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蕓
?
電視求職類節目的主持人角色定位——以《非你莫屬》為例
◎陸蕓
由天津衛視打造的大型電視求職類真人秀節目《非你莫屬》自開播以來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節目中主持人張紹剛犀利的提問、權威性的話語權成為本節目的一大亮點。《非你莫屬》節目面向社會各行各業,且注重話題性,因而主持人要招架得住形形色色的求職者,包括利用節目作秀的參與者。這對節目主持人的現場反應能力和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以《非你莫屬》為例,淺析求職類節目的主持人角色定位。
主持人是真人秀節目中的重要角色,應該具有采、編、播合一的綜合能力。節目主持人是駕馭節目、調動現場觀眾情緒并對節目主題思想深化、聯結前后節目、把握節目節奏以及挖掘節目人物思想和個性特點的具體操作人。同時,節目主持人也是交流者,他們通過角色的個體化、身份的平等化以及語言的個性化和口語化,縮短著電視與受眾的距離。節目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及與大眾平等的關系,以個性化的視角和個性化的敘述方式進行傳播,使傳播更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求職類節目主持人由于要直接面對應聘者、職場老板、職業規劃師、電視觀眾等多重角色,因而現場把握十分重要,除了引導整個節目流程,讓各個環節間過渡流暢,主持人還需調動起在場所有人以激發他們的觀點,并對場上的求職者給予牽線搭橋的幫助。
“定位是指創作主體根據自己的身份、所承擔的任務、起的作用確定其在傳播活動中應有的位置。”這里所說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主持的節目中所選擇的特定身份、立場和情感取向。也就是說,主持人在節目中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一個只負責開頭結尾串連、起啟承轉合作用的轉場機器。他應該是一個生動、實在、帶有情感的主體個人在參與生活(電視節目應該是生活的提煉和升華)。
這種主持人才是帶有“角色”的主持人。
求職、招聘、專家三方的引薦者
主持人要對現場的招聘嘉賓、咨詢專家、求職選手逐一進行介紹,而且對參與三方的推薦會貫穿整個節目,向招聘嘉賓介紹求職選手的職業特長、向選手推介招聘單位、引領選手和招聘單位聽詢專家的建議。求職如相親,條件合適,你情我愿很重要。這就決定了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的主持人在角色定位上首先是個熱情、積極的引薦者。只有這樣,才能為滿懷熱忱的求職者和對人才求賢若渴的招聘企業牽線搭橋。
在每位求職選手進行自我介紹后,主持人張紹剛會針對選手的個人情況進行建檔的問答,通過簡短的問答環節有利于讓招聘嘉賓更全面的了解求職選手的應聘經驗、應聘理想等,也有利于專家團從專業層面評估選手的綜合素質。
節目進程的把控者和駕馭者
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應該是一個能調節氣氛、掌握節奏,和觀眾同喜同樂并能及時反應觀眾愿望的人。 “氣氛”之冷熱、“節奏”之快慢、觀眾情緒之起伏都是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產生和變化的。求職類節目主持人由于要直面求職選手、職場達人、職業規劃師、電視受眾等多個角色,因而現場把握十分重要,主持人要引導整個節目流程,讓各個環節間過渡流暢。在節目中,招聘 嘉賓、職場專家在場,求職者逐一出場,主持人介紹三方情況,引導應招雙方交流、溝通、談判,宣布結果,在這一進程中,主持人起著把握和駕馭作用。為了使這一過程井然有序,為了使得應招雙方都心平氣和、友好真誠地交流,主持人有責任穩定調節好現場氣氛,無論選手還是招人單位人員情緒波動明顯甚至失控,或言辭過激而引發雙方矛盾激化的時候,主持人要用恰當的語言來平復他們的情緒,化解現場尷尬的局面。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學會傾聽,注意察言觀色,該出口時就出口,或開脫,或調侃,或安慰,在媒介空間里能夠促成求職與用人雙方都滿意更好,促不成也能平和有好相待。總之,讓節目順利進行是主持人工作的重要任務。
《非誠勿擾》采取了一對多(1位求職選手面對12位boss),每期節目有四位選手進行應聘,形成四個獨立的應聘板塊,每位選手在應聘過程中又要進行“自我介紹”、“天生我有才”、“談錢不傷感情”三個環節,每個環節結束后boss團成員需要決定是否滅燈來表示對求職者的認可與否。
例如,2011年1月2日的《非你莫屬》節目中,幾位boss針對先找新工作再辭舊工作的問題展開了不同的見解,中盟世紀總裁宋美遐和世紀佳緣副總裁劉惠璞更是形成完全不同的兩個對立觀點,劉惠璞更是站起來發表意見,為自己的觀點激動辯論,與宋美遐形成語言上的對峙攻擊,場面一度失控。這個時候張紹剛為緩和場上硝煙氛圍,轉移話題目標:“我說你們一句話,你們因為人家的事打起來,人(求職選手)在呢,稍等,惠璞,你一定要情緒平靜一下,你不要忘了你來自喜鵲網。”張紹剛一段幽默調侃的話,氣氛一下子緩和下來,在座的boss也不自由的笑了。即興而幽默的話不僅有效控制了場上的對峙局面,而且使話題成功轉移進入下一個環節,保證了節目流程的正常運行。
