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自述:我叫胰腺,住在人體上腹部,胃的正后方,平時除了產生胰液幫助消化外,還產生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并將這兩種激素釋放到血液中,以穩定血糖水平。
你別看我小,惹惱了我,后果很嚴重!著名演員沈殿霞、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蘋果教父”喬布斯等名人還不都敗給了胰腺癌?“我”藏得很深,不好找,所以多數胰腺癌患者被發現時就是晚期……
危害篇:發現晚、發展快、預后差
胰腺癌號稱“癌癥之王”,有雙重含義。一是它不易被發現,就算出現癥狀,也常常會和胃炎、胃腸道的不舒服混淆;二是經治療后能長期生存的病例相當少,在中國,胰腺癌患者術后五年生存率不超過10%。
近幾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有所提高,十幾年前在大城市中,其發病率大概在十萬分之三四左右,如今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十萬分之十,發病率增長了一倍,甚至是兩倍以上。發病率男性多于女性,高發年齡為40歲至65歲。但目前臨床上,胰腺癌發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四五十歲,甚至二三十歲的胰腺癌病人也不少見。
胰腺癌早期無明顯和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導致許多患者被誤診,嚴重影響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最常見的胰腺癌誤診是將其診斷為慢性胃炎,臨床統計顯示,九成胰腺癌患者被確診時,已屬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根除癌變。未經治療的胰腺癌患者,90%左右平均生存期不足半年。
自檢篇揪出胰腺癌早期的蛛絲馬跡
跟很多其他腫瘤一樣,胰腺癌很少有特異性的早期癥狀,但由于胰腺功能的特殊性,仔細辨別也會發現一些征兆。
胰腺癌常見的檢查方法有CT、腹部超聲、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檢查,前兩項較為常用。而PET-CT檢查是近年來腫瘤診療領域中應用漸廣的一種手段,缺點是費用較高,且多數情況下屬自費檢查項目。
除了進行常規的檢查外,我們也需要進行自檢。胰腺癌早期往往會出現以下癥狀:
1.莫名地厭食,消化不良。
2.近期出現的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超過10%。
3.腹部不適或疼痛,約有半數患者以腹痛為首發癥狀,約有20%的病人腹痛能放射到背部、左肩部,疼痛在仰臥時加劇,坐立、彎腰、側臥、屈膝時減輕。
4.黃疸,表現為皮膚及鞏膜發黃。
5.突發糖尿病而又沒有使之發病的因素,如既無家族史,又非肥胖者。
6.自發性的胰腺炎的發作。如果病人是嗜煙者應加倍懷疑。
7.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厭食、消化不良外,胰腺癌有時表現為腹部包塊。
需要提醒的是,絕大多數胰腺腫瘤在早期往往什么癥狀都沒有,所以不要過分依賴癥狀,更應該重視定期進行體檢。專家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最好做一次腹部彩超檢查,有吸煙、酗酒、高脂飲食嗜好的人則要降低至30歲以上,對胰腺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并到正規醫院進行規范化治療和個體化治療。
病因篇:暴飲暴食,胰腺遭殃
每天花1個多小時慢跑7公里,下小雨的時候也不會間斷,這樣堅持了好幾年,從退休前的超重體重,到了現在的結實身板,總應該算是健康的吧?可68歲的老林還是中招胰腺癌,而且腫瘤剛好長在胰頭位置,壓迫了膽管、胰管、胰十二指腸,好比“三岔路口”發生了交通事故,相當兇險。
這是為什么?“雖然他堅持跑步,身材也控制得好,但是喝酒、吃肥肉這樣的生活習慣,讓他比其他人患胰腺癌風險高了10到20倍。”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助理、胃腸胰外科主任牟一平說。
要說老林是一枚“吃貨”,一點都不為過,他最愛的就是紅燒肉,一個星期,至少要吃上五六餐,喝酒稍微少點,但每天也有一二兩。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絕大多數癌癥都是生活方式疾病,胰腺癌也不例外。
從吃上看,近些年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西方化的飲食越來越多,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熱量食物,大量喝咖啡,蔬菜水果吃太少等。吃的好,胰腺的負擔重,慢性刺激多,發病率就可能提高。
曹利平教授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外科副主任,他和他的團隊做了一項研究,統計了400多位胰腺癌患者的情況,同時跟1000多個健康人進行了對照。
研究發現,胰腺癌跟抽煙、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肥胖、高脂血癥都有關,其中排名前三的危險因素是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抽煙。“喝酒喝出來的急性胰腺炎,幾乎個個都會成慢性胰腺炎。”曹教授經常遇到被灌得厲害的新郎官,直接從酒店送到醫院的。
曹教授解釋:胰腺除了分泌胰島素,還能分泌一種酶幫助消化,狂喝那么多,胰腺拼命分泌酶,壓力很大的。膽結石是急性胰腺炎的頭號發病因素,所以有膽結石的病人,一定要少喝酒。人們常說“醉酒傷肝”,其實,酒精對胰腺的損害程度更甚。患者在暴食的同時大量飲酒,更容易激活胰酶,引發急性炎癥。胰腺反復發炎后,可轉為慢性胰腺炎,為胰腺癌埋下隱患。
