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鑫
(黑龍江省林甸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林甸 166300)
家畜腹壁疝的診斷和手術療法
劉慧鑫
(黑龍江省林甸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林甸166300)
家畜腹壁疝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系由于腹肌或腱膜破裂而引起,發生于腹壁的任何部位,多發于膝褶前或季肋部或下腹部。本病常采用手術療法,其基本過程包括:術前準備、局部麻醉、動物保定、手術經路、判斷腸的活力、還納疝內容物于腹腔內、修補疝輪。手術后對病畜應加強護理,并預防感染。
家畜;腹壁疝、診斷;手術、護理
術前應給病畜輸入葡萄糖,或注入鹽類溶液以糾正水及電解質的紊亂和注射強心劑等。特別應注意胃腸減壓(手術前1日絕食,但可飲水),這對腹脹明顯的病例更為重要,只有這樣才便于疝內容物的還納,及順利地對疝輪進行縫合,并防止由于腹內壓過高而使縫線裂斷組織。術部的剪毛消毒,同一般開腹術。
采用腰旁神經干傳導麻醉或5%水合氯醛液行靜脈內注射及鹽酸普魯卡因液行局部浸潤麻醉的綜合麻醉。麻醉必須充分,否則影響疝內容物的還納及疝輪的縫合閉鎖。
手術臺上側臥保定家畜。當病變發生于靠近腹股溝部時,須行患側后肢的后外方轉位。
為了便于手術的進行,通常是在相當于疝輪部切開疝囊。因此,術前必須對患部進行仔細檢查,即行外部觸診與直腸檢查,精確地判定疝輪的部位。此時最值得注意的是疝內容物是否與疝囊發生粘連,如已發生粘連,切開疝囊時不要切破腸管,致使手術創口污染而影響愈合。為此,必須在切開時躲開粘連部而于其未粘連部進行。判定未粘連部的最好方法是將直腸檢查與由疝輪外部觸診配合進行。即助手經直腸由腹腔內通過疝輪向外觸診,而術者由疝囊外向內觸診,兩者手指能互相感到觸摸處,即為未粘連部位,手術時即在此進行切開。切開疝囊之前,應先將疝內容物還納于腹腔內,然后將疝囊提起行皺襞切開。先做一小切口,最后再擴大至所需要的長度,這樣就可避免損傷疝內容物。切開的方向,一般與體軸垂直,在膝褶部則以與體軸平行為宜。
疝囊壁切開后,把紗布用溫生理鹽水浸泡后輕拭腸管上的血液,觀察腸管的顏色、蠕動及腸系膜血管的搏動,是鑒定腸管活力的重要方法。
當疝囊小而脫出的腸管少時,一般容易還納;如果疝囊大而脫出的內容物多時,往往還納困難。還納時,先令助手托起疝囊底部,使內容物集聚于疝輪附近,然后術者從腸曲的一端,有次序地向內還納,還納時須注意防止腸捻轉和腸管損傷。當將腸管還納至最后一部分時,常因腸管內有氣體或食物的存在,致使還納困難,此時可進行適度的均勻壓迫,將腸管的內容物慢慢驅散,即可達到還納的目的。不得已時也可用外科刀將疝輪擴大后,再進行還納。或用針頭穿刺腸管的膨脹部,放出氣體、液體后,再進行還納,但要注意防止腸內糞水從穿刺孔流出而發生污染。疝內容物與疝囊發生粘連時,應細心進行剝離,但注意不要切破腸管。
隨每一具體病例之不同而異,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補。
7.1對新發生的腹壁疝
當疝輪小、腹壁的張力不大時,先以腸線縫合腹膜孔(如腹膜己破裂),然后按照略姆貝爾氏的腸管縫合法對腹壁破裂孔行數針縫合以閉鎖疝輪。本縫合法是在疝輪外圍的健康組織范圍內,將縫針與裂緣幾乎呈平行刺入及穿出,而刺入及刺出點間的距離大約為2.5cm,再以進針方向相反地順序在疝輪的對側刺入及穿出縫針。每根縫線,均應從腹膜外并通過腹直肌和腹膜之間。為了避免傷及腹膜,在刺入和刺出縫針時,術者可先將手指插入疝輪內并在其控制下進行之。因之,腹膜的縫合,可在腹壁的縫合線引出后再來進行,當腹膜縫合后,再結扎事先已做好的腹壁縫合線。在腹膜縫合最后完成前,可用連接膠管的注射器向腹腔內注入青霉素及鏈霉素液100萬單位。在縫合疝輪以后,對皮膚行鈕孔狀減張縫合及結節縫合,最后裝著無菌繃帶。
在某些疝輪較大及組織挫滅嚴重,而腹壁張力又很大的新鮮病例急需進行緊急于術時,應用上述方法難以閉鎖疝輪,致使內臟又復脫出。此時,為了限制疝囊的再度形成,在縫合腹膜后,先將撕裂的組織覆蓋在疝口,繼以腸線在疝輪周圍的健康組織范圍內行交織縫合,使疝輪盡量縮小,并將撕裂組織固定住。最后,再應用粗絲線環繞在疝輪的周圍,將皮膚與腹?。ú淮┩父鼓ぃ┯媒Y節縫合法縫在一起,每一針縫合都在皮膚外面打結,皮膚創口的縫合同上述方法。
7.2對陳舊性的腹壁疝
如果腹膜已發生破裂,并與疝輪的腹壁內層發生粘連,則不能縫合腹膜,而只能對疝輪進行縫合。當疝輪瘢痕化而肥厚、硬結時,在疝囊的皮下形成比較結實的纖維組織,因此,對不能用縫合法閉鎖疝輪的病例,可用此種纖維組織來修補疝輪。即先將疝囊皮下的纖維組織用外科刀從皮膚上分離開,然后將其一側的瓣縫合在相對側的疝輪上,再將另側瓣縫合在對側的外面,最后縫合皮膚創口。這樣,疝輪就被雙重的纖維組織修補起來而治愈。
手術后對病畜應加強護理,高吊頭部,禁止伏臥,注意觀察全身及局部狀態,每日檢查體溫、脈搏、呼吸、食欲等變化,尤其注意有無疝痛出現。術后出現疝痛的病例,多半是因縫線部斷裂,使腸管脫出后被絞榨而引起,也可能因腸管整復不當而發生腸變位,應及時檢查處理。根據病情,術后的3~5日內,進行適當補液。為了預防創傷感染和腹膜炎,可應用抗生素類藥物。為了增強病畜的體質,促進傷口愈合,應多給病畜飼喂青綠飼料及富有蛋白質的飼料。術后5~7d可行緩慢牽遛運動。
[1]阿麗瑪;夏衣合.各種家畜腹壁疝的癥狀和診治方法[J].畜禽業,2016,(4):90.
劉慧鑫(1984—),男,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人,本學,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為動物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