良性沖突的制造者
在大部分的戲劇里,沖突和行動實際上是同義語。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黑格爾認為,沖突是對本來很和諧的情況的一種破壞,但“這種破壞不能始終是破壞,而是要被否定掉”,使沖突消除,又回到和諧。像任何戲劇類節目一樣,真人秀節目的內核就在于它的沖突性,往往設置一個特殊情景,定下殘酷的競爭規則和頗具誘惑力的競爭目標,再輔之以各種游戲環節,去不斷地在節目中制造各種沖突。真人秀節目離不開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因為它要在有限的時間表現豐富的社會生活,就需要抓住事件中的主要矛盾斗爭,加以典型化,形成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這樣,才能緊緊吸引觀眾。
如《非你莫屬》2011年5月2日的節目中 ,當大齡女求職選手自我介紹結束之后,張紹剛說:“你上來求職的狀態時喜悅快樂的,但是我先要問一個讓你立刻就能不快樂起來的問題。”張紹剛的語言略帶挑釁,看似是故意挑事,實則是想通過這個矛盾的提問讓大家更詳細的了解選手的情況。此外在求職過程中,主持人張紹剛也會與波士團形成觀念上的良性沖突,使節目增強故事性和可看性。
權威性的調停者
主持人的可信度與知名度是獲得大多數觀眾垂青并選擇接受的先決條件。可信性包含兩個要素,第一是主持人的信譽,包括是否誠實、客觀、公正等品格條件;第二是專業權威性,即主持人對特定問題是否具有發言權和發言資格。《非你莫屬》主持人張紹剛本身是法制節目出身,語言上或是強硬的,或是幽默調侃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與說服力。

節目中有了沖突,就會有調停者的出現。這位調停者必須是相當有權威性、話語權,能夠控制住場上混亂的場面。當場上的波士團之間有所爭議時,為了緩和現場氛圍,這個時候張紹剛則是場上最適合充當調停者的人。他往往用幽默調侃的語言或是匪夷所思的語氣來反問波士團,讓波士團的嘉賓一笑而過,解除當前矛盾。
像是在2011年5月2日的節目中,張紹剛勸解說:“選手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到后來人家都不知道你們吵些什么。但是你們也許還知道你們在說什么。就是你們兩撥人典型在雞同鴨講。雞說的對,鴨說的也對,但是雞說的是雞的話,鴨說的是鴨的話。你們有意思嗎?”
由于波士團成員之間對職場中某個問題的看法各持己見,便產生了一段時間的爭吵,主持人平息了爭吵后緊接著評論了他們的行為:“雞同鴨講”。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兩位boss沒有真正理解彼此的言語。把原本一本正經的boss比喻成兩種動物,你一言我一語爭執在一起卻相互搞不清楚彼此在說什么,讓人覺得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現場的氣氛也頓時輕松了許多。
職場價值觀的引導者
當下,就業仍是社會的大問題,求職真人秀節目不僅僅是能實現節目中求職選手的就業夢想,它更應該能夠引導社會受眾,認清職場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學習提高求職技巧,用人單位也要為求職者著想,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這樣才會促進職場人才供求良好氛圍的形成。
主持人作為媒介的傳播者,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傳媒人的責任,那就正確地引導輿論,熱誠服務大眾。主持人樹立喉舌意識非常重要,他們應該立足媒介立場和公眾道德立場而發言。這就要求主持人站在公允的立場上,引導求職者樹立正確職場價值和人生價值觀,尤其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鼓勵求職者總結成敗得失,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當然,對主持人的引導應有一個全方位的理解。首先,主持人作為價值觀的引導者,不僅是對現場求職選手就業觀念態度的引導,而且更重要的是對電視受眾的引導,這是節目社會輿論引導作用的最大體現。其次,主持人的引導不是單兵作戰,在節目現場還有職場專家、心理分析師,主持人應和他們密切配合,完成引導任務。此外,現場的各位行業先鋒也會之處選手的不足,對他們如何能有更好地表現給出很好的建議,應該說是媒介空間的參與者共同發揮著引導作用,只不過主持人在節目進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在2011年1月2日的《非你莫屬》節目中,來自農村的跳槽達人遭受12位boss全部滅燈。正當boss給予選手建議和意見時,選手不忍“批評”離開現場。張紹剛有感而言:“其實我在看到他之后,真的有很多話想要說。我覺得從農村出來一點都不丟人。我們多少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我們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有這個驕傲和自豪感,這不是我們自卑的理由。其實誰沒有職業夢想,誰不希望自己的職業更好,但是每一步可能都需要在完成自己既定的工作和把自己現在這一步走好的前提下才能去往前邁。”主持人的一番話,是對農村求職者個人偏
