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軍
摘 要:設備工程以及建筑環境是比較復雜的學科,在發展現代科技的過程中,應當進行內容以及形式的更新和改變。因此,科技人員應當加以改善,加強對于行業的了解,并充分了解到專業相關的知識結構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等,這樣才能夠使綜合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綜合水平,使工程質量在實施的過程中得到保證。
關鍵詞:建筑工程;生態環境;節能設計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是一個復雜型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不斷改變形式和內容。科技人員應當加以改善,加強對于行業的了解,并充分了解到專業相關的知識結構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等,這樣才能夠使綜合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綜合水平,使工程質量在實施的過程中得到保證。
1 建筑生態環境
建筑生態環境是對建筑有影響的一切外在事物,包括室內外的光源、聲量、熱度、濕度、水源,以及包含的生態理念,即人、建筑、環境的共同發展。建筑是為人們提供基本活動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建筑也能反應出不同階段社會的潮流、人們的審美。建筑有著物質形態的基本特征,從本質上來看,建筑是人工環境一部分,同時也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關系,它是指建筑周圍對建筑的存在和發展有所影響的一切外在事物。建筑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的建筑環境一樣,建筑生態環境也會分為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兩部分。
2 外圍護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外墻保溫隔熱節能設計。深入分析我國建筑物的實際建筑情況,外圍護墻體占據了整個建筑中的絕大部分。因此,建筑節能中最關鍵的問題在于解決外圍護結構中墻體材料上的節能問題。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能源,首先應利用太陽能改善建筑的日照條件,住宅日照間距要達1∶2,同時爭取最好朝向,雙鴨山地區住宅朝向以南偏東15度為好,是日照時間最長的方向,良好的朝向不但能減少住宅的冷風滲透和圍護結構的耗熱量,有明顯的節能效果,還能增加室內的舒適感和改善室內衛生條件。
2、門窗環節的節能設計。合理設計門窗,南北窗應按功能分別選擇大小合適的尺寸,南向窗的面積不宜大于窗墻面積比0.35,北向窗的面積不宜大于窗墻面積比0.25,東西向窗的面積不宜大于窗墻面積比0.30,可將北向窗的玻璃改為三層玻璃,減少其導熱系數,同時塑窗框與墻體連接處的保溫應將外保溫材料延伸到內墻邊,以杜絕熱橋。
3、屋面保溫隔熱節能設計。屋面為建筑物接受外部環境溫度的關鍵位置,其保溫和隔熱的功能在建筑物的節能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屋面保溫隔熱節能設計中,傳統建筑業大多采取正鋪法,即將新型的節能屋面材料鋪設在屋面的兩層建筑材料之間。
3 現有暖通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1、較多供暖入口。在進行供暖入口的設置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供暖的合理與否以及與室外接線的合理與否,眼光不能只放在室內的方便和節約,還要全面考慮,注意到室外管網系統的合理與否。比方說,有些供暖入口的設置并不合理,在七層綜合樓中設置了較多的供暖入口,把室內供暖進行了十個環路的劃分。
2、沒有合理的供暖系統設計。系統設計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第一點,很多供暖系統的引進是通過一條主立,也被稱為主干管,分為幾個環路,在分別的環路上并沒有閥門的設置,這給系統調節增加了不便。第二點,很多管道并沒有進行合理布置,不協調于建筑專業,或者有些窗子上不加任何防護直接設立了管道,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美觀。第三點,有些供暖系統設置不夠全面,缺乏排氣裝置,很容易出現集氣現象,使用受到嚴重影響。第四點,有些供暖系統屬于同程式,環路單程比較長,使得供暖系統的干管坡度難以達到要求。
3、排風系統沒有合理的設置。假如在某工程的地下室的衛生間,也就是暗廁中設置排風系統,風管長度為六十米,斷面卻比較小的話,那么由于沿程和局部阻力損失過大可能產生排風不能有效排入風井及室外的情況發生;如果選用排風方式為屋頂排風的話,在外墻上安裝風機,會導致不協調的情況發生,另外排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4、沒有合理設置空調系統。假如說某工程的計劃中有會議廳或者計算機房等房間的設置,那么其相應的空調系統應當為低速風道,但是如果設計采用的是風機管盤系統的話,很容易導致不合理的情況發生,存在可能出風口風速過高問題,但此時可通過修改送風口尺寸予以解決。
5、衛生間風機盤管系統無新風。衛生間內的通風可加入新風系統,以更換清潔空氣。但若衛生間設置新風系統,則應保證新風量與排風量比例,以確保衛生間微負壓,以免臭氣污染其他房間。
6、設置合理的平衡閥以及口徑。空調冷凍水系統應當只在回水管上進行平衡閥的設置,但是在一些工程中卻在空調冷凍水系統供水管上也設置了平衡閥,且其大小與回水管相同。這就導致了浪費以及維修與調試的麻煩。
4 暖通圖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有缺陷的設計說明內容。在《設計深度規定》之中,已經明確規定了暖通空調設計說明之中應當包含的內容。其中包括室內外不同的設計參數,另外還包括散熱器的型號以及管道材料等多個方面。對于這些,很多設計說明內容都不夠全面,或不同工程套用相同說明及設備材料,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設備及材料。
2、平面圖遺漏很多內容,沒有相應的深度。《設計深度規定》除了說明設計的內容和深度以外,還對暖通空調平面圖設計深度做出了說明及解釋。但是,雖然有這些說明,還有很多工程設計的繪制平面圖并沒有依照規定。其中主要有以下問題存在:比如管道平面圖缺乏立管標注,難以讓看圖者將管道系統圖與平面圖聯系起來,更有甚者,不標注水平管管徑。還有一些,在設計公共建筑的過程中,對于廚房的供暖通風系統并未具體設計,而是留給了制造廚房設備的廠家,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
3、沒有具體的鍋爐房和制冷站設計。在《設計深度規定》之中,還詳盡規定了鍋爐房和制冷站的施工圖。但是,即使這樣,在有的鍋爐房和制冷站設計圖中也僅僅只有平面圖,并沒有其他角度的圖形繪制或者立體圖的繪制,這就導致很多內容沒有交代清楚,與設計深度規定的要求相差很大。
五、問題原因及設計中的克服方法
1、并沒有完全執行現行的設計規范,也沒有充分學習設計規定,這就導致了工程質量的下降。對此,應當加強對于規范以及現行工程和標準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覺性,使執行力大大增加。
2、設計過程中的隨意性比較大,并不夠嚴格,也沒有多方案技術之間的經濟比較。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雖然是建筑的部分功能設計,但也應該像建筑總體設計一樣,多方面比較,從而得到比較合理的設計方案。
3、沒有嚴格審查圖紙的質量,甚至審查只是表面形式,對此應當堅持三種審定形式,包括自審、審核以及審定,這樣才能夠確保設計圖紙的質量,避免差錯的出現。
總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是一個復雜型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不斷改變形式和內容。作為設備工程類科技人員,應不斷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科技最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技術水平,以適應建暖通節能建筑筑技術復合發展的要求,提高空調系統的節能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露.建筑環境心理與人居設計[J].山西建筑,2008,05:82-83.
[2]張吉禮,馬良棟,趙天怡.建筑環境熱舒適性研究進展與趨勢分析[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1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