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向玉平
(1.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湖北長陽 443500;2.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畜牧中心,湖北長陽 443500)
貧困地區鄉鎮生豬定點屠宰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李 鵬1向玉平2
(1.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湖北長陽443500;2.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畜牧中心,湖北長陽443500)
當前多數地區人民群眾的日常肉食消費仍以豬肉為主,因此,生豬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實行生豬定點屠宰,做到宰前檢疫、宰后檢驗,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豬肉及其產品的質量,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和動物疾病的傳播,保障人民的肉食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確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貧困地區更為突出。
貧困地區;生豬定點屠宰;問題;對策
實行生豬定點屠宰以來,本縣沒有發生一例因食用生豬定點屠宰廠豬肉而中毒的事件,真正做到了問題豬不進場,病害豬肉不出場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從根本上確保了上市豬肉及其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障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但是,由于我縣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科技知識普及率低,加上鄉鎮集鎮人口不多,除縣城外,鄉鎮定點屠宰廠設施設備較為欠缺和落后,生產區的各個功能區混在一起,沒有固定的無害化處理設備,無病畜隔離區,無消毒池等,隱患較大,必須加于改正。
我縣地處鄂西南山區武陵山余脈、清江中下游,是一個集老、少、山、窮、庫于一體的特殊縣份。全縣國土面積3430km2,轄8鎮3鄉、4個居民委員會、154個行政村,總人口42萬,境內有土、漢、苗、滿、蒙、侗、壯等23個民族。畜牧業生產是我縣農村不可缺少的傳統產業,也是農村家庭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是生豬生產。2015年全縣生豬出欄70萬頭,存欄56.4萬頭,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牧業產值2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45%。
我縣生豬屠宰定點工作始于1998年。目前全縣共有生豬定點屠宰廠(點)6個,其中A級定點屠宰廠1個,B級定點屠宰點5個,到目前為止仍有5個鄉鎮沒有實行生豬定點屠宰。2015年,6個生豬定點屠宰廠(點)共收購集并生豬28444頭,其中5個鄉鎮定點屠宰點7626頭,宰殺銷售生豬7604頭,發現有問題的生豬22頭,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基本滿足了集鎮居民對生豬肉類及其產品的消費需求。
2.1定點屠宰點的選址不合理
5個鄉鎮生豬定點屠宰點都設在鄉鎮人口密集區和居民區,宰殺生豬時對集鎮居民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其中4個鄉鎮生豬定點屠宰點設在小溪河邊,雖然作了一些污水處理,但還是有少量廢棄物未清除干凈,對小溪河水域和周邊環境有輕微污染。
2.2基礎設施不完備
嚴格地講,除縣城定點屠宰廠基礎設施比較健全外,所有鄉鎮生豬屠宰廠(點)只有最基本的手工屠宰工具、待宰間、屠宰間、噴霧消毒器等,沒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進場消毒池、急宰間、生豬屠宰設備、肉品運載工具、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設施設備、污染防治設施、病害生豬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等。
2.3肉品品質檢驗不到位
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多數生豬定點屠宰廠(點)均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屠宰檢疫代替了肉品品質檢驗,屠宰廠(點)自身沒有如實記錄其屠宰的生豬來源和生豬產品流向,沒有設立專門的肉品品質檢驗機構和人員,更沒有實施肉品品質檢驗。
2.4管理制度不健全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湖北省生豬屠宰管理辦法》規定,生豬定點屠宰廠(點)應當建立質量追溯制度、進廠(場)檢查登記制度、肉品品質檢驗管理制度、消毒制度、信息報送制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病害生豬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制度等。
但是所有的鄉鎮屠宰廠(點)上述管理制度都不健全,基本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進場檢疫代替了屠宰廠(點)的進廠(場)檢查登記制度。很多基礎工作還是做了,但缺乏文本制度管理。
2.5政府支持力度弱,屠宰企業生存困難
我縣除縣城生豬定點屠宰廠基礎設施政府有少量投入外,各鄉鎮生豬定點屠宰點全部為業主自主投資,鄉鎮人民政府對其無任何投入,加上鄉鎮屠宰點因屠宰量不多,導致每頭的生產成本高,業主投資回報率低,部分業主面臨生存危機,一個利民的生豬屠宰管理存在解體的危險。
2.6收費標準不一致,且超省頒標準
本文通過分組研究可知,研究組治療有效性優于對照組,但兩組治療安全性對比并無明顯差異,此結論與付士平[2]等人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原因為:球囊于骨折處擴張時僅需利用較小壓力即可達到理想的傷椎高度恢復效果,因此對因球囊擴張治療原發疾病的過程中所致骨小梁損傷情況得以有效避免[1],此外椎體高度恢復效果較優則有利于保障骨水泥的彌散效果,對確保臨床療效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2]。
