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禽傳染病防控措施初探
伴隨現代化養殖業的發展,集約程度的增加,致使一些傳統措施防控效果大打折扣,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探索有效的家禽傳染病防控措施,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具體分析了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結合工作實踐,提出建議。
家禽;傳染病;防控措施
隨著我國養殖業家禽種類的增加與養殖規模的擴大,許多預防工作變得比過去更為困難,隨著病種增加,預防措施更為復雜,開展預防工作的難度也在增加。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季節、不同地區的不同的家禽種類易得的感染病種類變得更多,因此,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工作。
我國養殖業近些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從業人員數量大大增加,但是也出現相應的許多問題:①養殖人員自身對于家禽養殖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對微生物致病的認識不足,盲目聽信民間的說法,直接導致疾病暴發時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傳播;②違背科學養殖的原則,過度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盲目使用激素和抗生素,隨意濫用添加劑和獸藥,使家畜家禽產品生產和人民食品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養殖業中最令人擔憂是疫病防控問題,疫病流行的三個關鍵環節分別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群體,做好疫病的防控措施必須從以上三個方面為著力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易感群體。為了提高現代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盡量避免傳染病的發生,同時也要提高家畜的抗病能力。
2.1建立完善的飼養制度。定期對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每周進行消毒一次,每日對場所進行打掃,減少飼養場所的病毒或致病微生物的數量。外來人員進入畜禽舍時要更換衣服,做好消毒,防止將外來病原帶入養殖舍。畜禽經常經過的地方也要注意消毒;保證飼料的可靠性,不用變質或過期的飼料,不濫用激素、獸藥和抗生素,濫用激素會導致不明疫病的出現,使養殖戶損失更大;根據每個地方疫病流行情況的不同,養殖場應制定出對應的疫苗注射要求,有關部門需要監督養殖場的免疫注射完成情況。
2.2避免病情的傳播。家禽傳染病有許多人畜共感病,能夠從畜禽傳播給人類,因此傳播途徑有動物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等,及時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切斷傳播途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①對養殖場所進行全封閉式管理,進出養殖場所有的人員和物品必須經過的消毒才能進入,防止外來疫病的傳播;②養殖場所里的畜禽應該盡量保證只出不進,如果從外地引入的畜禽需要進行隔離飼養兩個月,沒有疾病才能進行合群;③養殖場應建立完善的應急措施,如果突然暴發型疫病,第一時間隔離畜禽和相關人群,再迅速上報相關部門人員,在獸醫部門人員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毒,消毒力度可適當增大,并對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
2.3提高動物抵抗力。提高動物抵抗力,能夠顯著提高經濟效益,首先,按照獸醫關部門的有關規定和推薦,結合養殖場實際情況,根據免疫程序對養殖群體進行注射疫苗,尤其要防治一些殺傷力大、可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疾病。但是不能盲目注射疫苗,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病毒基因突變,使得更難以預防,甚至無法治療;保證飼料的營養全面,提高抵抗力,也可以在易感病情況下在飼料中添加國家允許使用的藥品和維生素;使用有效的藥品進行預防和治療。細菌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磺胺類、呋喃類藥物治療,病毒性傳染病以疫苗的免疫接種為主,目前仍無特異的治療方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導致細菌發生變異,進而產生耐藥菌株,嚴重影響防治效果。在防治過程中,一方面要對抗生素用量保持慎重,一方面要對養殖群體進行藥物敏感度試驗,在發生疫情時能夠迅速選擇有高度敏感性的藥物,提高防治效果。
[1]汪愛華.家禽傳染病的病因及防治 [J].山東畜牧獸醫,2002(1):17.
[2]楊玉石.家禽傳染病的特點及控制原則 [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2(12):38~39.
[3]劉啟玉.家禽傳染病流行特點及防治對策 [J].獸醫導刊,2005(5):39~40.
[4]沈鴦鴦.家畜疾病防控措施探析 [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7):40~41.
[5]甘津.畜禽養殖中的疾病防控措施 [J].畜牧獸
醫科技信息,2016(6):45.
453000河南省新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胡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