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博
摘要:我國對高新技術的需求為一大批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契機。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化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轉型期當中,由于高科技中小企業風險較大,而且抗風險能力較弱,導致其融資比較困難。這一現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存在。高科技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尤其體現在融資的問題上。本文通過對融資、信用以及擔保等多個角度的研究發現,造成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有兩大因素,一是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高科技中小企業自身的問題上,另外是外部因素,主要體現在政府管理和社會融資擔保環境方面。要解決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才能真正為高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出路。
關鍵詞: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現狀和問題;政府;擔保;信用
中圖分類號:F276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3-0124-03
一、高科技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出現的現狀和問題
高科技中小企業一般融資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內外源融資,這兩方面的融資對于企業具有不同的作用。內源融資能夠將企業的儲存資金優化利用,實現資金的投資交通。[1]由于這一融資方式與金融體系沒有聯系,所以即使有些高科技中小企業的內源融資在規模上還不能滿足它們的要求,很多高科技中小企業仍然將這一種融資方式作為首選。有些高科技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股東水平,有些在財務的管理方面具有較高的效率,從而在這種投資方式的利用上顯得更有優勢。除了企業自身的內源融資上,高科技中小企業的運作也離不開外源融資。而外源融資的主要來源在于銀行的貸款。就我國目前的金融現狀來看,雖然在債券以及股票這兩個方面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弱勢,但是由于我國的金融機構具有龐大的數量,因此能夠很好地實現間接的融資。高科技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并不關心資本市場是否能為它們帶來充足的融資,而關心的是譬如銀行這些金融機構能否為它們實現更多的融資。另外,銀行對于高科技中小企業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多數高科技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進入到資本市場當中,所以始終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上缺乏科學有效的制度,企業的盈利往往不能夠達到其預期。而企業的資金狀況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無疑都是最為關鍵的。最近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一千多萬,如此龐大的企業隊伍在市場中必然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從原因上來分析,高科技中小企業一是不能夠控制好企業的經營成本,導致成本不斷增加,從而加劇企業的融資困難。[2]二是從外部環境來說,高科技中小企業的在稅收方面并沒有體現出優勢,稅收的負擔加劇了企業的虧損。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這些企業無論是在經營的風險上還是在抵押的條件上都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弱勢。與此同時,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對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發放時并沒有減少單位成本。將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和我國的商業銀行進行對比的話,銀行雖然有著充足的融資資金,但是由于體制和政策的影響,并沒有小規模的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優勢,比如這些金融機構能夠更加便捷地搜集到需要的融資信息,更加靈活地做出決策,在動用單位成本時更加具有優勢。
另外,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缺乏風險投資管理。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還不完善,缺乏相應數量的風投機構,高科技中小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來源也較為單一,而且資金數量也相對較小,對這些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大。[3]具體來說,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的風投資金一般從四類渠道獲得,一是政府撥款,二是企事業單位的投資,三是外資企業,四是金融機構。雖然表面上高科技中小企業的風投資金來源比較多樣化,但是其中多數是和政府相關聯的,能夠得到民營風投資金數量很少,這是因為它們對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缺乏信心,而且政府在風投資金的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的風投資金來源比較單一,資金數量較小,難以推動這些企業的長足發展。并且在風險管理機制上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在資金的使用上呈現粗放型的態勢,對非政府資本的吸引力不足。[4]
二、高科技中小企業不能順利實現融資的原因
第一,我國沒有形成完善的信用體系,缺乏健全信用保障制度。首先,我國關于信用擔保制度的建設自改革開放以來才進行,因此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完善的體系。雖然我國關于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開始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還處于初級階段。[5]其次,由于我國擔保機構的數量較少,導致有關的擔保人才供應不足。雖然在近些年涌現了很多擔保機構,但是資格審查不嚴格,很多素質低下的擔保人員進入到了擔保市場當中,影響了擔保行業的發展。有些情況下政府官員擔任這一工作,但是缺乏擔保工作的經驗,導致管理出現嚴重的問題,機構的運作缺乏規范性?,F代的風險管理理念要求擔保機構能夠具有完善的擔保制度體系,但是我國很多擔保機構是政府活動,并且涉及到人情擔保的情況,因此對擔保機構的信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增加了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資金擔保風險。再次,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良莠不齊,存在信用缺失的現象。很多高科技中小企業由于剛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經營規模小,沒有足夠的抵押資產來做擔保。而且這些企業往往存在較高的經營風險,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很多擔保機構都不敢對其進行擔保。同時,由于經營的層次較低,這些企業往往不會一次性要求大量的資金,這就給擔保機構增加了工作負擔,而這些企業本身的融資成本也相應提高。[6]
