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學敦
摘 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踐行離不開教師的引領,引領最好的途徑是創設教學情境,回歸學生的生活。從教師心中要有“本”,教師眼中要有“人”,教師課前要有“數”,教師要干“活兒”四個方面研究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領與踐行。
關鍵詞:思想品德;德育;教師引領;學生踐行;回歸生活
中圖分類號:G416;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17-01
前些日子,聽評年輕老師的課,收獲頗多。同樣的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同一位教師,在不同的教學思想指引下,經過前后兩次不同的備課,運用不同教學方式方法,取得了大不相同的教學效果。在第一個班級上課,教師按照固有的教學環節進行教學,同學們按照學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學習,照本宣科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里沒有笑聲,沒有質疑聲,氣氛讓人壓抑。評課后,年輕教師在第二個班教學同樣內容時,教學環節讓人耳目一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同學們不論是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還是小組展示,個個興趣盎然,爭先恐后。教師的“激情”和學生“熱情”,使得課堂教學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潛移默化地影響同學們的生活,指引著同學們做人做事。這樣的教學,賦予思想品德課應有的“味道”。“味道”是什么?就是回歸了思想品德教學的本質——踐行。“味道”又是怎么獲得的?來自于教師的引領,其中既有教學思想的引領,也有先進教學方式的引領。沒有教師的正確引領,就沒有學生的踐行,也就不會實現思想品德教學回歸生活。那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何起到引領作用呢?
一、教師心中要有“本”
思想品德教學的“本”,就是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的理念。新課標積極倡導學生在“做”中學,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新課程注重與學生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系,重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學科實踐活動。思品課教師要落實好課程標準,就必須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項實踐性學習,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主體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發展健康個性。上出有“味道”的思品課,教師心中必須要有課程標準這個“本”。
二、教師眼中要有“人”
學生是學習實踐的主體,踐行必須立足于學生實際,否則就失去了它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剛剛升入初中,思品課對這些孩子來說還是新鮮的,如果單純讓他們記住課本上的知識,也沒有什么難度,可這樣做會讓孩子們感覺到思品課是枯燥乏味的,會失去學習思品課的興趣,于是,便在課前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讓孩子們準備一些自己喜愛的動物或植物的圖片或課件,寫好解說詞“我說我愛”。課上孩子們爭相展示自己的最愛,課堂氣氛熱烈而溫馨。因為時間關系沒有能一一展示,有的孩子躍躍欲試,有的孩子欲罷不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及時向同學們征求意見,如何滿足這部分同學們的愿望。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達成了共識:課后辦一期“偉大生命”圖片展。在辦圖片展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提出不僅我們自己要珍愛生命,還要倡導大家都來愛護動植物,保護生命,讓世界更精彩。于是,同學們分組制作了一些簡單警示標語牌放置在花壇和草坪中,校園里留下了同學們珍愛生命、你我同長成的足跡。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同學們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自行策劃、自主組織、自覺總結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求新的精神,鍛煉了各種能力。
三、教師課前要有“數”
課堂教學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實踐活動也不例外。實踐活動的設計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實踐活動的實效性與針對性。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一課時,反復考慮如何讓同學們在實踐中認識“人生難免有挫折”,通過什么樣的活動來增強同學們的抗挫能力。于是,設計“小記者來采訪”實踐活動,指導小記者圍繞本課學習內容設計采訪提綱,并將小記者們分成四個小組進行課前采訪。采訪對象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家庭成員中的成年人。不但要記下采訪對象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了什么樣的挫折,還要弄清導致挫折的原因,更要請教人家是如何戰勝挫折的。經過課前的實踐活動,課上的教學活動流暢多了,同學們在課前采訪和課上展示中總結出挫折產生的因素,并初步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給同學們布置這樣的作業: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彩虹總在風雨后”的小論文。這樣前后呼應的實踐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熱情,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四、教師要干“活兒”
在學生的實踐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自覺地參與同學們的實踐活動。平等參與,設計適切問題,適時給予指導,及時地給予評價和鼓勵,必要時要將學生“扶上馬,送一程”。通過言傳身教,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五、結束語
思想品德實踐活動是對所學課本知識的深加工,是設立思想品德學科的根本目的,是溝通課內外、校內外的橋梁,是連接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紐帶。教師要精心設計組織,優化實踐性內容,引領學生在實踐領域開辟新天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
參考文獻: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玉兵.思品課堂教學策略[J].教書育人,2010(35).
[3]宗序亞.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內涵、特點與課程資源開發[J].教學與管理,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