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農村社會治安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黃文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農村經濟需要穩定的社會治安為其保駕護航。農村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制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文章首先分析了課題研究的意義,然后探討了當前農村社會治安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后提出了改善農村社會治安的對策。
農村;社會治安;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引發一些農村社會治安問題。農村社會治安問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農民的生產、生活、生存的大事情。因此,要正確分析和研究當前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社會治安管理對策,保持農村社會的穩定,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當前,農村社會治安總體上基本平穩,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在一些農村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殺人、搶劫、盜竊和強奸等嚴重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火災、中毒和爆炸等治安災害事故頻發,群體性事件逐年增加,“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向農村地區蔓延,農村地區邪教組織活動嚴重。這些農村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農村地區的穩定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農村社會治安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對于防治農村社會治安問題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經濟的發展,不僅強烈地沖擊著傳統的社會結構,而且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積極方面占主導地位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作用,出現了一些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農村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1)群體性事件明顯增多。一是在社會加速轉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因土地征用補償、房屋拆遷補償、山林糾紛、環境污染、勞資糾紛、惠農糾紛、涉法涉訴等矛盾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日趨增多。二是宗族勢力猖獗導致的群體性事件。當前農村中,宗族觀念越來越明顯,稍有矛盾就聚集宗族成員動用武力。有的與基層政權組織明爭暗斗、討價還價;有的甚至干預農村基層組織的選舉,個別村因為兩姓扯皮選了半年也不能選出村干部,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秩序。三是一些基層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不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嚴重脫離群眾。個別老百姓故意找麻煩,無理訪、群體訪苗頭增多。
(2)社會丑惡面向農村地區蔓延,農村社會固有的一些頑疾依然存在。一是“黃賭毒騙”現象在農村呈蔓延之勢,尤以賭博為重,幾乎村村都有賭博人員,有的甚至以賭為業,由此引發的侵財案件時有發生。二是農村社會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遇到什么事情就燒香、禱告,更有的請巫漢神婆給家人治病,最終導致輕病拖重,甚至不治而亡,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三是非法組織活動仍然存在。“全能神”、“實際神”、“法輪功”、“門徒會”等非法組織活動不斷。
(3)侵財案件依然是農村社會治安的主要問題。一是入室盜竊案件呈上升趨勢。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收入明顯增長,加之農村治安防范意識淡薄,出門時不關門,車輛任意停放,還有一些農民在外打工掙得的現金不存入銀行,放在家中保管,成了犯罪分子的首選目標。二是一些利欲熏心犯罪分子,盜竊通信、電力設施,還有的偷盜林果樹木、大棚蔬菜、牲畜等。給農民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隱患。
(4)家庭環境趨于復雜化導致糾紛增多。一是大批的農村青壯年進城打工,夫妻長時間兩地分離,導致夫妻感情淡漠,易發生婚外情,離婚率居高不下。因感情糾葛釀成的刑事案件逐漸攀升。今年除夕發生在云南的特大命案六人被殺,就是這種婚外情釀成的慘劇。二是農村夫婦雙方都出外打工,留守兒童不斷增多,他們缺乏父母的監管,少數女童遭到性侵,有些男童逃學、輟學,沉溺網吧,混跡社會,參與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活動,成為新的違法犯罪群體。三是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農村男光棍的數量不斷增長。
(1)加強部門聯動,提升農村社會治安管理主體的能力。首先,必須改變農村社會治安主要由鄉鎮支出的現狀,增加中央和省級政府的支出責任。農村社會治安應當主要由鄉鎮政府和派出所管理,但絕不應當主要由其負責投資。因為在現行財政體制下,鄉鎮已不具備應有的財力。其后果既會導致農村治安管理投入的嚴重不足,也會誘發以此為借口的亂收費行為。應盡快在中央和省級轉移支付中,專列用于農村治安管理的專項資金,為農村社會治安管理提供可靠財政保證。其次,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減輕鄉鎮政府招商引資,經濟指標爭先進位等評比壓力。要增強鄉鎮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就必須把從追求高經濟指標的壓力下解放出來。再次,改革鄉鎮與縣級政府關系,擴大鄉鎮自主權。
(2)縮小城鄉差距,改善農村社會治安的內外環境。當前,要改善農村社會治安的內外環境,首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方針,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扭轉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拉大的趨勢,盡快制止農村衰敗化的苗頭。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財政傾斜,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改變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的現狀,從而為改善農村社會治安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大力促進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改善農民各方面的生活質量。通過增加農村就業,改變農村空心化的現狀;通過住房改造、街道整治,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增強農村自我防衛能力;通過發展農村文化,塑造農村良好社會風尚,培育見義勇為的社會氛圍,奠定農村社會治安根本好轉的社會基礎。再次,加強農村社會管理,促進農村社會和諧。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村社會繁榮的同時,促進農村各群體之間的公平正義,減少引發各類社會治安問題的誘因;建立農村社會矛盾的預警、預防和調解機制,防止社會矛盾激化;拓展與疏通農民政治參與渠道,建立農民利益表達與整合機制。
(3)調動社會力量,打造透明法治的社會治安治理機制。重新定位基層政府角色,轉變其行為方式,構建各方參與的平臺,拓展社會參與空間。作為農村治安管理的最重要主體,基層政府必須通過轉變職能,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市場監管、經濟調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切實落實公安部的社區和落實農村警務戰略,真正把農村平安建設工程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提高農村治安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多數社會治安問題都涉及法制問題,依法治理是農村治安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基層政府與派出所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杜絕粗暴執法、違法違規執法現象;另一方面,大力提高農民的法治意識,培養其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化解農村的各類矛盾和糾紛,防止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和擴散。更重要的,通過法治手段懲治違法犯罪,發揮法律的震懾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社會治安總體上基本穩定,但是,在部分農村地區也存在一些社會治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村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因此,要加大對農村社會治安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并找出對策,形成合力,用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Research on Rural Social Security and Rural Econom ic Development
HUANG Wen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3,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needs stable social security.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the social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restrict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rural social security,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social security.
countryside;social security;economic development
D631.4
A
2095-980X(2016)09-0094-01
2016-08-24
黃文(1988-),男,湖北荊州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