從生活習慣上看,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都會影響胰腺癌的發病率。
生活壓力導致的精神緊張、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也導致過去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胰腺癌,漸漸成為我國的多發癌癥。
預防篇:會吃多動曬太陽
預防胰腺癌,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具體可以總結為七個字:會吃多動曬太陽。
咱們先看看要少吃啥——
熱狗、香腸:每天吃熱狗、香腸等加工肉類超過50g的人,比不吃的人患胰腺癌的幾率高60%多。
紅肉:每天吃50g以上豬肉、牛肉等紅肉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0%。
煙、酒:每天吸煙量和煙齡長短與胰腺癌的發生成正相關,從少年時期即開始吸煙者更易患胰腺癌。前面也說過,飲酒和攝入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常會促發胰腺疾病。所以一定要戒煙、少酒!戒煙、少酒!戒煙、少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雖然飲食會誘發胰腺癌,但是有些食物也能夠有效預防胰腺癌,平時要多吃。
粗糧、蔬菜:常吃粗雜糧及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可刺激腸壁蠕動,加速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的排泄,有較好的防癌作用。尤其要多食花椰菜、十字花科即青菜類蔬菜,它們含有異硫氰酸鹽類物質,可預防化學物質誘導的DNA損傷和多種腫瘤。此外,綠茶中也含有抗氧化的成分,應經常飲用。
水果:尤其是獼猴桃和葡萄,獼猴桃中含有一種具有阻斷人體內致癌的“亞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質,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胰腺癌作用。而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和白藜蘆醇都是天然抗氧化劑,也有抑癌功效。
魚: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愛吃魚的人胰腺癌發病風險要低30%。胰腺癌的發生與慢性炎癥有關,而來自魚類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癥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降低了胰腺癌的發病風險。
堅果:經常吃巴西堅果、腰果、碧根果等堅果零食的女性,罹患胰腺癌的危險更低。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吃兩次堅果,每次1把,可顯著降低胰腺癌發病幾率。
適量運動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也有助于排泄體內有害物質,還能增加血液中免疫白細胞——尤其是嗜中性白細胞吞噬癌細胞和病毒、細菌的功能。合理運動可以讓胰腺癌患者性格開朗,消除其煩惱,增進心理健康,這對胰腺癌治療有著積極意義。
胰腺癌患者的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松、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方式,避免影響患者的病情。體質好的胰腺癌患者推薦通過散步或步行等方式進行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每周步行5次。體質不好或臥床不起的胰腺癌患者,可依靠家屬和醫護人員按摩其肢體,協助翻身,自己也要嘗試伸展四肢,防治關節僵直與肌肉萎縮。
適合胰腺癌患者的運動有很多,但各項運動不是人人合適,選擇運動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無論決定進行什么運動,開始之前,應當告知醫師,進行科學的評估,看病情是否適合。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太陽曬得少,胰腺癌發病率高,這和人體維生素D缺乏有關。另一方面,陽光下的戶外有氧活動可以促使機體產生結合蛋白。而結合蛋白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
除了“會吃多動曬太陽”,良好的環境因素對預防胰腺癌也有重要作用。應減少或避免接觸放射性物質,對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應采取良好的防護措施。應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長期接觸與胰腺癌發生有關的物質,如某些金屬、焦炭、煤氣、石棉、祛脂劑、β-萘酚胺、聯苯胺、甲基膽蒽、N-亞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烴化物等,并盡可能采取良好的防護措施。
為遠離胰腺癌,平時我們還應采取措施預防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膽石癥;提高婦女衛生保健工作,避免多次流產、卵巢切除和子宮內膜增生等疾病,及時糾正各種內分泌紊亂;平時別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找到合適的情緒宣泄渠道。總而言之一句話: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堅決不做胰腺癌的候選人!
