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媚
摘 要:從學校層面、學生和家長層面、教師層面三個方面研究英語教學現狀,并從明確英語學科地位、開展分層教學、轉變工作作風、建設本學科資源庫、開展學科競賽活動、創造條件加強校際研討交流等方面研究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師;教學改革;英語水平;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42-02
英語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成為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新型教師,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本文針對當前英語教學現狀,提出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當前英語學科教學現狀
從學校層面、學生和家長層面、教師層面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思考,期待通過對這種現狀的分析與思考,為今后的英語教學提供點滴思路和方法,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
(1)學校層面。首先,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為學校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物質基礎。其次,教育局教研室與學校的常規性調研、反饋及交流溝通,為英語教學活動有序推進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學校領導重視英語教學,大力開展備課組建設,規范制度,落實完善過程管理。把加強理論學習、教材鉆研、集體備課、聽課評課、二次備課、教學反思當作常規工作來抓,注重對平時經驗的整理、總結和推廣,點點滴滴落到實處。備課組成員團結合作,充分發揮備課組的整體效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學生和家長層面。隨著社會發展,許多家長對子女的英語學習非常重視,涌入各種各樣的英語培訓機構。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不惜費時費力將孩子送到金華甚至杭州。與此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家長由于家庭條件所限或重視程度不夠,他們的孩子對英語學習僅限于課堂上的幾十分鐘。這拉大了學生間英語水平的差距。有的學生英語成績優異,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這給英語老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導致教師無論怎么做都很難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好的學生明顯“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如何分層教學,這也是擺在初中英語教師甚至教育主管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
(3)教師層面。首先,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大幅提升。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因素,教師的素養高低對教學效果的優劣有決定性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教師繼續教育的持續開展以及新教師分配等形式,英語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大部分教師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和電視等多種途徑開發英語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刺激學生各種感官,極大地調動其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開始慢慢走出“滿堂灌”、學生“滿堂學”、教師包辦代替的誤區,不再拘泥于課本內容,而是嘗試著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另外,為初中英語教師專門“量身定做”的90學時培訓為教師提升專業素養搭建了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平臺。針對教師日常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以及容易遇到的困難與困惑,精心設計培訓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專題活動,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比如,聘請特級教師開設專題講座,針對如何聽評課、怎樣開展寫作教學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講解,有理念更有案例,深入淺出,解答了一線教師的困惑。而風格各異的優秀教師的公開課,包括聽說課、閱讀課,無一不讓參訓教師獲益匪淺。朗讀比賽、出試卷比賽、課件制作等一系列活動,則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從事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也不能忽略目前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雖然教師努力更新理念,努力創建新課程標準下的新型師生關系,適應新時代英語教育的要求,但由于升學考試、各項考核的重重壓力,很難完全走出應試教育的圈子,無法完全放開手腳去突破思維定式的困擾,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和拓展,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有些教師教研意識不強,唯分數論,疏于參加業務培訓,導致知識結構老化,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手段單一。學生入學前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和策略
面對當前英語教學的種種現狀,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合格人才呢?
(1)明確英語學科的地位。英語學科雖然不參加統一高考,但是將采取等級錄取。假如總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語90分,按照高考老的制度,只要總分達到一本線,依然可以報一本。但是改革之后,如果你英語90分,只達到F級,那么選擇的院校可能只是三本。所以,并不是高考不考英語,只是英語考試的方向改變,更加注重語言的實際應用和聽說能力。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英語的重要性反而增加。因此,初中英語老師更有責任和義務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開展分層教學。前面談到,英語課程培訓、家長的關注度、學生興趣等各方面的因素,拉大學生間英語水平的差距。初中英語內容是小學英語的延續和提高,此時學生的英語就像一鍋夾生飯,教師得從頭再熱,從頭再做,最終結果就是導致這一差距進一步加大。因此,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3)轉變工作作風,多開展調查研究。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開展課程改革;重視“名師”培養,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輻射帶頭作用,送教下校,優質資源共享;積極教研,深入課堂,指導教學,充分發揮專業引領,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大力發揚縣教研大組團隊精神,繼續建設本學科的資源庫。建立學科資源庫應該說是利人利己的事情,但是資源庫是需要不斷優化、再建設的。如果不添入新的“資源”,資源庫將毫無意義。為此,本大組將努力將本學科的資源庫建得更好。通過公開課、網上收集優秀教案、進一步開發運用導學案、單元試卷、外校交流試卷等形式來豐富資料,并定期組員討論研討,形成“一人組稿,小組研究,集體智慧,整體提高”的氛圍,達到課件共用、資源共享、知識互新、思想互融的目標。
(5)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競賽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展全縣七年級學生英語手抄報比賽、八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競賽、九年級學生英語現場寫作比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備課組開展學生講故事、小組學情展示、學生識詞大賽、電影配音、課本劇表演等一系列體現學生素質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與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達到提升學生英語素質的目的。
(6)創造條件,加強校際研討交流。每學期期初召開七、八、九年級英語卷面分析暨英語教研組長與備課組長會議,通過教研員的卷面分析,組織各校教師進行研討,對試卷及學生答卷情況進行評析,并對自己本校學生得分及卷面分析進行匯報交流,使與會教師對我縣的英語教學現狀有所了解,對今后的教學提出建議。同時,各校教研組長教學教研工作匯報交流,也為學校之間搭建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定期開展九年級綜合復習試題網絡交流活動,使九年級英語教師相互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調整自己的教學,促進復習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英語作為一種應用最廣泛的世界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教師需要改革傳統教學觀念,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模式,把培訓活動中的所學運用到教學之中,促進自己在“日常課堂”中不斷突破,不斷前行,并最終走向屬于自己的“理想課堂”,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周智忠.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情況調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01).
[2]李婷.初中英語教師能力現狀及其專業發展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3]王惠玉.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淄博師專學報,2010(06).
[4]李毓健.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分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