見的一種求職認知表達,在引導大眾正確價值觀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即興幽默的機智魅力
“什么是‘即興’?它是瞬間產生的一種思維反應。那么何為娛樂節目中的‘即興’呢?我以為應該是在主持中對現場周圍所發生的乃至可能發生的一切所做的能動的、機敏的、善解人意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的一種充滿奇趣異想的反應。” 而主持人的機智,主要是指主持人為應付突發情況而做出的反應。主持人的工作非常靈活,往往要見機行事,隨時做出相應的反應。主持人張紹剛總給人一種思維活躍、反應快、有深度有內涵、愛打趣的形象。他即興幽默的語言機智貫穿節目始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張紹剛是傳媒院校的老師,受職業影響,他也更易給觀眾一種愛說教的印象。他在節目中松弛、真實的狀態,坦率、銳利但又不乏輕松、幽默的主持風格形成節目的一大亮點。在面對各色求職選手價值認識上有所偏頗時,他能通過自己的閱歷表達出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張紹剛是法制節目主持人,思維認識比較銳利,他的語言對求職這個社會性的話題有著獨到的見解,也更能了解普通人的心態。穩重大氣卻又不失幽默活潑,廢話不多卻睿智而有魅力。他總是從各個方面入手,力求將正確的求之價值觀貫穿在整個節目中,積極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求職價值觀。從主持藝術學的角度分析,優秀的主持人是一個欄目成功的標志,但并非全部。主持人張紹剛一方面巧妙而非生硬地駕馭節目的內容、推進節目進程,另一方面又讓嘉賓和選手在自然和諧的氣氛中積極發揮作用,而不是把嘉賓、選手當作為一種陪襯或當作現場“看客”。
真人秀節目的背后站著人,人的“不可復制性”最強,尤其是主持人在個性魅力上最具有先天優勢。主持人的個性氣質與節目風格相輔相成、共生共鳴,展示為特色鮮明的“這一個”,很難被人“克隆”。因為他們的經歷、素養才華及敬業精神等,已融合沉淀為一種個性魅力,在節目中打下了鮮明的獨創性烙印。
主持人缺位引爭議
主持人缺位主要體現在主持人的責任行為的缺失上,對節目參與者的介紹不夠到位,對現場出現爭吵、甚至混亂 現象的置若罔聞,對求職者緊張情緒、失意舉態漠不關心;或只著眼現場情況發言,而不能站在大局和社會高度上進行輿論引導,語言的過激而有失公允,等等。這些都是主持人缺位的表現,在節目進程中都應該注意。
近來,張紹剛在節目中“為難”求職選手劉俐俐的“毒舌門”事件引發大眾爭議。求職選手的表現惹怒張紹剛,主持人的提問一再咄咄逼人。雙方形成對峙局面,事后有很多網友在網上直呼張紹剛沒有職業素質,也有另一方覺得選手的態度過于傲慢。
在往期節目中,面對一名選手不如意的表現,主此人對其用了“爛泥扶不上墻”,“你若再說下去,我就真的認為你離無知不遠了”之類的話,這種隊選手帶有輕蔑色彩、又是尊重的言語是不恰當的。這樣的言辭,也許會打消選手的積極性,打擊他的自信心,觀眾也會對主持人如此“無情”的表現表現不滿,從而影響主持人的公眾形象,甚至媒體形象。
加強主持人素養
筆者認為,在求職類節目中,優秀的主持人應該把握好以下兩方面:
主持人要“真”得有內涵。由于求職類節目時一種相對嚴肅的真人秀欄目,因此,參與者既是“自愿參與”,又是“真實表現”。這不僅要求參與的各方 身份是真實的,在場上的表現是真實的,更要求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也要真實。一位優秀的主持人不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人文關懷,還要體現媒體的社會責任該,能心系受眾、有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隱藏自己的主觀判斷的職業素質。這樣在節目進程中,主持人才能與其他參與者以及受眾進行一種良性的、積極地交流。
主持人要“秀”得有尺度。為了活躍現場氣氛,主持人往往 也會“秀”,但“這種秀不是嘩眾取寵,更不是故意賣弄,而是因為現場的需要所具備的‘自我犧牲’式的表演秀”。
《非你莫屬》主持人張紹剛有著較好的口才與應變能力,但求職節目的環節設置畢竟是希望應聘選手和職場老板以及職業分析師進行更多的溝通。如果主持人自我表現過多,會給人一種強烈的喧賓奪主之感。因此主持人一定要在節目現場把握好“秀”的尺度問題。“正如溝通大師卡耐基所言:‘在溝通的各項功能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傾聽的能力。’”主持人不妨多善于傾聽,把有限的時間留給節目參與者,讓他們更能全面的展示自我。
對求職類節目的主持人進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一方面,主持人要認清自我在節目中的定位,把握和駕馭現場,保證節目流程的順利;另一方面,主持人要加強自身素養,在語言表達上、行為舉止上都要體現出良好的形象,為大眾樹立正確地價值認識引導。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臺體育休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