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樹繁殖與栽培技術
摘要:本文通過對榆樹的形態特征、播種繁殖、扦插繁殖、造林、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詳細介紹,總結出榆樹優質壯苗繁殖技術。
關鍵詞:榆樹;繁殖;栽培技術
榆樹又名家榆,高大喬木,花期3月,果熟期4月下旬。翅果圓形。種子位于翅果中部或稍上。榆樹適應性強,能耐-48℃~-40℃的低溫。在降水不足200 mm、相對濕度50%以下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喜肥沃濕潤土壤,也耐干旱,并能耐輕度鹽堿,喜光。深根樹種,主側根都很發達,縱橫交錯,盤結土層,抗風,固土力強,是重要的防護林樹種。在貧瘠的山地和低濕洼地,生長不良,多長成灌木狀。
采種以15~30年生的健壯母樹為好。種子4~ 5月成熟。當榆錢呈黃白色,并有少數開始飛落時采集。或待其自然成熟脫落后,從地面掃集。采后晾干,搓去種翅,清除雜物,即可播種。最好隨采隨播,否則應該密封貯藏。
育苗地要選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育苗前一年秋天進行整地,撒施敵百蟲粉劑1.5~2.0kg/667m2,施基肥2500kg/667 m2,深翻20 cm以上。翌年春天作成長10 m、寬1.2 m的床,整平打碎,做好苗床,澆足底水,待土不粘時開溝條播。用種量為去翅純種2~2.5kg/667m2。為防止蟲害、鳥害,可用敵百蟲拌種。幼苗出土力弱,如苗圃地面板結,可灌一次小水。小苗長出2 ~3片小葉時開始間苗,每米長留苗15株左右,要盡量做到等距留苗;到5~6片葉時定苗,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幼苗階段要及時松土除草,遇旱要適時澆水,保持圃地濕潤。6~7月苗木生長時期,每隔半月追肥1次,每次畝施人糞尿100 kg或硫酸銨4~5 kg。1年生苗木高可達1 m以上,秋后可出圃造林。
春季、秋季均可,隨采隨插。選0.5 cm以上的壯條,剪成15~20 cm長的插穗,上剪口剪平,下剪口在靠近芽眼處剪成馬耳形。扦插的行距30 cm,株距20 cm。隨開溝隨扦插,接穗微露地面,覆土踏實,灌透水。
榆樹多用植苗造林。造林季節分春、秋兩季,春季在土壤解凍至苗木出芽止;秋季在苗木停止生長至土壤封凍以前。四旁植樹,宜于早春栽植,鹽堿地造林以秋季為合適。四旁綠化,一般要選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地方,用2~3年生的大苗,栽時剪去苗木過長的主根,挖長寬各50~60cm、深50cm的大穴,將苗木端放坑中,填入細土踩實,然后澆水,再覆一層細土。成片大面積造林,一般用一、二年生苗木,挖長寬各30~40 cm、深30 cm的坑;株行距1.5 m×2 m。鹽堿地造林,需提前開溝、灌水,使土壤含鹽量降到0.2%以下,然后造林。
新栽幼樹,一般剪去當年生主枝長度的1/2左右,同時把剪口以下三四個小側枝從基部剪除,其余側枝剪去2/3左右。栽后1~3年生幼樹,一般剪去當年生主枝長度的1/3左右,剪口以下3~4個小側枝仍從基部剪除,其余側枝不再剪除。連打3~4年,達到成材高度時不再打頭。幼樹夏季生長期間,剪截直立強壯的側枝,控制其生長,以利主枝生長。要掌握控強留弱、控直留斜、強枝重控、弱枝輕控的原則。春季從剪口萌發的壯枝長到30 cm左右時,選留一個直立壯枝作主枝,其余均剪去,其長度的2/3左右。6、7月間對形成的直立枝、強壯枝再進行兩次重點控制修剪,剪去其長度的1/2左右。隨著樹齡的增長,要不斷調整樹冠和樹高的比例。一般要求栽后第一年樹冠要占樹高的3/4以上,栽后二、三年樹冠要占樹高的2/3,四年以后要占樹高的1/2以上。
為害榆樹嚴重的害蟲有食葉的金花蟲,可利用成蟲在樹上群集化蛹的習性,于化蛹盛期進行捕殺,也可噴灑90%的敵百蟲800~1 000倍液消滅幼蟲、蛹與早期羽化的成蟲。播種后易感炭疽病,可用1%的波爾多液防治,每周噴灑1次。
參考文獻
[1]楊正平,歐宗袁.速生樹種 [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2]李振卿,陳建業,李紅偉,等.彩葉樹種栽培與應用 [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3]王遂義.河南樹木志 [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4.
451274鞏義市林場劉俊杰張愛景
451274鞏義市林業局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