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浩?。ńK省鎮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鎮江212001)
國資監督體制下的監事會如何才能當好“啄木鳥”
◎ 譚浩?。ńK省鎮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鎮江212001)
10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會議,通報關于完善國有資產監督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監事會作用重要舉措。
在今年10月10日舉行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專門對新形勢下如何發揮監事會作用作出重要指示。這意味著,監事會將成為未來國有資產監管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發揮監事會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呢?那就是,當好“啄木鳥”,將國企內部各種可能吞食、蠶食、侵犯國有資產的“蛀蟲”挖出來、消滅掉,做合格的“國企醫生”、國企“守護神”。
必須注意,當前正是我國國企改革的關鍵時刻,也是國企轉型的重要時期,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監事會作為國資監管的前哨部隊,自然肩負著十分重要的監管任務。如果這一關口把不好,國資監管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缺口,甚至是其他監管手段難以修補的缺口。也只有像“啄木鳥”那樣,能夠深入到國企內部、特別是關鍵環節和重要部位,把各種“蛀蟲”挖出來,國有資產流失的漏洞才會被堵上,各種違法亂紀的行為才能被遏制。
事實也是如此,從這些年來審計機關以及中央巡視組對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的審計情況來看,國有資產流失的漏洞還是很多的,需要修補的缺口也是很多的。但是,實際操作又往往陷入檢查與整改“兩張皮”的格局,檢查出來的問題和漏洞很多,整改的效果卻很差、很不到位,從而出現年年審計、年年問題和漏洞不斷,甚至循環往復的現象。自然,也就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不僅如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合法性”流失也很嚴重,導致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功能喪失殆盡。
而從以往的情況來看,監事會作為國資監管的一道重要防線,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凡是監事會工作認真、職能到位、監督有力的,企業出現問題的概率都非常小。反之,則大。也就是說,只要監事會能夠真正負起責任來,效果是有的,效率也是高的。關鍵就在于監事會成員的工作責任心,以及工作能力和水平。
很顯然,監事會能夠像“啄木鳥”那樣工作、負責、專心,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是能夠有效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也是能夠守住第一道防線的。因為,按照監事會的職責,監事們不僅可以參加企業的各種重要會議,可以對經營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能夠深入到可能存在問題和漏洞的各個環節。一旦發現問題和漏洞,既可以直接處理,也可以報告給監管機構、執法機構、司法機構等處理,具有極強的約束力。那么,監事會能當好這樣的“啄木鳥”嗎?
首先,要具有啄木鳥那樣的責任意識。啄木鳥每天敲擊樹木約500~600次,而且啄木的速度極快,幾乎是音速的兩倍。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執著的“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才能夠不斷地從樹木中把各種蛀蟲找出來并消滅掉。對監事會來說,監管機構賦予它的監管責任,顯然是與啄木鳥一樣的,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余地的。特別是眼前,不僅需要大力推進國企改革,而且要通過改革解決國企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同時,堵塞各種長期積累下來的漏洞。如果沒有足夠的責任意識,是很難保證不發生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所以,監事會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沒有啄木鳥精神、沒有啄木鳥的責任意識,是難擔重任的。
其次,要具有啄木鳥那樣的“專業知識”。啄木鳥能夠擔當起樹木的保護神,把各種蛀蟲消滅掉,與豐富的辨別蟲害的“專業知識”是分不開的。天牛、透翅蛾、吉丁蟲等等各種害蟲,都能夠被它一一地從樹干中找出來。監事會要想發揮啄木鳥的作用,自然也離不開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能夠從企業復雜的數據和事務中,把各種漏洞找出來。譬如決策失誤、利益輸送、貪污浪費、管理松懈等。在這里,特別要注意對“合法性”國有資產流失的防范。所謂“合法性”國有資產流失,就是不作為、不盡職、不履責,看起來沒有違法亂紀,實質企業效益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出現嚴重虧損。面對這樣的現象,即便是宏觀環境所致,也要對出現虧損和效益下降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而不是一句客觀因素所致就能蒙混過關。自然,就對監事會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再次,要有當好啄木鳥的外部力量支持。為了能夠與監事會形成“一前一后”連環監管的格局,更好地發揮國資監管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中的作用,國資委結合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提出了設立監督一局、監督二局、監督三局,形成領導決策、協調處置、監督報告等“三個平臺”,推動監督成果綜合運用。應當說,這是國資監管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型的非常重要的轉變,也是一次監管機構自身的革命。能否適應這樣的變化、接受這樣的挑戰,對監管機構來說是一次十分嚴峻的考驗。要知道,監事會的效率如何,能否當好國資監管的“啄木鳥”,不僅要看監事會本身,還要看國資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和領導能力。如果不能對監事會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管和評價,監事會的作用就很難發揮。這一點,必須引起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
最后,要成為國企混改之路上的“啄木鳥”。發揮監事會的“啄木鳥”作用,絕對不是為了把企業管死,而是要把企業激活。也就是說,要通過把各種問題和漏洞找出來,并及時的修補好,讓國企能夠順利地投入到改革中去。特別是經營性國企,能夠放心大膽地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不要擔心外界的壓力。要知道,如果漏洞不堵上、問題不解決,混改工作就很難向前推進,就極容易掉入國有資產流失的漩渦之中。所以,監事會也必須認真地介入到國企的改革之中,特別是產權流轉、資產轉讓、股權收購、股權激勵等方面,必須有監事會的影子。一旦企業能夠在規范的狀態下進行改革,并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國企也就能與其他市場主體一樣,接受市場的檢驗,迎接市場的挑戰。
總之,強化監事會的作用,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國企改革,更好地促進國企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監事會在對企業實施監管過程中,一定要防止以“婆婆”的身份出現。監管必須依法進行,必須公平公正。尤其是各個監事,不能把監管當作權力,當作手中要挾企業的工具,使監事會變成腐敗的“黑洞”。所以,監管機構也必須加強對監事會的監督,對監事會成員的行為進行約束。這也是監事會作用能否有效發揮的重要方面,是監事會能否當好“啄木鳥”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