我縣生豬定點屠宰廠(點)收費標準不一致,所有生豬定點屠宰廠(點)采用的是同肉商肉販協商定價,其中還包含將屠宰后的合格產品送達至肉商攤位的運費。協商價格都超過省政府規定的不高于40元/頭的標準。如果嚴格執行省政府規定的標準,全部生豬定點屠宰廠(點)虧損將更嚴重。
3.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協調機制
實行生豬定點屠宰是為確保上市豬肉及其產品食用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畜牧產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這項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食品安全無小事,因此各級政府要將此項工作當著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要根據各地實際,迅速成立畜禽定點屠宰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畜禽定點屠宰管理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全面部署相關工作。確保工作上下貫通、運轉順暢。
3.2加強培訓,健全依法從業機制
為加強屠宰管理隊伍建設,提升屠宰管理能力與服務水平,縣畜禽定點屠宰行業監管部門要迅速組織對生豬定點屠宰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培訓,使經營管理人員了解和學習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管理人員依法行政,促進行業從業人員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安全經營。同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從事生豬產品銷售、肉食品生產加工的單位和個人以及使用生豬產品的餐飲服務經營者、集體伙食單位、個體消費者,都自覺購買和使用生豬定點屠宰廠(點)經檢疫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堅決抵制未經檢疫檢驗的生豬及其產品上市,讓未經檢疫檢驗的生豬及其產品沒有市場。
3.3加強監管,健全責任追究機制
制定出臺《全縣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考核管理辦法》,對全縣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實行百分制目標考核管理,每年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與定點屠宰生產經營業主簽訂屠宰企業肉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嚴格考核,嚴格責任追究。縣畜禽定點屠宰行業監管部門要根據行業監管要求,認真督促各生豬定點屠宰廠(點)承擔起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改善生產條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認真開展肉品品質檢驗,確保上市豬肉品質安全。同時,認真組織開展全縣生豬屠宰專項整治和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各類私屠濫宰行動,嚴防病害豬肉流入市場,確保豬肉產品屠宰環節質量安全。
3.4加強保障,健全資金投入機制
畜禽定點屠宰工作是一項政府行為,縣鄉兩級政府要站在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肉的高度來認識,多方籌集資金。一是各鄉鎮要將畜禽定點屠宰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增加對生豬定點屠宰廠(點)的投入。對生豬定點屠宰廠(點)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給予必要資金扶持,在生豬定點屠宰廠(點)效益低下時應當按屠宰量給予適當補助,確保生豬定點屠宰廠(點)正常運轉。三是未實行生豬定點屠宰的鄉鎮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大投入,實施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對上市所有畜禽產品實施定點屠宰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3.5加強整改,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縣定點屠宰管理機構要不定期的對所轄區域的生豬定點屠宰廠(點)進行巡查,同時根據定點屠宰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下達了整改意見書,并派員或委托當地畜牧獸醫部門監督整改,對不認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責令停業,情節嚴重的可以申請工商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為進一步嚴防死守,防止反彈,鞏固整改成果,縣定點屠宰管理機構要將對屠宰企業巡查制度化和監管規范化,把對生豬屠宰定點企業的巡查和監管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在巡查監管中發現問題的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處罰,確保監督檢查取得實效,保證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3.6加強配合,健全部門聯動機制
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認真履職,切實加強畜禽養殖、運輸、屠宰、加工、市場等各個環節的監管,積極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對發現的違法行為按照職責分工,予以堅決打擊。
[1]郭元壽.淺議生豬定點屠宰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5,(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