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毅晗 周慧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高職院校C語言教學輔助系統設計與實現
涂毅晗 周慧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筆者通過自身在職院校C語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為切入點,從調整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興趣、合理安排教學目標、優化評價機制、改革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
C語言 教學 高職院校學生
(1)職業技校學生對計算機掌握水平參差不齊。學生數學方面弱,邏輯分析能力差,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給后續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阻力。水平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使有點基礎的學生滿足于現狀,掌握了書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是常見例題就自我滿足,學習內容不穩固,獨立解題時就會出現錯誤;而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普通教學進度,日積月累問題增多,這樣就喪失了學生的信心,失去了學習的熱情。
(2)目前的主要教學手段就是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演示等方式來輔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C語言的實際應用,但僅靠課堂例題的講解和示范操作,忽視基礎語法等知識點的重要性,同樣會出現諸多問題。對于剛接觸編程語言的學生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感覺入門難,上課按照教師講解可以聽懂學會。但是課后遇到新的問題就又不理解程序的實際功能了,如果要用程序來實際解決問題就更加有難度。根本無從下手沒有具體的思路。從而產生畏懼感。如若在課堂上大量的講解基礎理論知識,過重地強調語法細節,甚至以計算機考級真題和模擬題作為講解和練習的重點,又會使得課程的實用性大大低,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長此下去,學生只注重了語法學習,沒有真正憐悟程序語言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更不會獨立編寫出有實用價值的程序。
(3)計算機課程中上機操作訓練是C語言課程的重點,該過程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又需要學生掌握概念,還需要調動運行出結果。但目前學生在實際上機時,往往對布置的任務敷衍了事,也有抄襲其他學生程序的現象。同時,指導上機操作的老師也經常只是一位,而學生編寫程序的方法卻不相同,于是出現的問題既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這樣就導致了不能及時解答每位學生的問題,使部分學生的程序不能繼續調試,浪費了課堂上的上機實踐時間。
(1)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動態,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化設置教學目標,調整教學模式。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基本的概念理解記憶往往沒有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問題后強調概念的重要性效果好。這樣在平時的課堂上,筆者弱化了基本格式的死記硬背,著重強化各種形式的實際應用,選擇性地進行例題講解。將原本晦澀難懂的語法知識通過例題引出,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程序編寫的實際應用。培養正確的解題思維模式,使教學效果變得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2)學生在實際解題操作過程中,遇到循環語句、條件語句和數組這部分難高較高的內容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設置出難度適宜的分解目標,縮小問題范圍,讓學生有能力解決問題,激發學生自己動腦想方法,從而達到掌握教學的要求。學校編程的語言只是基礎,學好C語言是程序設計的開端,目標過高會使學生失去繼續主動學習的熱情。
(3)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例如講解交換兩個數位置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入了現場模擬,課堂上帶了一杯雪碧、一杯可樂和一個空杯,讓學生現場表演,要交換就必須將其中一種飲料騰入到另一個空杯中,即需要增加的另一個變量,這樣另一種飲料才能換到前面的飲料杯中,然后騰出來的飲料倒入另一個飲料的杯子,從而實現了交換操作。把現場模擬引入到了教學中,使學生更容易對這些抽象的內容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遇到類似的問題他們會觸類旁通,慢慢培養出編程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分組,使每組學生綜合水平基本一致,能力較強的設為組長,通過任務的布置合理安排團隊的分工,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積極行動起來。進行討論和分析優劣利弊中取長補短,起到提優補差的良好效果。培養出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在今后計算機編程的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C語言與其他課程不同,不能單一強調考試試卷答題的正確率。教學中筆者以考核的手段,重在激勵和鼓舞學生將知識內容掌握牢固。平時的每次上機實踐都是一次考核,配套的實驗報告中必須要包含流程圖、調試過程和問題分析,根據質量評分,計入最后的學期成績評分,這樣每次上機實踐課程學生都非常重視,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潛能。
總之,職院校C語言教學是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通過這門課的教學提高職業技校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編程的能力,使其具備更強的就業能力,還需要不斷的探討和實踐。筆者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會不斷地探索研究,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找到一條能獲得理想教學效果的途徑,為職院校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1]曹冬妹.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模式及其變式研究[J].中學時代,2015(22):14
[2]沈銀丹.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C語言教學改革嘗試[J].職業,2012(1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