勝覺的小童千手丸。據千手丸坦白,教唆他暗殺天皇的是后三條天皇三宮(輔仁親王)的護持僧仁寬。事件發展至此,發難矛頭直指白河異母弟時仁·輔仁親王一系。此前自同年九月開始,鳥羽天皇被疾病所纏,白河院為此大興祭祀與佛事,并下令非常赦。然而天皇病情依然纏綿,這令仁寬期待天皇御崩從而親王得以即位的心情更加迫切,于是他命千手丸執行暗殺計劃。這次事件直接導致了主謀寬仁之父左大臣俊房及其子師通·師重的失腳,而輔仁親王也因此不得不保持政治上的謹慎,但白河院對其的猜疑則更加深刻。此次事件對村上源氏和輔仁親王的政治打擊十分嚴重。
在這次未成功的暗殺事件中,各個政治勢力劍拔弩張,實力上不相伯仲。而作為終結此次事件的一支力量,令子內親王的作用不可忽視。首先,這封文書送至令子處,說明女性院宮作為皇統當中的一只力量,占有重要的政治地位。鳥羽天皇即將即位之際,白河院因媞子內親王的去世而苦于對應令子內親王的立后。中御門宗忠則進言稱:“先帝八歲即位獨自行幸,至今已有數年,皆以為母后實屬不必之禮,而郁芳門院以準母之位立后,實為天意。而今帝五歲,母早逝,令子(內親王)立后,世人皆以為天意。”是年十二月一日,鳥羽天皇即位儀式舉行,令子以“皇后宮并前齋院”和“天皇準母”的身份陪同幼帝完成儀式。鳥羽天皇坐上高御座時所用發束便是用令子內親王的頭發制成。這種行為具有濃厚的咒術色彩,象征了母子一體,準母是為幼帝的庇護者。令子內親王為白河天皇第三皇女,鳥羽天皇準母,后稱二條大宮或二條皇太后,不僅在宮中禮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天皇強調其皇統的重要依靠。其次,令子對文書的處理對文書的處理直接關系到皇統勢力的競爭結果。同樣從皇統角度上出發,令子內親王被白河院立為鳥羽天皇準母,享受優待。其政治立場勢必傾向于其父白河院。這決定了令子內親王在收到暗殺文書后直接交由白河院進行定奪這一行為。其直接導致白河院政敵政治被動的既成事實,突出了令子內親王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永久之變的發生不是短期矛盾激化的產物,而是在皇統問題累計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結果。而令子內親王并不是唯一一位在皇統繼承中其重要作用的女性院宮。
2 永久之變前后皇統斗爭中的女性院宮
白河天皇即位之初就面臨諸多困難。其中宮藤原賢子為關白藤原師實養女,因此白河天皇自然得到了關白和賢子生父源顯房一族的支持。但這同樣引起了反藤原勢力的發難。
后三條天皇讓位于藤原信能養女藤原茂子所生第一皇子貞仁親王(白河天皇)。同時立源基平女基子所生第二皇子實仁親王為皇太子。這樣的安排尤其明顯的用意:后三條天皇此行為意在彰顯實仁親王擁有正統繼承權。也就是說白河天皇的即位只是正統繼承人繼承皇位前的一個過度。《源平盛衰記》第十六卷記載:延久五年(一〇七三年)后三條天皇御崩時囑托,實仁親王繼承皇位后,立第三皇子輔仁親王為皇太子,白河天皇當時亦表示同意。但是白河天皇并沒有執行后三天天皇的遺囑。而是在應德二年(一〇八五年)十一月實仁親王去世后于第二年立親子善仁(堀河天皇)為皇太子,并即日讓位。這引起了輔仁親王一方勢力的不滿同時也激怒了反藤原勢力的支持者陽明門院。
《扶桑略記》承歷四年二月十四日條記載:“東宮御在所三條第焼亡、祖母仙院同駕輦、帰御閑院第”。由此可見,實仁親王是由祖母陽明門院躬親撫養。而其弟輔仁親王元服儀式也是在陽明門院女院舉行,參與者均為反攝關(賴通)派。陽明門院本人與攝關家關系惡劣,同時也是后三條天皇遺詔的忠實捍衛者,這是她自然倒向親王一派。 陽明門院禎子內親王為三條天皇第三皇女,備受寵愛;她也是后朱雀天皇皇后,后出家稱太皇太后,女院宣下。作為國母其政治影響力不亞于五代天皇家長上東門院藤原彰子。因此,她的反對令白河天皇難以忽視。