問答篇:胰腺癌能傳染嗎?
問:胰腺癌多數活不過半年?
答:未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即使是胰腺癌這樣的“快癌”,延長生命1~2年也不罕見。
問:沒有能早期發現胰腺癌的新手段嗎?
答: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胰腺癌患者體液中外質體上有一種名為Glypican-1(簡稱GPC1+)的特殊蛋白,健康人體內沒有。以該蛋白測驗結果來判斷測試人群是否患有胰腺癌,準確率高達100%。GPC1+蛋白與胰腺癌關聯的發現,有望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水平。
科普一下,外質體是一種圓形單層膜性小囊泡,可由機體多種類型細胞釋放,并廣泛分布于唾液、血漿、乳汁、尿液等體液當中。外質體含有多種蛋白、信號分子等,能夠反映來源細胞的許多生物學性狀。
問:胰腺癌會遺傳嗎?
答:胰腺癌的遺傳幾率是非常小的,大多數的胰腺癌患者并沒有出現家族患病的歷史。但如果家里有胰腺癌患者,同時有家人吸煙比較厲害,那是可能提高胰腺癌發病率的。
問:如果和胰腺癌病人接觸很多,會不會也傳染上胰腺癌呢?
答:放心,胰腺癌不會傳染,每一例患者患病都是因為生活習慣等各種病因,而非接觸了胰腺癌患者。
問:能否幫我推薦幾個胰腺癌食療偏方?
答:梔子仁枸杞粥——梔子仁5~10克,鮮藕6克,白茅根30克,枸杞40克,粳米130克。將梔子仁、藕、白茅根、枸杞裝入紗布袋內扎緊,加水煮煎藥汁。粳米下鍋,下入藥汁、清水,燒沸,小火煮爛成稀粥即可,可加蜂蜜適量調味。此方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除煩止渴之功效。
赤豆鯉魚——大鯉魚一尾(約1000克),赤豆50克,陳皮6克,玫瑰花15克。姜、鹽、綠葉蔬菜、雞湯各適量。鯉魚洗凈,赤豆煮到開裂,與陳皮放入魚腹內。魚放盆內加入姜、鹽、赤豆湯、雞湯、玫瑰花,蒸約60~90分鐘,出籠放入綠葉蔬菜即可。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散結、利水消腫之功效。
薺菜豆腐羹——佛甲草120克,薺菜180克,豆腐200克,凈蘆筍28克,黃豆芽湯750克,調料適量。將佛甲草切段,裝入紗布袋,加水適量,煎煮藥汁,留用。炒鍋燒熱,加入黃豆芽汁、藥汁、豆腐丁、蘆筍片和鹽,燒沸,放入薺菜,再燒沸,加入味精、熟花生油,出鍋即可。此方具有清熱和脾、消腫解毒之功效。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食療偏方不是對所有的胰腺癌患者都能起效。胰腺癌患者在食療的同時,建議使用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鏈接:對付“癌中王”,“納米刀”發威
胰腺癌素有“癌中惡魔”之稱,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病人兇多吉少。如今,外科醫生對陣胰腺癌時,有了一柄新利器——“納米刀”。
“納米刀”是一項革命性的腫瘤治療技術,去年剛剛獲批進入我國,用于“軟組織腫瘤消融”。其基本原理是消融探針釋放微秒級高壓脈沖,擊破腫瘤細胞膜,形成納米級不可逆電穿孔,導致靶細胞即癌細胞凋亡。
納米刀的優勢是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不破壞血管、神經、膽管、骨骼,因此特別適用于伴有血管侵犯而無法達到切緣陰性的胰腺癌。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醫院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