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的人學主題及現實意義

2016-03-26 13:24:21張艷宏徐成芳
理論導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以人為本馬克思

張艷宏++徐成芳

摘要: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從人的解放的角度第一次表達了對共產主義的理解,指出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是對人的本質的占有,是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包含著豐富的人學內涵,其實質是探討人的自由和人類解放的主題。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對于弘揚社會主義自由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建設人的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共產主義;人學;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6)03-0038-04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通過對以往的共產主義思潮的批判考察,提出了對共產主義的基本理解:即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是對人的本質的占有,是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其實質并不是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化,而是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學說。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具有豐富的人學內涵,對于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的人學主題

馬克思早期對共產主義的理解,主要體現在《手稿》中的一段話:“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 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 這種復歸是完全的復歸,是自覺的實現并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實現的復歸。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 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 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 [1]185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包含著豐富而鮮明的人學主題。

1.共產主義是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在私有制的條件下, 人的解放和自由遭到否定,否定的力量來自異化勞動。異化勞動表現為勞動的對象作為異己的存在物與勞動相對立,勞動成了人“外在的東西, 不屬于他的本質”。原本體現人的自由生命活動的勞動,在資本和勞動分離的條件下,“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 精神遭摧殘”。[1]159工人只有在運用吃、喝等“動物機能”時才覺得自己在“自由活動”,而在運用“人的機能”時卻覺得“自己不過是動物”。[1]160異化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手段,替資本服務,受資本支配,處于資本的強制和壓迫之下,而不是滿足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本身的需求。馬克思認識到, 要想使人從異化勞動中獲得解放,恢復人的自由, 關鍵在于廢除私有制。但是,在對廢除私有財產的理解上,馬克思認為不能像傳統的共產主義那樣只從客體方面考察財產,僅把它看作勞動之外的東西,看不到它同勞動的關系,即沒有認識到資本的異己性根源于主體勞動的異己性,所以他們反對的只是資本這種私有財產的物的形式而看不到主體人的解放這一根本問題。馬克思認為,必須把對私有財產的揚棄理解為對人本身的異化的揚棄,從人的立場、人的勞動的立場揭示異化勞動本身及其根源,正如馬克思所說:“我們把私有財產的起源問題變為外化勞動對人類發展進程的關系問題,就已經為解決這一任務得到了許多東西。因為人們談到私有財產時,總以為是涉及人之外的東西。而當人們談到勞動時,則認為是直接關系到人本身。問題的這種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問題的解決。”[1]168

2.共產主義是人對自己本質的真正占有。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人對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是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系,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系而對對象的占有,對人的現實的占有”。[1]189在馬克思看來,私有制下,人并不是對自己主體本質的占有,也不是對現實的社會關系的占有。因為:“私有制使我們變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個對象,只有當它為我們擁有的時候,就是說,當它對我們來說作為資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們直接占有,被我們吃、喝、穿、住等等的時候,簡言之,在它被我們使用的時候,才是我們的。”因此,“一切肉體的和精神的感覺都被這一切感覺的單純異化即擁有的感覺所代替。” [1]190這種對物的擁有、受物所奴役的關系是私有制下的主要的社會關系,主體人若不從這種單純對物的擁有和占有關系中解放出來,就談不上主體人對于對象世界的真正占有,談不上主體對人自身本質的占有。所以,馬克思強調,共產主義不僅僅是揚棄私有財產,更重要的是私有財產的揚棄是與人的解放聯系在一起的。“對私有財產的揚棄,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但這種揚棄之所以是這種解放,正是因為這些感覺和特性無論在主體上還是在客體上都變成為人的。”[1]190也就是說,人的主體與對象客體兩方面都必須成為人的社會的存在,而不是片面的主體和“純粹有用性”的自然對象。首先,從主體方面來看:“只有音樂才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1]191只有,“當物按人的方式同人發生關系時,我才能在實踐上按人的方式同物發生關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義性質,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純粹的有用性,因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1]190其次,從客體來看,需要使對象“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成為人的現實,因而成為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現實,一切對象對他來說也就成為他自身的對象化,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成為他的對象,這就是說,對象成為他自身。” [1]190-191這樣,共產主義一方面使感覺真正成了主體人的感覺而不是對物的單純占有;另一方面,使自然界真正成為對象性的、屬人的自然界,從而在保存以往全部財富的基礎上占有人的本質并實現向自身、向社會的人的復歸。