在永久之變前,為了改善與祖母陽明門院的關系,白河院授意篤子內親王入內立為堀河天皇后。這是得兩者之間的矛盾緩和。這是白河院在永久之變之前的這段時間作出的希望緩和與祖母之間矛盾的積極姿態。特別是嘉保元年(一〇九四年)陽明門院崩御后,聚集在其周圍的派系解體。白河院勢力才得以繼續膨脹。通過陽明門院的例子不難看出,堅決執行先代天皇遺囑;養育皇位候選人的女院,在權力的鼎盛期甚至可以利用皇統家長的身份與院分庭抗禮。陽明門院的去世,無疑是對反攝關勢力的沉重打擊。
白河院不顧貴族階層反對,強行立后媞子內親王。以媞子為母親的代理對抗輔仁親王。然而女院宣下的媞子內親王早逝,這雖對白河院造成了很大打擊,但他仍不顧媞子準母立后為不吉的說法,在其孫鳥羽天皇即位時,白河院又使媞子同母妹令子內親王為鳥羽準母并立后。嘉承二年擁立輔仁親王為天皇的勢力依然蠢蠢欲動,而鳥羽天皇與其父堀河天皇一樣生母去世,在沒有母后的情況下即位。白河院以媞子內親王準母立后為先例,將自身皇統令子內親王推上準母立后之位。這樣使鳥羽天皇即位更加符合慣例。
長承二年(一一三三年)藤原泰子立后,令子內親王升為皇太后。直到天養元年(一一四四年)去世令子始終位居皇太后。因此可以推斷令子也有女院宣下的可能。而令子之所以沒有宣下女院,很可能是因為皇統對立的危機相對于堀河天皇期間有所減輕,因此女院宣下也沒有堀河天皇時期急迫。同時,女院宣下不似先時強硬,也極有可能是白河院對輔仁親王一派的適當讓步。
永久之變后,皇位繼承環境相對趨于平穩。元永元年(一一一八年)白河院養女藤原璋子入內并被封為中宮。第二年五月誕下第一皇子顯仁親王(崇德天皇),皇統繼承趨于安定。自后三條天皇開始的皇統對立終于階段性告一段落。
3 永久之變和女性宮院
以皇統繼承為中心持續了白河到崇德四代之久的繼承權執政落下帷幕。受陽明門院庇護的實仁·輔仁親王是白河院的主要威脅。為了維持自身皇統延續,白河讓位于堀河天皇,并以媞子內親王和令子內親王為先例開創不婚內親王準母立后這一新制度。永久之變后,皇統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在永久之變中被牽連的輔仁親王和其支持者村上源氏并沒有受到重罰,同時媞子內親王和令子內親王均又村上源氏的血緣,這種復雜的政治統合手段,為之后輔仁親王去世,白河院收養其子有仁王收為養子,后降為臣籍。這樣就消除了皇統問題上的隱患。
對于永久之變的評價看法并不一致,綜合而言,觀點可分為以下幾點:第一,這次的事件是由白河院策劃,為了排除輔仁親王勢力而上演的一處政治謀略。以此觀點為基礎進一步推理,也可以將此次事件歸類為以白河院為中心的院政勢力對輔仁親王的有力支持者村上源氏設下政治限制,以維持和擴大自身皇統勢力的權力。第二,鳥羽天皇即位七年后,掀起擁立輔仁親王為天皇的事件,此次事件后輔仁親王幽閉而居,不久后郁郁而終。白河院也因此加大了對其支持勢力的警戒。但輔仁親王生母源基子在其子運命后依然得以安度余生,證明白河院對此仍然存有一定的顧慮并作出了一定的讓步。以上兩點均主張此次事件是有白河院主導的政治陷害事件。而第三種觀點則認為這次事件并非由白河院發難,但客觀上使白河院認識到輔仁親王政治實力不可忽視這一事實,在皇位繼承上做出一定的讓步:如鳥羽天皇未有皇子,則由輔仁親王子有仁王即位。但如果鳥羽天皇皇子誕生,有仁王則降為臣籍。