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旗
(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常州 213003)
以大數據助推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機制創新
王 旗
(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常州213003)
當下,國際間貿易往來日趨頻繁,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猛,“出境游”呈井噴式增長,全國各口岸從進出口貨物、出入境旅客攜帶物、郵寄物中截獲有害生物數量明顯增多。國門生物安全作為保護國內農林牧漁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抓手,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筆者以我國公民出境旅游大數據為基礎,探索創新國門生物安全宣傳載體,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國門生物安全意識,構建美麗中國,提出了想法與見解。
國門生物安全;大數據;創新宣傳載體
近些年,我國信息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大數據時代。MGI研究報告宣稱,網絡大數據可為世界經濟創造巨大價值,提高企業和公共部門的生產率和競爭力,并為消費者創造巨大的經濟利益[1]。
2000~2012年大數據顯示: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從1000萬人次增加到8300萬人次,境外旅游消費額增長近八倍。2012年,中國境外旅游消費額躍居世界第一[2]。在出境旅游政策逐漸寬松、出境旅游人數連年攀升的背景下,由于各國在疫病疫情監測、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標準不一,疫病流行地域性差異性顯著,出境旅游人員結構多元化以及跨境電商迅速崛起,給國門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加強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工作勢在必行。
1.1法律法規宣傳
法律法規是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工作的根基,我國現有四部動植物檢疫法律體系:一是 《進出境植物檢疫法》、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二是 《農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種子法》、《農業法》、《森林法》、《動物防疫法》、《植物檢疫條例》;三是國家質檢總局的令 、公告及文件等部門規章;四是動植物檢疫雙邊協定和國際慣例,國際組織制定的有關動植物檢疫的協議、標準、指南等[3]。
1.2系列活動引領
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印發《開展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活動》通知,拉開了國門生物安全系列活動的序幕。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綠蕾護航,美麗中國”行動等多種形式主題活動為國門生物安全宣傳營造了人文氛圍。
1.3媒體聯動傳播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創新與融合,國門生物安全宣傳載體進一步擴展,由平面媒體向自媒體延伸,中國國門時報、東方國門等微信公眾平臺結合當下熱點和民眾需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國門生物安全信息。
近幾年,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十二五”期間,中國進境有害生物截獲種次年均增長26.8%,累計截獲外來有害生物8945種,僅2015年,中國檢驗檢疫部門在全國各口岸截獲有害生物5958種104.3萬種次,同比分別增長9.21%和29.72%[4]。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宣傳體系不健全。各種宣傳模式相對孤立,宣傳內容重復交叉,造成資源浪費;二是宣傳針對性不夠強。宣傳內容以普及知識為目標,專業領域和尖端技術等方面宣傳略顯薄弱;三是宣傳人群不夠廣泛。宣傳覆蓋面不夠廣泛,全民國門生物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基于我國出境旅游消費總體概況及影響因素,筆者認為應該建立需求、目標、人群及模式四種導向,在大數據支撐下,科學謀劃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工作。
3.1以需求為導向,分層分級建立宣傳陣地
過去10年間,我國出境旅游市場飛速發展,出境旅游人群從東部地區和主要城市群向二三線城市擴散,二三線城市表現出強大的新生力和競爭力。筆者認為,應分層分級建立宣傳陣地,以東部地區和主要城市群為宣傳主戰場,集中整合宣傳資源,組建宣教團隊,錄制宣傳視頻,進行有重點、有效應、有影響的宣傳;在中小城市群選擇基礎條件好、進出境需求大的口岸作為分戰場,逐級滲透、層層傳遞,形成宣傳陣地輻射區。
3.2以目標為導向,因地制宜設計宣傳方案
在各進出境口岸以國際航(船)線、目的地流行病學分析及潛在外來有害生物等信息為基礎,歸納匯總各航(船)線目的地清單,按照疫情風險等級和截獲種類頻次劃分重點監測區域,定期更新名錄,優化檢索查詢功能,高效客觀地反映目的地國家疫情風險、禁止攜帶物等訊息。
3.3以消費為導向,分群分類普及安全知識
通過大數據分析進出境旅游目標人群職業、年齡、興趣愛好、接受能力、消費水平等情況,結合不同群體的需求,普及國門生物安全知識。以年齡為例:25~40歲接受新興事物能力較強,大部分人依賴于手機和網絡,宣傳要側重在網絡和新媒體宣傳;40~55歲有較強的認知基礎和閱讀習慣,宣傳應側重于電視媒體和報紙雜志;55歲以上思想行為相對固化,宣傳應側重在圖文事例和現場講解。
3.4以模式為導向,條塊結合定制個性方案
如今,出境旅游方式更加多樣化,旅行社報團、私人定制、結伴自由行各有優勢。針對不同的出行方式制定個性化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方案能夠讓信息準確定位、有的放矢。一方面立足傳統方式,采取培訓導游、帶動游客等方式,增強公民參與意識;另一方面開創新型平臺,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對接網絡管理和軟件開發商,在電腦客戶端和手機APP應用中投放宣傳訊息,拓寬宣傳途徑。
[1]王元卓,靳小龍,程學旗.網絡大數據:現狀與展望[J].計算機學報,2013,(6):1125-1138.
[2]黃愛青,王海濱.中國旅游業發展形勢與趨勢分析[J].商業時代,2014,(2):123-124.
[3]顧忠盈,周明華,吳新華.建立中國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體系的思考[J].植物檢疫,2009,(S1):50-53.
[4]質檢總局加固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 “十二五”進境有害生物截獲種次年均增長26.8% [EB/OL].http://www.aqsiq.gov.cn/zjxw/zjxw/ zjftpxw/201604/t20160406_463862.htm,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