3.共產主義是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馬克思批判借鑒費爾巴哈人本唯物主義哲學觀,將共產主義理解為充分發展了的完備的自然主義和充分發展了的完備的人道主義的統一。首先,自然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哲學基礎。所謂自然主義,指的是把自然界看作世界的本體和基礎,用自然界及其規律來解釋一切的理論。它主要來自費爾巴哈的自然唯物主義哲學。費爾巴哈用感性的、肉體的人取代神圣的上帝或者神秘的絕對觀念。“新哲學將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當作哲學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對象。”[2]馬克思在批判借鑒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基礎上,提出共產主義的現實基礎是人的感性的、自然的存在,而且是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存在,他說:“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對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這些對象是他的需要的對象;是表現和確證他的本質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對象。”[1]209把人及其活動本身理解為自然的感性的物質活動這是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的出發點和哲學基礎,正如馬克思本人所說:“共產主義是徑直從無神論開始的,而無神論最初還根本不是共產主義;——因此,無神論的博愛最初還只是哲學的、抽象的博愛,而共產主義的博愛則徑直是現實的和直接追求實效的。”[1]186-187其次,人道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價值原則。人本主義是以人為中心、為本位來理解和說明世界的一種哲學本體論觀點。作為人本主義的引申,人道主義強調的是人作為世界主體的作用和意義的價值原則。馬克思一直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3]“人始終是主體”,[1]195-196勞動實踐是人的本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1]196可是在私有制下,這種關系是顛倒的。自然界、自然對象以及整個外部世界并不是對人的存在,而是作為一種異己的東西、異己的力量同人的存在和本質相對立、相異化。自然界、對象作為人的活動和享受的對象已經失去了為人的意義,失去了人作為人而存在的基礎,人反而成了物統治的對象。馬克思認為:“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1]187這里的社會主要指揚棄了私有財產和異化條件的共產主義,即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人的自然存在以及整個外部世界的存在才成為人的存在,成為具有人的意義的存在。強調人的主體地位、人的作用和意義是共產主義的最高價值。再次,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對立和矛盾的真正解決。因為,在私有財產和異化勞動下,人的活動異化了,人的本質異化了,人同自然界、同他人、同類本質、同自己生產的對象之間,也統統異化了,這些對立的方面都處于尖銳的無法解決的矛盾當中。共產主義,揚棄了私有財產,人的勞動產品不再是異化于己的力量,而是為自己所有;人在對象化的活動中不是人的存在的喪失,而是人的存在的自我確證;人服從必然規律,而不是人的本性的壓抑;人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和勞動產品,是自由自覺的創造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本質的復歸,是私有制條件下一切矛盾與對立的最終解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1]187是“歷史之謎的解答”。[1]185所以,盡管馬克思從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出發,但得出的結論卻是不同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早已不是從生物的、自然的角度來研究人,而是從主體的、社會的和生產實踐的角度來揭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充分發展了的完備的自然主義和充分發展了的完備的人道主義的統一。

二、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的人學本質

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認識是建立在對傳統的共產主義批判基礎上的。馬克思認為以往的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和私有財產的本質并不真正理解:“無產和有產的對立,只要還沒有把它理解為勞動和資本的對立,它還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對立,一種沒有從它的能動關系上、它的內在關系上來理解的對立,還沒有作為矛盾來理解的對立。”[1]182也就是以往的共產主義學說 “對私有財產只是從它的客體方面來考察”,“是從私有財產的普遍性來看私有財產關系的”,“不過是私有財產關系的普遍化和完成”。[1]183這種粗陋的平均的共產主義“還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也還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還受私有財產的束縛和感染。它雖然已經理解私有財產這一概念,但是還不理解它的本質”。[1]185馬克思在對以往共產主義的分析中,指出了其它對主體人的忽視和對人的需要本性的否定。第一,馬克思認為,粗陋的共產主義不過是從私有財產本身出發的一種否定,是還沒有能占有私有財產的人對私有財產的忌妒和否定,這只能是一種倒退。第二,以往的共產主義只從客體方面考察私有財產的本質,看不到私有財產的主體本質。認識不到共產主義是人的主體本質、主體活動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第三,以往的共產主義忽視具體的人的需要的本性,忽視在勞動、實踐發展中所產生的人的需要的豐富性和發展的積極本質,因而談不上人的本質的實現和人的本性復歸。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與傳統共產主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對人的自由和人類解放的探討。對這一主題的探討是否意味著馬克思人本主義化或人道主義化呢?對此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在《手稿》中所表現的人本主義原則,在總的思想傾向上說,和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原則是相同的”。[4]西方學者大多持這一觀點,把馬克思主義等同于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從而把馬克思的早期思想同成熟時期的思想對立起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馬克思對人道主義采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互不相容,從而忽視或否定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義價值。這一問題爭論的實質在于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與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的關系。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曾這樣說:“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以及整個實證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現給它打下真正的基礎。從費爾巴哈起才開始了實證的人道主義的和自然主義的批判。”[1]112可以看出,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是深受費爾巴哈影響的。但是,不能由此得出共產主義人本主義化的結論,因為馬克思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的費爾巴哈派,他在借鑒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時曾批評費爾巴哈“強調自然過多而強調政治太少”。[5]53在《手稿》中馬克思并沒有照搬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這一名稱,而是選用了“人道主義”這個詞取而代之。后來,在馬克思寫的“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6]即《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中,對費爾巴哈的人本學進行了全面徹底的批判,指出了其歷史唯心主義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我們對將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截然對立,用馬克思所謂成熟時期的著作否定馬克思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義原則的觀點也不認同。因為這與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不相符的。馬克思在后來的作品里仍然堅持“類本質”“類能力”這樣的提法:在這種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里,人們能夠“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7]在馬克思成熟期的著作里馬克思不僅維護了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原則,而且使其抽象的人本主義增添了現實和唯物主義的成分,減少了自然和唯心主義成分。所以,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已孕育著新的世界觀的萌芽。

