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點滴體會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到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課堂改革,要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倡合作學習、自主學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實際上,新課改實施至今,課堂教學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筆者在之前的高年級任教時也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但是,自從接手一年級后,就開始犯愁了。首先是學生的年紀小,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而且一年級的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非常枯燥,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講得少,學生能學好嗎?其次是之前那些新課改的經驗能用在低年級中嗎?通過一年多的不斷探索與實踐,筆者在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中有了不小的收獲。
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注重學習環境的建設,讓學生在感知中學習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進行一年級拼音和識字教學時,筆者提前將教室進行了美化:把教室后面的黑板分為“拼音對對碰”、“水果拼盤”、“漢字寶寶回家”、“海底字吧”、“小精靈字吧”等幾個板塊,并把教室里的物品貼上帶有拼音和漢字的標簽,學生處在這種隨處可見漢語拼音和語言文字的環境中,隨時和這些拼音和漢字進行對話,自然而然地便與這些拼音、漢字交上了朋友。美化后的教室成了學生與拼音、漢字互動的地方,使得學生更喜歡進自己的教室了,更喜歡學習這些拼音和漢字了。
由于學生剛入學,筆者與學生之間不熟悉,經常叫不出學生的名字,學生彼此之間也很陌生。但他們都有想在老師面前表現的欲望,都有想獲得表揚和肯定的心情,也有想認識全班同學、認識同桌的迫切心理。因此,開學第一周,筆者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有自己名字的帶拼音的卡片,做好后貼在自己課桌的左上方,方便學生之間相互認識,不認識的可以讓他們做自我介紹,這樣學生不但記住了同學的名字,增加了交流,還提高了自己的識字能力。此外,筆者還組織了記人名比賽。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看誰最先記全小組內同學的姓名,誰就能當選為小組長。如果誰能最先記住全班同學的姓名就當選為班長,這樣下來,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去認去記同學的名字了。過了幾天,很多學生幾乎將全班所有同學的名字都記下來了。
在拼音和漢字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各顯神通,讓他們把自己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方法在課堂上交流,看誰的方法最好。筆者在課堂上進行拼音教學和漢字教學時,采用了學習小組的形式,每個小組內學生優差均衡搭配,推選一名小組長,從小組長開始,輪流教讀,如其中一個讀錯了或者不會了,其他組員可以給予糾正,當強化記憶拼音、字形后,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記方法,隨時學到好的學習方法。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編成了兒歌,有的學生編成了順口溜,有的學生編成了字謎,有的學生把字記成是動物形狀、物體形狀等等,通過這種簡單的小組合作學習,所有的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表現相當積極,在增強合作意識的同時,實現了學習互補,也增強了競爭意識。
教師都知道,個體的成功經歷能使人們產生一種滿足、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增強其信心。讓學生在合作中去學習拼音和漢字,課堂就會變一個老師為多個老師,老師講課會更省時省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不斷增強,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滿足學生的交往、表現、求援、游戲的體驗需要,把一個有限的課堂變成了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獲取知識,而且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掌握發現知識的能力,學生在發現和學習以及認識事物中養成獨特的學習方式方法,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也會大大激發學生更加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究的欲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不管是哪個年級,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重視教學環境的創設,抓住學生身邊一切可利用的學習機會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尊重學生,讓老師在課堂中解放出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061100河北省黃驊市黃驊鎮后街回族完全小學
德新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