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峰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闡述太極拳運動的特點及功能。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克服困難能力、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適應變化能力、自我約束能力等方面分析習練太極拳后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研究。
關鍵詞:太極拳;中學生;心理健康
1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心靜體松柔和緩慢是太極拳運動重要特點之一。打太極拳要求思想集中,全神貫注于動作,做到“神聚、心靜、意專、體松”。在練拳時要求專心,讓思想意識去引導太極拳動作,不可焦躁而心猿意馬,否則動作方向,姿勢不正確,就很難把太極拳練好。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呼吸是以動作的變化而一氣呵成的,開合、虛實與呼吸要自然結合,合和虛是蓄、吸,開和實是發、呼,一開一合就是一呼一吸。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于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于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
2 習練太極拳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一)學習能力的影響
根據中學生自身的特點而言,學習能力是指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基礎理論的能力。中學生要想發展,要靠學習知識來豐富自己,把學習作為有益的活動,使中學生不僅在學習中得到知識,而且從中也感到學習的樂趣。太極拳動作中的學習包括各種技術動作的學習,技術動作的學習是通過感受器不斷地對大腦皮層進行復合性的強化刺激,產生刺激效應,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更加加深、更加集中的學習。通過對技術動作的學習,使中學生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的基本要領,掌握技術動作的過程,以便更好的發展和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水平。通過對太極拳的學習能夠使中學生的頭腦發達、思維敏捷,并可提神健腦功能,從而更好的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的提高他們在社會中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
(二)克服困難的能力的影響
克服困難的能力是指個體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遭受到困難情境時,正確的認識困難和經受住打擊及壓力,排除內心的恐懼和困擾并排解困難,使自己心理與行為保持正常的能力。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這就要求中學生在訓練中不怕困難,不畏艱辛,在克服很多障礙和排解困難的過程中磨練出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太極拳的招式多種多樣,這就要求中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去嘗試,而以上這些品質對中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合作能力的影響
合作是在某種項目團隊成員對團體目標認識一致的基礎上而建立的。體育鍛煉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合作項目,個人的能力的獲得對團隊的成功有幫助。現代社會也同樣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取得成功和成就,有必要跟其他人進行合作,同時也要獲得別人的幫助,以便于更好地取得成功。當中學生參加太極拳訓練時,像這種集體團隊性的運動,不僅僅能培養一個人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個體的團隊精神。中學生在投身于習練太極拳的同時,還學會了如何恰當的處理個人與集體的各種關系,如何融入到集體之中,與他人溝通合作,并在其中培養和加強自己的合作能力。
(四)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
人際交往是指在社會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溝通的聯系過程。習練太極拳在很多時候能夠提供同學與同學的接觸和交往的機會。可以使他們的壓力和煩惱得到減緩,消除中學生的孤獨感,使中學生逐步的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相關研究顯示,性格取向對社會交往有很多的影響,性格外向的人往往人際交往的需要比內向的更強烈一些。進一步說,性格內向的人應積極的、更多的參加集體性的體育活動,可使性格變得開朗活潑,同時個性也逐步的得到改善。個體是這個社會構成最基本、最基礎的單位,一個人是否有著良好的社會適應事從本質上來說,社會個體對社會環境以及社會其他人的適應、與他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人們溝通和交流能力是社會適應能力最客觀的體現。
(五)適應變化能力的影響
適應是指人對外界環境變化作出與之相符合的一系列的反應和調整,其中包括生理方面與能力方面的反應和調整。中學生應具有良好的適應變化能力,否則中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導致自信心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立足社會。做好適應變化調整,首先要客觀地認識自我,樹立起自信心,其次要建立起一個現實的期望,對自己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爭取成功;再次,要有著積極開放的生活態度。最后,在工作和學習以及與人交往中做好自我調節,平衡心理。經常的參加體育運動能夠提高人體的應變反應能力,從而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更好的生存。因此多參加太極拳運動,使大腦對各種刺激的綜合分析能力增強,反應迅速、視野開闊,判斷的準確性也增強,也可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生活情趣多樣化。經常習練太極拳還能調節中學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和消極的情緒,如消除情緒的沮喪和消沉。
(六)自我約束能力的影響
自我約束就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有原則地對待事物。自我約束是一種美德,有自我約束能力的人可以抵制各種痛苦。習練太極拳使大腦得到充分的活動,使得大腦的供氧和營養能及時的供給,并且可以使肌肉和神經緊張得到一定的緩解,從太極拳的益處來講,它不僅能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也是一種高尚的文化娛樂活動。它既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又能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樂趣和享受,故其具有鍛煉意志,培養自我約束能力之功效。因此,中學生通過參與習練太極拳運動,可以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進而養成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
3 結論與建議
通過習練太極拳后,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克服困難能力、獨立生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有所提高,說明太極拳練習對中學生的適應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鑒于中學生階段的青春期特殊性如身體變化大,精力不集中易走神等。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要盡可能的調動學生學習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授一些簡單易學,形式多樣的動作。
太極拳以及其他各類體育運動雖然能夠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更多的是要靠心理疏導和技能培訓等進行,心理健康的改善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老師們在教授過程中要文武結合,既要增加對學生門的心理疏導培訓,注重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也要加強中學生的身體健康鍛煉,兩者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蕭灼基,和清平.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http://www.people.com.cn/,轉引自文匯報
[2]張兵.淺議體育活動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促進作用.[J].教育研究.2010.10
[3]廖春海.甄達文.試論新課改體育教學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J].世紀橋.2006.10
[4]師學高.論體育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科學教育論壇,2005
[5]湯盛欽:《特殊教育概論—普通班級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李文輝,程傳銀,陶于.國際特奧運動的溯源及新世紀的展望[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