就反攝關派的政治勢力而言,斷定此次事件為白河院謀劃的論調稍顯欠缺。承襲后三條天皇遺詔的反攝關勢力和日益衰微的攝管政治碰撞具有其必然性。但拋開對事件主謀者的追究,女院在這次事件前后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永久之變前后,女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以陽明門院為依靠反對派;還是以白河院為中心的院政派,均需要借助女院的政治影響來捍衛自己的勢力。白河院向陽明門院作出讓步極具代表性地體現了作為皇統家長的女院更加具有政治威嚴。而不婚內親王的準母立后制度的確立,在母后程序上肯定了女性院宮的重要作用。永久之變所表現出的政治動向不僅表現了皇統對立引起的諾甘矛盾;更闡明各個勢力相互試探讓步并借由女性院宮來達到政治目的政治舉措。女性院宮和永久之變間也因此具備了雙重作用的特征。
注釋
[1]『鳥羽天皇実録』第一卷『殿暦』永久元年十月五日條(天皇皇族実録38)藤井譲治,吉岡真之 まゆき書房 2008
[2]『家族史としての女院論』第五章不婚內親王の準母立后と女院領伝領,第二節不婚內親王の準母立后について 野村育世 校倉書房 2006
[3]『鳥羽天皇実録』第一卷『殿暦』(天皇皇族実録38)藤井譲治,吉岡真之 まゆき書房 2008
[4]『鳥羽天皇実録』第一卷『殿暦』嘉承二年七月十九日條「件御髪頬髪皇后并前斎宮御髪也」(天皇皇族実録38)藤井譲治,吉岡真之 まゆき書房 2008
[5]『家族史としての女院論』第六章第二節國母崇敬風潮 野村育世 校倉書房 2006
[6]『院政時代史論集』 続群書類従完成會 1993
[7]『中世摂関家の家と権力』樋口健太郎 校倉書房 2011
[8]『院政の研究』美川圭 臨川書店 1996
[9]『扶桑略記校偽』毎條千金,狩谷棭斎 現代思潮社 2008
[10]「篤子內親王論」『中世王家の成立と院政』栗山圭子 吉川弘文館 2012
[11]『日本の歴史6 武士の登場』竹內理三 中央公論社 1996
[12]「永久の変の歴史的位置」槇道雄 史聚會編『奈良平安時代史の諸相』高科書店 1997
[13]『家族史としての女院論』第五章不婚內親王の準母立后と女院領伝領 野村育世 校倉書房 2006
[14]『中世前期女性院宮の研究』 山田彩起子 思文閣出版 2010
[15]「三宮と村上源氏」『平安時代』龍粛 春秋社 1962
[16]『平安末期政治史研究』河野房雄 東京堂出版 1979
[17]「永久の変の歴史的位置」槇道雄 史聚會編『奈良平安時代史の諸相』高科書店 1997
參考文獻
[1]「三宮と村上源氏」『平安時代』龍粛 春秋社 1962
[2]『平安末期政治史研究』河野房雄 東京堂出版 1979
[3]『家族史としての女院論』第六章第二節國母崇敬風潮 野村育世 校倉書房 2006
[4]『院政時代史論集』 続群書類従完成會 1993
[5]『院政の研究』美川圭 臨川書店 1996
[6]『日本の歴史6 武士の登場』竹內理三 中央公論社 1996
[7]「永久の変の歴史的位置」槇道雄 史聚會編『奈良平安時代史の諸相』高科書店 1997
[8]『扶桑略記校偽』毎條千金,狩谷棭斎 現代思潮社 2008
[9]『中世前期女性院宮の研究』 山田彩起子 思文閣出版 2010
[10]『中世摂関家の家と権力』樋口健太郎 校倉書房 2011
[11]「篤子內親王論」『中世王家の成立と院政』栗山圭子 吉川弘文館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