第二,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企業不能夠掌握應有的市場信息。將高科技中小企業與銀行相比,在市場信息的捕捉和判斷上面表現出非常大的弱勢。銀行可以通過其資源進行某一行業的狀況以及前景的分析,從而較為準確預測出該行業是否具有風險以及多大的風險。[7]而高科技中小企業在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處理方面完全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因此,銀行所掌握的信息與高科技中小企業所掌握的信息之間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對等的情況。但由于市場條件的限制,很多商業銀行并不傾向于高科技中小企業,而是將融資的目標集中在經營規模大而且市場風險小的那些企業。這樣很多高科技中小企業不能夠得到商業銀行的融資。雖然銀行這樣能夠保證將風險降到最低,但是這樣不符合市場規律,阻礙了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發展。
第三,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不能夠順利實現融資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在經濟效益上面表現出極大的弱勢,遠遠達不到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水平。具體來說,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在生產規模上比較小型化,生產技術方面沒有較大的發展,生產的產品沒有實現多元化,從而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不到提高。從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上來看,很多高科技中小企業都是采用的家長制,從而造成管理片面性和缺失。[8]如果管理者并沒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不能夠積極吸收和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那么就會造成成本的增加,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從而減少企業的經濟效益,導致企業面臨一系列的危機。我國的市場體系并不能良好地服務于高科技中小企業。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市場體系缺乏金融機構這一重要的市場元素。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一般是通過銀行的貸款來實現間接的融資。然而,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擁有龐大的經營體系,但是受到市場條件的限制以及政府政策的限制,往往并沒有給高科技中小企業在融資上提供很大的便利。很多商業銀行在基層的網點呈現出收縮的趨勢。雖然商業銀行應該服務于高科技中小企業,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在服務的項目和資金等方面受到限制,多數商業銀行會把融資的機會提供給具有更大市場保障性的企業。雖然在基層我國設有農村合作信用社,但是這些信用社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個體農戶,并不能夠切實地為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項目和渠道。[9]
三、實現高科技中小企業順利融資的措施
1.商業銀行要將關系型融資作為重點的開發項目,發展更多的融資業務
具體來說,銀行要努力建造一個完善的軟硬件系統,通過銀行與高科技中小企業的聯動系統,銀行和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順利地實現交流,從而提供給高科技中小企業更多的市場信息。[10]不僅為它們提供更多的融資資金,并且要實現全方位的服務,保證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準確判斷實現更具有經濟效益的生產。另外,銀行需要提供給高科技中小企業市場監控服務,能夠隨著融資市場的變化而在服務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實現服務的創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總之,要把銀行的經營效益與高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水平和經濟效益掛鉤,從而保證二者能夠更好地進行資金以及服務方面的合作。政府要著力將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水平提高起來。這要求實現兩個方面的目標。首先,政府要將治理的重點放在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結構體系上面,規范和健全高科技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和體系,保證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根據制度的規范來進行生產和經營。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理念,保證在融資的過程中能夠達到金融機構的考核目標。其次,政府要促進高科技中小企業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促使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在合理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下進行成本的節約和把控。要保證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公開財務信息,保證其真實性和融資機構對其的認可度。
2.政府要支持高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為其提供足夠的多渠道風險投資