三、馬克思共產主義人學主題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蘊含著對主體人的本質、人的價值的高度重視,是探求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學說。學習和理解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對于弘揚社會主義自由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必須弘揚社會主義的自由價值觀。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與自由是完全對立的,正所謂“自由”與“共產”不能兼容。但實際上它們是貫通一致的。在馬克思那里,自由和解放是相同或相通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想是實現人類的解放,這一解放的基本內容就是人類獲得自由。早在青年時期,馬克思就確立了為人類解放而斗爭的崇高目標,如,他在大學畢業時的博士論文中宣告自己要從事的事業是為人類解放而當普羅米修斯,但是那時馬克思對于什么是“人的自由”和“人類解放”的理解,還只是從抽象的理念出發的。通過對《萊茵報》時期物質利益問題的探討,馬克思從一個自由主義者成長為共產主義者,馬克思對人的自由和解放問題的看法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在馬克思看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具體內涵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自由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真理,而是和不同的人的實際利益相關的。自由是具體的,因利益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事物的本質要求獨占,因為私有財產的利益想出了這個主意”,[8]利益才是決定人們思想和法的觀念與法律的力量。第二,資產階級的自由解放有其歷史局限,“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制度的范圍內,它是人類解放的最后形式”,卻“不是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1]32因為資本主義的政治革命是市民社會的革命,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顯示的只是維護市民社會的私有財產和個人利益的解放,而不是非市民階級,即無產階級的解放。馬克思從揭露市民社會這種所謂人的自由的普遍性假象出發,得出了關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真實含義,這就是消滅資本主義、使無產者和人類社會獲得真正自由和解放的共產主義。十八大以來,“自由”與“平等、公正、法治”一起作為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寫入了黨的執政綱領中。社會主義自由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自由觀在當代中國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性與價值性、理想性與現實性、社會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弘揚這一核心價值觀對于堅持馬克思共產主義理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2.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共產主義不是單純通過物的揚棄可以獲得的,而是要通過對人的異化了的本質的揚棄進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質才能獲得。揚棄異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為了人本身的解放,為了向人的社會的人的復歸。“我們已經看到,在被積極揚棄的私有財產的前提下,人如何生產人——他自己和別人;直接體現他的個性的對象如何是他自己為別人的存在,同時是這個別人的存在,而且也是這個別人為他的存在。”[1]187共產主義的根本意義、目的和價值就是實現人的社會本質,實現人的感覺和個性的全面發展,也就是實現人的徹底解放。共產主義的這一核心思想啟發我們,搞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一價值理念。這里的“人”,不再是與社會對立的抽象的人,而是社會本質復歸的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個體和類之間矛盾解決的具體的現實的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和社會是一致的,個人是社會存在物,他的一切活動是社會生活的表現和確證;社會也不是抽象的共同體,而是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反對將個人與社會對立起來,用抽象的共同體遮蔽個性的人。他明確指出,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每個人的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每個個人,只有在這種同一切人的共同的自由發展中,才能成為具有真正社會性的個人。因此,我們只有堅持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以豐富的、個性解放的個體的人為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才能全面建成以人為本的小康社會。

3.必須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的目標應是人的全面發展和“完整的人”的實現。即,人以全面的方式,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人的自身本質的實現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共產主義的實質和目的。與此相反,資產階級革命并不是致力于人自身的發展,馬克思曾批判資產階級革命的片面性:“致力于政治解放的人本末倒置,把目的當作手段,把手段當作目的。”[9]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革命顛倒了目的和手段的關系,將建立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和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作為革命的目的,并沒有完成人的解放的歷史任務。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人的本質的全面實現和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才是共產主義的真正目的。他說,共產主義作為私有財產的揚棄,是作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是人的解放和復原的一個現實的、下一段歷史發展來說的必然環節。但是,馬克思并沒有將共產主義理解成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狀態或實體目標,而是強調:“共產主義是最近將來的必然的形態和有效的原則。但是,這樣的共產主義并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并不是人類社會的形態。”[1]197在后來的《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又強調了這一思想,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0]恩格斯直到晚年都堅持認為,這句話最好地表達了他和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這一思想啟發我們在努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形勢下,必須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不僅是共產主義的理想 ,也是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 北京:三聯書店, 1959∶184.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4]蔡儀.論人本主義、人道主義和“自然人化”說——《經濟學-哲學手稿》再探(下篇)[J].文藝研究,1982,(4).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9]楊適.人的解放:重讀馬克思[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45.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責任編輯:宇輝】

猜你喜歡
以人為本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8:52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1:18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爽爽视频|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a毛片|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 一个色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欧美国产中文|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网| 88av在线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黄网在线| 热久久国产|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福利视频久久|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视频a|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乱论视频|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h视频在线播放| AV在线天堂进入| 亚洲视频影院|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八区|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91久久夜色精品| 精品91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黄|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成人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久久公开视频|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国产毛片基地|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欧美第二区|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91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6免费视频| 一级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