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明
摘 要: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目標不再單純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在培養其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同時,不斷實現其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由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擁有基本的解題能力,還需要有獨立思考和靈活變通的能力,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學習和解題中,提升數學素養和數學知識水平。本文闡述了培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性,進而對具體的培養方法和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自學能力 培養策略
到初中階段,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而言,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學科知識,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然而,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有很大區別,其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更高。如學生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的教學腳步走,即便其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記住數學公式和定義,但落實到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上,則無法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數學能力依然無法有效提高。為此,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作為指導,實現其自學能力的培養,才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既是數學學科的根本要求,又是學生個人未來發展的具體要求。首先,從初中數學學科的特點來看,相較于小學數學,其在知識深度上更進一步,不僅關注基本的數學規律和法則,更強調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在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和知識的基礎上擁有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為其當前乃至以后的數學學科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從學生個人的發展訴求來看,我國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能力。學生能夠以獨立探索和分析處理初中數學知識和問題,養成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其今后的學習或工作均有了重要保障,其今后的素質和能力水平也就有了重要保障。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自學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學觀念。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關鍵的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觀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下,教師往往實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收數學知識,即便是數學解題過程也是在教師的一步步帶領下完成,學生動腦思考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樣一來,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工作不到位,且其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由教師占據。長此以往,學生的獨立空間減少,其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進一步降低。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來,并以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得到充分發揮,其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機會大大增加。教師通過有效引導,使得學生能夠體驗并熱愛獨立思考和學習,并逐漸形成自學的觀念。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學生自學習慣。
初中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一定的差別,其數理概念和思考、計算過程相對復雜和枯燥,對于學生動腦思考的要求更嚴格。如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培養其自學能力也就缺乏根本和基礎。所以,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問題,強調其激發和提升,進而逐步養成其自學習慣。
以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第五章的教學為例,本章主題是中心對稱圖形,在教學中教師可改變傳統模式,運用學生生活中常見和可接觸的元素進行教學,逐步提高其學習興趣,并經由有效引導,使得學生養成自學習慣。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廢棄用紙制作出圓和圓錐,進而以其為參照,探討并分析圓的對稱性及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的關系。同時,可讓學生發揮想象,列舉出生活中的圓形和圓錐形物體,以及具備中心對稱條件的圖形物體,由興趣入手,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自學。
(三)注重基礎知識教學,抓住數學關鍵要點。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需確保其能夠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能夠有效把握關鍵要點知識,進而充分應用到學習和解題中。基礎知識教學包括數學概念的講解和數學公式、解題方法的應用,而數學的關鍵要點,則是拓展學生思考維度、提升其自學水平的關鍵。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為例,在讓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的基礎上,還應讓其明確a≠0的前提條件。如教師無法向學生詳細講解a、b、c的變量關系,則學生因慣性思維容易片面認為x、y為變量,而a、b、c為常量。關鍵要點講解透徹,學生的思維定勢也就能夠有效打破,在分析問題時其辯證思維就更強,自學能力也就有效提升。
(四)教會學生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牢記避免犯傳統教學模式的錯誤,一味進行知識的教學和解題過程的演示,忽視思考和研究方法教學和傳授。只有教會學生研究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獨立進行思考和研究,其創新思維才能得到培養,自學能力也才能顯著提高。
同樣以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第五章的教學為例,其中關于圓心角、圓周角和弦切角等度數定理知識,學生均能夠掌握其結論,但對于其之間關系原理則不一定掌握。教師應當在向學生講解結論知識的同時,向學生講解并演示相互間的關系,讓其了解這些角均與所夾弧有關,以其為切入點,即能有效掌握相互間的關系,進而延伸到頂點在圓外的角的知識學習。
(五)合理選擇數學習題,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數學習題是實現數學知識實踐應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考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數學習題的選擇上,如果所選習題難度過大,則極易造成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的打擊,進而影響其對數學知識的自學;如果所選習題難度過小,則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其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培養和鍛煉。同時,還應注重習題的多義性,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的習題鍛煉,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也有效激發其探索和學習興趣。
以習題“△ABC中,∠B=2∠A,求證AC2=BC2+AB·BC”為例,此題是在數學知識基礎上延伸而來,難度適中,且有多種解題方法。讓學生進行此類習題的練習,能夠讓其在過程中熟練掌握相似三角形和切割線定理等知識,激發其自主思考,并有效提高其自學能力。
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目標,是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的基本訴求。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首先,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學觀念,進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自學習慣。其次,注重基礎知識教學,抓住數學關鍵要點,并通過研究方法和創新思維的教學引導,結合數學習題的有效鍛煉,使得學生在實現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同時,不斷實現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小鴿.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57.
[2]潘苗苗.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50-51.
[3]李春梅.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0:102-103.
[4]王娟.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赤子(中旬),2014,03:144-145.
[5]鄒麗濱.試論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