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已成為廣大讀者群體獲取訊息資源最普遍的方式之一,隨著圖書館建設的發展以及營銷理念的強化,公共圖書館越來越成為了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充分發揮當地特色資源作用是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一條行之有效的營銷路徑,本文對富陽區圖書館發揮先賢資源作用,發揮文脈資源作用,發揮陣地資源作用的做法進行了梳理,探究帶動閱讀推廣的原由。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閱讀推廣
圖書館的市場營銷是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當時認為圖書館的情報資源具有經濟價值,應該收費;在我國,由于圖書館的公益性質,這個概念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只到2000年以后,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才對圖書館市場營銷的研究逐漸增多。從本質上,圖書館的市場營銷就是市場營銷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在圖書館運作過程中的結合和應用,并將營銷理論貫穿于圖書館運作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近年來,富陽區圖書館在全力打造書香城市的進程上,不走尋常路,銳意創新,注重整合特色資源,充分發揮資源作用,創新開展閱讀推廣,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
1 發揮先賢資源作用
唐代狀元施肩吾是富陽區洞橋鎮賢德村人,他出身寒門,從小發憤讀書,唐元和二年(807)赴京會試,考中進士,當時作的《太羹不和賦》和《早春茂雪詩》使他在詩風盛行的唐朝初露頭角。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殿試得中狀元,被唐憲宗欽點為江西觀察使。因唐朝政府腐敗,走向沒落,遂萌發退隱之心,辭去官職,在南昌西山修煉20年。其間寫下了《西山群仙會真記》《太白經》等道學著作和《西山集》詩十卷。《西山集》膾炙人口,流傳很廣,使施肩吾成為唐代著名詩人,他的197首詩作被收集在《全唐詩》里。
隱居西山20年后,施肩吾回到家鄉,但是,家鄉天災不斷,加上戰火又起,百姓無以為生。為了躲避戰亂和饑荒,施肩吾率領族人出海赴臺灣澎湖列島定居,養珠捕魚,安家樂業。
富陽與澎湖列島的緣份始于一千多年前,星移斗轉,富陽成為杭州市惟一的“國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圖書館決定充分發揮這一人無我有的特色資源作用。考慮到施肩吾的一生最閃亮的是他的詩作,圖書館內有完整的館藏文獻,富陽的讀者群中有研究施肩吾詩作的學者,而在臺灣澎湖縣,也有長期潛心于施肩吾詩作研究的學者,如果由圖書館搭建平臺,為海峽兩岸的施肩吾研究學者打造一個面對面研討交流的機會,將會為閱讀推廣增添一個砝碼。于是,圖書館征得區委統戰部的同意,開始著手籌備。2015年4月,靜美的洞橋鎮天藍水清,大地一片蒼翠,來自寶島的施肩吾研究學者走進洞橋,尋訪狀元足跡,然后,與富陽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聚一堂,各抒已見,對先賢的生平活動和詩詞的成就進行了學術研討。兩岸學者的真知灼見不時碰撞出火花,使研討會亮點頻閃,對一首《題澎湖嶼》的研討使兩岸學者達到了高度共識,認為施肩吾敏銳地捕捉了澎湖島風光的主要特征,用詩歌對澎湖漁民的生活作了真實寫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施肩吾詩歌研討會譜寫了兩岸同胞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創新了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載體。
2 發揮文脈資源作用
杭州市最年輕的第九區富陽山清水秀,風光綺麗,享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美譽。尤其是橫貫境內的富春江,充滿詩情畫意。富陽文脈深厚,圖書館發揮資源作用,沿江而行,走進鄉鎮(街道),開展“走讀富陽”活動。由本土文史專家、優秀教師、作家協會會員等人員組成講師團,為群眾講述當地的美麗山水、風云人物、書香文脈。
富陽是元代著名山水畫家黃公望晚年隱居地,曠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實景地,在隱居地廟山塢筲箕泉,講師團成員為群眾解讀了黃公望究竟是哪里人,黃公望為什么而坐牢,黃公望的墓在哪里,《富春山居圖》與庚寅年的奇緣,讓乾隆看走眼的《子明卷》是誰畫的等問題,200余位群眾聽得如醉如癡;在晚唐詩人羅隱的故里新登鎮,講師團成員為群眾詳細解讀了羅隱的生平、詩歌和傳說,又現場解答了聽眾的提問;在中國古代造紙文化村華寶齋,講師團成員為群眾解讀了土紙之鄉—富陽最鮮明的傳統特色、三大類紙—影響遍及海外、繼往開來—從傳統跨入現代;國遺保護—傳統竹紙制作工藝等問題。走讀富陽活動共推出38場,3萬余群眾零距離感受了富春文脈的魅力,富陽的讀者群體有了明顯拓展,浙江日報、中華網等多家媒體為富陽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形式而點贊。
3 發揮陣地資源作用
如何更好地開展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活動是公共圖書館工作職責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的放矢、進一步、精準化做好這一工作,富陽圖書館開展了針對未成年人的讀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孩子喜歡有聲讀物,83%的孩子喜歡參加經典誦讀活動。搭準了未成年人的脈搏,圖書館決定打造一個可以悅讀有聲讀物的需求,在館內新設立“少兒電子書閱讀坊”,面積為120平方米,內有12臺電腦、1萬多冊電子書,又自制了鄉土有聲讀物《話說富春好家風》和《話說富春英烈》。這一閱讀服務機制的創新,使富春少年有了心愛的讀書平臺,吸引一撥又一撥未成年人走進閱讀坊。
傳統經典有歷久不衰的生命力,引導未成年人在誦讀經典中獲取終生有益的豐厚滋養,找到精神支撐是核心價值觀教育視野下閱讀推廣的有益活動。第九屆讀書節期間,富陽圖書館邀請臺灣南投縣的30名小學生來到富陽,與富陽小學生一同誦讀國學經典,一同聆聽國學專家講授國學,使兩岸未成年人上了生動而又難忘的一課。
4 結語
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而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創新機制是閱讀推廣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有識之士探索、實踐,以期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富陽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走讀富陽》2014
作者簡介
葉麗萍,女,外借部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