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姣
摘 要:環境外交在日本外交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多方面因素促進了日本環境外交的興起與發展,在國際社會中日本環境外交也表現突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環境外交特色。對于中國的環境外交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關鍵詞:環境;環境外交;日本
環境外交在戰后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逐漸成為各國外交戰略中的重要內容。日本把環境外交作為其外交發展的重點領域。其意在于以環境外交為突破口,謀求日本一直以來的政治大國地位。認真研究日本的環境外交政策,能夠更好地認識日本這個國家,更好的預測日本社會的發展方向。
1 戰后日本環境外交的興起
五六十年代日本爆發了環境問題,使日本政府和民眾開始大量關注環境問題。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大量有效措施,及時遏制了環境問題的發展。日本環境外交隨之興起。
首先,日本環境治理的成功使得日本開展環境外交成為可能。二戰結束時,日本社會遭到重大打擊,經濟與社會處于崩潰的邊緣,為了恢復經濟,日本把發展重工業作為當時的戰略重點。但重工業產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卻產生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隨后,日本轉變了環境治理措施,成功改善了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培養了大量的環境人才,積累了大量的環境保護經驗,這些都為日本開戰環境外交奠定了人才和技術支持。
其次,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為日本開展環境外交提供了社會基礎。日本在治理污染的同時,通過學校和媒體積極宣傳環境知識,這樣就使得日本社會民眾普遍增強了環保意識。日本民眾把對環境的關注放在了有關政治、經濟的議題至上,積極支持日本政府環境保護的政策。日本社會還成立了眾多的環保團體,為日本環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再次,環境外交成為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有效手段。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日本在政治上一直受到美國的壓制,為了尋求身份沖突、謀求政治大國,日本只能在非傳統安全方向尋求突破口,環境外交才成為了日本重點發展的外交方向。日本經濟在全球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就為日本環境外交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支撐。從現在的外交效果來看,環境外交無疑增強了日本的國家形象。
最后,國際外交環境的發展為日本發展環境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興起了世界環境外交,各國都在加強經濟實力的同時,逐漸重視環境外交。日本在環境外交的大潮中積極展現自己,通過國內國外的雙向互動,逐漸成了環境外交大國。
2 日本環境外交內容探析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參加了旨在保護臭氧層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在1992年到1996年向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供了總額9800億日元的環境援助。隨后,在2010年10月份,日本成功召開了第十屆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大會,并通過了《名古屋議定書》, 該協議承諾在2020年前底擴大世界上森林、珊瑚礁和其他生態體系保護,并于會議舉辦后90天生效。
日本堅持爭奪亞太地區的環境外交主導權,從1991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由亞太地區各國的環境部長及相關人員參加的亞太環境會議。該狐疑不僅成為了亞太地區各國進行環境對話,處理環境問題關系的平臺,也是日本爭奪環境外交主導權的重要載體之一。在1995年會議達成的《關于亞太地區環境和開發的長期展望計劃》的報告中,亞太各國準備構筑亞太環境信息網絡工程,此工程不僅可以加強各國之間的關于環境信息的交流,也可以使得日本掌握各國的環保信息。1997年會議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決議規定在2008到2012年間,將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其他排放量在1995年基礎上平均減少5.2%.在2001年會議上設立了“亞太環境與發展論壇”,目的在于集合多國科學家探討環境問題,為各國解決環境問題獻言獻策。會議還決定設立“橋本龍太郎獎”,鼓勵那些在環境防治問題作出重要進步的國家。
中日環境外交史日本外交戰略的重要內容,兩國一直在保持環境問題良好互動,并于2011年共同舉辦“中日環境合作研討會”,雙方就“十二五”規劃中國環境發展方向等問題作出探討。雙方還簽訂了《環境保護合作協定》等文件,在應對生物多樣性、水污染治理、全球變暖等諸多嚴峻環境問題進行合作。雙方在合作的時候積累了環境保護的諸多經驗,為將來兩國加深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由于日本經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從7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利用它的資金、技術優勢發展針對第三國際的國際援助。1989年,日本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援助國。日本政府在1992年通過了《ODA大綱》,作為指導日本援助第三國家環境防治的綱領性文件,該文件強調將環境保護作為日本對外環境建設的優先地位。
3 日本環境外交特點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把環境外籍哦啊作為拓展外交的重要突破口。小泉純一郎提出建設“美麗星球”計劃,福田政府提出涼爽地球構想,這些都表示,在每屆日本政府的議題中,環境問題一直都是重要問題。多年持續不斷的外交政策,使得日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環境外交特點。
第一,以實用主義為導向,堅持為我所用的基本原則。日本積極參加關于環境防治的國際會議和學術會議,在會議上積極發言,積極推動各項決議議程,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度。日本把環境外交首先看做是謀求其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撐點,積極擴大自身話語權,在國際環境問題上頻頻出頭露面。此外,日本一直處于日美同盟的壓制之下,外交自主權受到美國很大的抑制,環境問題成為日本脫離美國控制,爭取話語權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國作為經濟大國,一直在全球變暖問題上表現不佳,而日本卻積極推動全球變暖各項決議的誕生,收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贊賞。在美國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時,日本利用自身優勢,成功的在環境問題上贏得了眾多的支持者。戰后,日本的軍國主義殘余一直遭到周邊國家甚至世界的抵制,使得日本的國際地位岌岌可危,但環境問題的良好表現,讓日本在另一方面表現出了它在國際社會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地位。
第二,日本開展環境外交還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重要目標。日本一直處于后“十年迷茫”的階段,其國內經濟一直不甚景氣,只有擴大國際市場才能確保日本經濟大國的地位。環境外交給日本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日本通過轉變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使日本在知識經濟社會占據了一席之地。環境外交不僅加強了日本企業的合作,還確保了日本的經濟大國的保持地位。日本在展開環境外交時,多選擇一些能夠為日本帶來收益的項目,比如森林資源的利用、新型能源、污染防治等項目,但日本的技術和知識的轉讓卻依然十分薄弱,這都體現了日本環境外交背后的經濟因素。
第三,有選擇、有條件的參加環境外交。日本曾經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時,表現出了良好的環境大國形象。但后京都時代,日本卻多次推翻先前的承諾,一再違反國際社會達成的協定。這表現出了日本在開展環境外交時,總是預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為此不惜反復無常,沒有體現出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環境外交在日本的重要地位已經表現出環境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位置。我國一定要借鑒日本環境外交中的重要經驗,建設“美麗中國”,展現一個美麗、富強的國家形象。
參考文獻
[1] 劉乃京.環境外交:國際力量互動與較量的新界面[J]. 國際論壇. 2003(06)
[2] 蔡守秋.論環境外交的發展趨勢和特點[J]. 上海環境科學. 1999(06)
[3] 秦嗣毅.戰后日本的生態環境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J]. 現代日本經濟.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