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年
2016年初春,記者如約來到合肥市奧體中心富光·世清太極館,館長倪世清正在給徒弟們上早課。這是他在省內開的第七家陳氏太極館,館內面積約2000平方。這距離他開的第一家館已有十年時間,目前徒弟約有5000~6000人。
大家都是沖著他教授的原汁原味的陳氏太極拳去的,只是作為地地道道的肥西人,他是如何與陳氏太極結緣,又是如何成為十二代傳人的呢?
學一種可以練到老的功夫
上個世紀80年代,《少林寺》這部影片風靡全國,少年倪世清懷揣“行俠仗義”的夢想,也被這股風卷到了嵩山少林,開始了他的習武生涯。只是,作為外家拳的少林拳法講究外形動作,一個基本動作要重復練習上百遍,枯燥乏味。超強的體能訓練,再加上家里窮,營養也跟不上,“那真是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回憶中的倪世清開玩笑地說。4年的時間剎那而過,倪世清系統地學習了少林拳法,也練就了一身的硬功夫。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倪世清覺得自己學習的少林拳法似乎很難成為終身可以從事的職業,比如說外家拳里的躥蹦跳躍、空翻等動作,到老了就做不了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他希望學習一種可以學到老的功夫。于是,倪世清和三個師兄弟一起,又趕往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學習太極拳法。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講究以柔克剛、剛柔相濟。倪世清本想著學會一套拳就走,誰知道太極拳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他,他不滿足學會,他還想學好。學了一段時間后,同去的四人只剩下倪世清一人繼續留在陳家溝學習太極。
也許是天道酬勤,當時的倪世清租住的正好是太極拳大師陳正雷岳母家的房子。說起陳正雷,武術圈內可以說是無人不曉,他是“全國十大武術名師”之一,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中國武術九段(中國武術最高段位,筆者注)。通俗地說,他就是一位頂尖的“武林高手”。通過陳正雷岳母的介紹,倪世清有幸跟著這位大師學起了最純正的陳氏太極。
只是,想做陳正雷大師的徒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先練拳,再拜師?!薄拔規煾甘胀降埽谝豢吹滦?,第二看悟性,第三看恒心。我就是屬于那種悟性一般,但很愿意勤奮苦練的學生?!蹦呤狼逍χf。跟著陳正雷大師學習了半年之后,倪世清才和他真正地親近了起來。1996年,陳正雷正式收倪世清為徒弟,并讓他搬進家中與自己的孩子們一起學拳,此時倪世清才真正成為陳氏太極拳的第十二代傳人。
武術是相通的,由于有外家拳的底子,倪世清學起太極來進步飛快,在陳正雷大師的指導下,倪世清系統地學習了陳氏太極拳拳術、推手、器械等,并屢次獲獎?!皩W習太極拳,有位好老師太重要了,這樣可以少走一些彎路?!边@也是倪世清給太極愛好者們的一個建議。
要將原汁原味的陳氏太極在合肥推廣開
太極拳有陳、楊、武、孫、吳五大門派,其他四派都是由陳氏演化而來。想練好太極拳,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用倪世清的話說:“陳氏太極是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從技擊的角度看,太極拳見效不快,太極拳并非“太急拳”。
但在一般人眼里,太極拳就是公園里的老頭老太太們才練的,很好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比方說現在的陳氏太極拳仍保留著跳躍、發勁等技擊招式。所以它更適合6~60歲的人群練習。而60歲以上的初學老人,倪世清則建議他們打打簡化過的楊氏太極。
倪世清對前來學拳的徒弟們很嚴格,“未曾學拳先學禮”,學拳前要先學武術禮儀,對師友要有尊敬之心。從拳論講,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心。只有抱著尊師重道的心態來學習,才有可能學好太極。而對于學習陳氏太極的拳術套路,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練習一套簡單易學的健身養生功,既活絡了筋骨,還能使人體驗太極的內在魅力?!叭绻簧蟻砭徒烫茁?,雖是好意,但因為難度大估計也沒人敢學了?!?/p>
陳氏太極拳有老架一路、二路,新架一路、二路。這一套下來,沒有五六年的時間很難學完。即使您套路熟了,但是從招熟→懂勁→松沉→靜定慧→神明,這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和體悟了。
“既然拜了師,我身上就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太極拳,我師父經常講,我們不僅是教練,更是傳道者,所以我要將原汁原味的陳氏太極在合肥推廣開,讓更多人受益?!比缃竦哪呤狼迨前不帐∥ㄒ灰晃粐H太極拳傳播文化大使。
太極的精妙處在陰陽平衡
跟著倪世清學拳的有各行各業的人,其中不乏企業老總、官員,但要學好拳,前提就是先放下所謂的身份、不能擺架子,“架子太高,就不平衡了,不平衡怎么能練好拳呢?只有先放下塵世的浮躁,才能收獲內心的寧靜?!标庩栂酀翘珮O拳修為的核心,何謂陰陽?就是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何謂相濟?就是把對立的兩個方面相融相合。如果能把陰陽相對立的兩個方面合二為一,自然我們的生命就會維持成一個平衡的狀態。
如果失衡了,人就會生病。倪世清的拳館里不少人就是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來學拳的。倪世清的學員中曾有一位失眠者,整日地睡不著覺,非常痛苦,幾近自殺。吃過各種解決失眠的藥物,也不見效。倪世清知道后,幫助他認真學拳、放松身心,兩三個月后失眠的癥狀就改善了很多。太極雖是武術,但是由它而衍生出的養生功能,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太極拳拳法從生活中來,道法自然。比如說太極幾乎每個動作都在畫圓,“處處有圓,處處有螺旋”,而大自然中的地球等行星以及各種星體,它們的運行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以旋轉的形式進行的。而這種螺旋運動,在陳氏太極里也叫纏絲勁,它在不斷旋轉中有柔有剛,有虛有實,剛柔相濟,虛實滲透。練到成熟后,會達到“一動則內外、上下、左右無有不動”的境界,而這對調和氣血,增強體質也極有成效。太極拳注重練氣,講究松沉,內氣練好了,僵硬的肌肉放松了,經絡便也容易貫通了。太極的養生功效不勝枚舉。
倪世清認為,太極實際上是有氧運動,他能讓練拳者“汗流浹背而不喘”,是偏向于“養”的。而那些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卻是偏于“耗”。由此看來,太極更符合養生規律。
開館十年,很多人的生命在陳氏太極里獲得了養分,而倪世清也是收獲滿滿,他培養的徒弟有全省冠軍、國際冠軍,甚至有武術七段,這在省內是極少見的。但倪世清并不掛心于這些榮譽,他認為“做人做事,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要實打實的”,而他就要把太極當成終身奮斗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讓陳氏太極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