高科技中小企業自身獲得融資的機會較少,而且來源狹窄,而政府可以利用其廣泛的社會渠道來支持這些企業的發展。具體來說,政府在風險投資上可以從兩方面著手為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一方面,政府要鼓勵社會增加風投機構的數量,同時放寬對風險投資的限制,讓更多的企業和單位參與到風險投資活動中來,增加風險投資資金規模。政府要制定完善的風險投資制度,鼓勵社?;鸷妥C券保險企業參與風險投資。同時要與國外的風投企業取得聯系,建立聯合風投機構。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為高科技中小型企業提供多方資金支持。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的是需要政府完善風險投資管理機制,為風險投資機構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確保企業的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出現投資爭議能夠有相關的法律來加以解決。同時,政府要建立風險投資項目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多方風投企業進行投資活動,促進該行業的發展和完善。[11]
3.要通過金融手段來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和條件
首先,要著力解決融資不暢的問題。在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信貸考核制度。各個銀行可以設立對應的金融項目,為其提供融資便利。另外,要積極開拓基層的融資渠道,促進小型金融機構的發展。在范圍上,要根據實際條件減少對民間資本的限制,適當情況下引進外資,減少小額貸款的申請限制。可以積極推動我國的各個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上市融資。從稅收方面,要減少稅收對于企業融資的限制,在條件允許下免征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營業稅。要對那些長期不歸還高科技中小企業資金的企業進行管理和處罰。其次,要通過技術方面的創新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從而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要推動改造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水平,增強企業各方面的創造能力。在推動技術創新時要將政府的資金規模進行調整,從以往的針對于大型企業轉向高科技中小企業上來。再次,從監控和服務的角度來說,要為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科學有效的市場調查數據,定期進行數據的更新。
4.完善我國信用制度,加強高科技中小企業的信用
對于任何一個信用擔保機構來說,市場信用是最為關鍵的要素。只有良好的信用才能夠保證擔保機構的正常運營。政府在這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鼓勵其自主尋求信用擔保的渠道。中小企業一般擔保的來源是民間商業性質的,或者企業間也可以進行互助擔保。這些擔保機構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產生的結果,能夠充分發揮擔保機構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幫助高科技中小企業取得與民營擔保機構的聯系,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監督,避免某些企業因為信用問題而影響其他企業的擔保行為。當前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數量較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是行業分散,缺乏嚴格的監督機制,導致很多企業缺乏信用,影響了其信譽,很多擔保機構不愿意為之擔保。鑒于此,我國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信用道德問題,提升高科技中小企業對社會信用重要性的認識。事實上任何一家企業缺乏信用都會失去其市場競爭力,被市場淘汰。同時我國要完善有關中小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其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幫助其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從而推動我國高科技中小企業能夠如實反映其財務狀況。
四、小結
本文首先提出了高科技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出現的現狀和問題,然后說明了高科技中小企業不能順利實現融資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實現高科技中小企業順利融資的措施。高科技中小企業之所以不能夠順利進行融資,有其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科技中小企業不能夠掌握到更多的市場信息,從而在生產經營上始終處于被動。圍繞這一原因,可以從高科技中小企業自身以及政府政策和銀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和應對。另外,要著力解決企業的信用問題,建立高科技中小企業良好的信譽,從而吸引更多投資,同時為其爭取到更多的擔保機會,保證其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祝偉展.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優選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4.
[2]孔小香.淺析我國高新技術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中國商界, 2010(01):134-135.
[3]盧小紅.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基于生命周期的研究[J].江蘇商論, 2013(21):78-79.
[4]張奎.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路徑研究——對成長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探討[J].金融縱橫, 2011(12):3-9.
[5]王紅翠.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2.
[6]李華清.科技型民營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云南大學,2010.
[7]邱金平.淺析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風險投資[J].山東紡織經濟, 2011(04):9-10.
[8]劉秦舟,王瑋.東湖高新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實證調研報告[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 2013(S1):67-70.
[9]鄭淼.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實證研究——基于創業板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分析[D].南京工業大學,2013.
[10]王芝文,張軍濤,周密-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與創新基金支持模式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 2014(04):4-6.
[11]郭文偉.企業特征、融資模式與科技型高科技中小企業信貸風險[J].軟科學, 2014(12):72-75.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