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逸 劉勝 沈輝 夏文 鄒政
摘 要:體育旅游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這一需求,大力開發體育旅游資源已為旅游經濟活動的重要步驟。池州市蘊藏著諸多優質體育旅游資源尚待開發利用,如何合理開發這一資源,為本地旅游經濟服務是本文研究的課題。我們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小組本著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對池州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狀況做了實地調研,對存在的問題做了細致的研究與討論,也為池州旅游經濟在此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池州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池州底蘊深厚,為體育旅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些資源不僅能豐富居民的文化體娛生活,也使得池州市經濟結構更趨于完善。本文通過對池州市開展的體育旅游活動進行多次走訪與調研,分析了當前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現狀,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科學合理的建議,為池州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借鑒。
1 池州市體育旅游資源概況
1.1 池州市體育旅游資源分布概況分析
1.2 池州市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旅游資源
我們根據GB/T-2003<< 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中的標準,旅游資源按等級可以分為8個主類,31個亞類,155個基本類型。按照這個標準,可以將池州市體育旅游資源進行分類統計。
池州市8個主類齊全,亞類擁有24中,占77.42%,含有70個基本類型,占總數45.16%。其中人文類和自然類共有70種,共占45.16%。由此可見,池州市總體旅游資源豐富,人文類比自然類資源更加繁多。
2 池州市體育旅游項目運行現狀及開發特點
2.1 池州市旅游資源等級分析
在安徽省17個市中,池州市旅游資源占有總量的8.65%,在總量上屬于資源豐富地區,尤其九華山風景區作為5A級風景名勝區名聲遠播海內外。但是,池州市旅游景點4A級只有一個,僅占2.38%。3A、2A級分別占10.14%、10.11%,這說明池州市旅游資源雖多,但是等級較低。在開發包裝以及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
2.2 池州市體育旅游運行現狀
在上述的18處旅游景區中,我們實地考察了九華山、大王洞、百丈崖、秋浦河和九華天池景區。發現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一、體育旅游品牌:池州市體育旅游資源雖然很多,但是品味等級需要進一步提高,要樹立品牌意識,否則沒有自我特色體育旅游項目一定缺乏競爭力。
二、體育旅游項目:體育旅游項目開發單一化,缺乏進一步多元化及加強接待能力,以九華天池為例:景區體育旅游項目擁有纜車、漂流、游船、自然觀光。但是承載能力較弱,排隊需要等很久,而且九華天池擁有山、林、水、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可以再開發出攀巖、自助野營等項目,實現具有多種運動體驗的立體式發展,更進一步吸引游客。
三、從業人員:景區從業人員大多是非正式合同工,以當地居民為多,知識水平以及專業技能不高,這樣就不能保證服務的專業性及景區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3 影響池州市體育旅游項目開發的主要因素
3.1 影響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的外部因素
3.1.1 對體育旅游項目開發要有宏觀調控和協調發展的全局意識
池州市每年游客量呈遞增趨勢,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問題逐漸凸顯,在體育旅游項目開發的同時應當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道路引導、指示標示建設,解決道路擁擠,車位不足等問題。開發建設自駕車營地,旅游憩息帶,迎合自駕旅游潮流的需要。這些行為都應當在宏觀指揮下,動員市場因素,做到體育旅游項目與基礎設施相匹配協調。
3.1.2對體育旅游項目的包裝、宣傳與營銷
良好的旅游資源和資源產品,必須被游客接受才能產生經濟價值。讓游客接受首先讓游客知道、了解,從這方面凸顯出體育旅游項目的包裝、宣傳與營銷的重要性。“兩山一湖”、“皖南世界遺產之旅”、就是新形勢下的旅游營銷創新。
3.2 影響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內部因素是根本
3.2.1地方政府引領,組織相關機構科學的開發利用體育旅游資源
地方政府應當起到引領作用,定期組織高校,旅游景區,旅游社團,當地居民展開討論,把各地的旅游資源進行規劃,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旅游項目,當然前提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3.2.2地區間相互交流,取得好的經驗,能促進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
“閉門造車”是不利于做好一件事的。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來加快自己的旅游資源開發,使我們的工作多快好省。在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同時,也解決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做到可持續發展。
4 池州市體育旅游項目發展戰略思考
4.1 加強規劃研究,綜合開發體育旅游項目
開發體育旅游,應積極組織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成立專門的體育旅游開發管理部門,深入池州市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區縣的地方特色,把握區域間的連通性,實現區域之間體育旅游資源的互補供應,客源的溝通交換。
4.2 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優勢
我市和黃山市聯手打造的“兩山一湖”精品山水游、皖江黃金水道之旅、“皖南世界遺產之旅”、九華山朝圣之旅等品牌旅游線路分別突出了兩地的地方特色又將其資源互補結合,增強了皖南旅游在安徽、長三角乃至全國旅游中的影響力。池州市擁有全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華山”,擁有穩定的客源市場,未來將撤青陽縣建立九華山市,再加上池州市山水溶洞人文等各類旅游資源齊全,完全可以打造出以禮佛朝拜為中心特色的涵蓋人文山水的生態旅游。
在開發體育旅游資源的同時,要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作為一種技藝或者習俗不具有實體,相比較而言更容易被破壞和失傳。好比“儺戲”“青陽腔”的流傳瀕臨失傳滅絕,現代很多的年輕人幾乎不知道有這些文化的存在,所以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相關部門一定要堅持保護性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開發。把握好已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優勢,不斷豐富其中的內涵,使之適應現代旅游發展,讓旅游者接受、喜愛,繼續傳承。
4.3 嚴格控制旅游環境和資源承載量,強化生態環境管理
控制旅游環境和資源承載量是實現旅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強化生態環境管理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景區內出現了城鎮化、人工化、商業化。人口的大量涌入、商業活動增多,建筑設施不斷增加,勢必破壞旅游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自然旅游依靠生態環境,如果放任自由毫無節制的破壞性、超前開發都將造成資源的浪費、生態破壞、生物資源消失。管理部門應當堅決杜絕旅游景區的過度商業城鎮化建設。尤其自然保護區內避免任何開發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