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宇
摘 要:從應該牢牢抓住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這個根本、應該切實把握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這條紅線、應該持之以恒地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當作經常性的任務三方面,研究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愛國主義;優秀傳統;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6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21-01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當前,在學科教學中,把智育和德育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的現象仍然存在。英語教學更因其“外”而成為德育的“特殊化”學科,德育的滲透往往被“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所取代。那么,應該怎樣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從小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呢?
一、應該牢牢抓住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這個根本
習近平同志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的主題。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是奠基工程,從小就在孩子們的心靈中播下愛國主義種子,打下愛國主義根基,是關系他們一輩子為中華民族的偉業而奮斗的頭等大事。所以,英語教師應該樹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在教育實踐中,認認真真研究教材為施教所提供的可用條件,結合所學語言國家的地理環境、文化傳統、風土人情、禮節禮儀等各方面,聯系我們國家的情況,自然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教“Thanksgiving Day”時,可在指導學生了解感恩節文化背景的同時,聯系我們國家的春節、端午節、國慶節等節日,幫助學生認識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以及它的意義,也可以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二、應該切實把握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這條紅線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具有優秀的文化傳統,這種傳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英語教學雖然不必進行這方面道理的闡述,但卻可以通過教學進行養成教育,使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道德品質逐漸形成和發展,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打下堅實的基礎。現行的英語課本內容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為教師進行文化傳統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英語教學中,教師只要心中始終不忘這項任務,在適當的英語教學情境中進行適當的德育滲透,就能自然而然地對學生的文明禮儀給予有效的教育。例如,在講授與人打招呼的禮貌用語如“Hello”“Glad to meet you”“How are you”“Nice to see you”等時,可以在學生對話過程中貫穿禮儀教育,告訴學生要在言語中表達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再如,按照英語文化,在接受幫助、受到表揚、別人表示關心時,應該使用“Thank you”“Thanks”“Thanks a lot”,這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相似的,教學中可借機告訴學生不要吝嗇對他人表達謝意。告知學生遇到長輩、師長主動問好時,可以根據不同時間、對象等采用不同的問候,如“Good morning,teacher”“Good afternoon,Uncle Wang”“Good night,mum”。鼓勵學生向別人問路、借東西時先用禮貌語招呼,如“Excuse me,may I …”“Excuse me,could you …”,問后要道謝“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同學之間也要使用禮貌用語,教師要多表揚使用禮貌用語的同學。另外,在英語日常對話教學中,還可讓學生學會接待的禮儀、介紹的禮儀,等等。如此細致入微地進行指導、訓練,在適當的環節引用中華民族的典型例子并略加點撥,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應該持之以恒地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當作經常性的任務
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引領學生攀登科學高峰的征途中,要時刻注意給學生以自信心。一旦培養好自信心,學生將終身受益。所以,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不可有絲毫懈怠。英國的父母用“you can do”(你能行)來鼓勵孩子,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都讓孩子自己做,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及時評價。比如,表現好的,別忘了用“Very good”(很好)、“Excellent”(好極了)進行表揚;表現一般的,可用“Good”(好)、“Well done”(不錯)來加以肯定,讓學生品味成功的歡樂和喜悅;表現欠佳的,切不可斥責或冷嘲熱諷,而應該用“Make it easy”(別緊張)、“It doesnt matter,just have a try”(沒關系,來試一下)、“Try it again”(再試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這類鼓勵性的話。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他們在教師的話語甚至是一個眼神中獲得力量,喚起內在的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四、結束語
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內容是廣泛的,途徑是多樣的,這里談的三點拋磚引玉而已。德智體,德育是根本。要通過英語學習,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義娟.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著力點及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5(05).
[2]戴佳敏.基于英語學科特點的德育路徑探尋[J].上海教育科研,2014(07).
[3]王鳴妹.新課標九年級英語教材滲透德育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