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根 吳少林 顏流水 陶琨
[摘 要]構建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的實踐培養過程監控體系,強化各實踐過程的實施管理,是保障研究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培養過程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工程設計實踐、專業認知實踐、綜合實驗設計、企業頂崗實習、橫向技術咨詢、縱向科技創新等,闡述其各過程的運行實施。
[關鍵詞]創新實踐平臺;過程監控;體系;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3-0030-03
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作為研究生基礎性實踐、綜合性實踐和創造性實踐三個層次的實踐教育培養平臺,主要涉及實驗教學、科研鍛煉、工程實踐、學位論文等研究生實踐環節培養,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培養質量的提高依賴于過程監控。運用過程監控方法,對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實踐環節培養的各個過程進行識別、評價、控制,分析各個過程之間輸入與輸出的相關性,進行流程再造[1],并按照PDCA戴明模式持續改進過程管理,推進過程監控的針對性和效率,能提高研究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以江西省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簡稱“省級教育創新基地”)和南昌航空大學環境工程領域工程實踐平臺(簡稱“校級工程實踐平臺”)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過程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以期為提高研究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提供策略參考。
一、基礎性實踐過程監控體系與實施
基礎性實踐是研究生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環境工程設計和環保設施調試運行中的重要實踐環節,主要包括環境工程設計實踐和專業認知實踐。
環境工程設計實踐依托校級工程實踐平臺,重點針對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方法、現代廢水處理技術等研究生課程開設。按課程設計性質構建其監控體系,主要包括教學大綱修訂、設計準備、設計指導、設計效果評價、成績評定等。
環境工程設計教學大綱由課程設計組教師負責修訂完善,由碩士點責任教授邀請環保公司從事工程設計的高級工程師進行論證和確認;設計準備由課程組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提出設計題目并提供設計任務書,由于研究生人數不多,要求做到一人一題;研究生確定設計選題后開展設計工作,指導教師通過答疑、質疑、觀察等形式隨堂進行設計指導,并記錄研究生課堂設計進度與過程;研究生按時提交課程設計報告后,由課程組教師根據研究生的自主設計方案、工藝與建筑物優選分析等評價設計效果;成績考核由課程組指導教師根據平時觀察記錄、設計說明書和圖紙質量,結合口試的方法,綜合評定環境工程設計實踐的成績。同時通過院系同行檢查、年度學生評教和督導教學檢查等方式,保證工程設計實踐的質量和效果。
專業認知實踐依托校級工程實踐平臺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回用一體化設備——JDL膜技術污水處理器,針對生活污水處理的設計、調試以及運行等實際操作進行。按生產實習性質構建監控體系,主要包括教學大綱修訂、生活污水水量調配、設施調試運行、操作效果評價、綜合成績評定等。
專業認知實踐教學大綱由研究生實習指導組和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專業規范和設備功能等共同修訂,并由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設備操作指導手冊;專業認知實踐時,由實習指導組教師給出生活污水進水水質參數和出水水質要求,研究生根據教學辦公樓生活污水和食堂生活污水的進水水質調配進入一體化設備——JDL膜技術污水處理器的生活污水量,按照設備操作指導手冊通過設備調試操作使進入水質達到指導組教師給定的水質參數要求,再通過設施運行操作調整控制處理工藝參數,使出水水質達到要求;指導組教師根據研究生調試設備效率、操作規范性和熟練程度、進出水水質控制、生活污水處理效率等方面對研究生操作效果進行評價;研究生根據認知實踐過程撰寫認知實踐報告,最后由指導組教師根據研究生認識實踐報告和操作效果評價進行綜合成績評定。
二、綜合性實踐過程監控體系與實施
綜合性實踐是研究生提升綜合分析能力和職業就職能力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綜合實驗設計和企業頂崗實習。
綜合實驗設計主要是通過校級工程實踐平臺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設計。按實驗課程性質構建其監控體系,主要包括教學大綱修訂、實驗項目論證以及研究生實驗方案自主設計、實施與效果分析、綜合成績評定等。
綜合實驗設計大綱由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課程組教師負責修訂完善,按探索性、開放性要求設置綜合實驗、自主實驗和研究實驗三大類實驗項目;由碩士點責任教授組織相關教師(含外聘企業兼職碩導)進行教學大綱和實驗項目論證,并站在專家的角度進行綜合評判,最終確定教學大綱和實驗項目;研究生開展綜合性實驗前要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課程組教師及實驗室工作人員對研究生實驗方案自主設計進行確認,實驗過程中需記錄實驗原始數據,分析實施效果,課程組教師根據研究生的實驗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并對實驗成績進行評定;由校院兩級教學督導組教師負責對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課程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和實驗報告評價。同時通過同行專家評教、年度學生評教和專項實驗教學檢查等方式來保證綜合實驗設計質量和效果。
企業頂崗實習依托省級教育創新基地的聯合培養單位進行,按頂崗實習屬性構建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實習計劃制定、實習過程考核、實習效果評價等。
頂崗實習計劃由省級教育創新基地的聯合培養單位根據自身企業生產實際結合實習要求進行制定。實習前由企業工作人員進行組織培訓、安全教育和實習動員,提供研究生從事頂崗崗位的職責要求和操作規程;頂崗實習過程考核除了企業按日常工作制度和業績要求考核外,研究生還需每個月撰寫一份頂崗實習月報,對企業頂崗實的情況進行總結,說明實習的主要工作內容、取得的主要實習經驗、遇到的主要專業問題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等。每個月末最后一周的星期天晚上,研究生要把電子版發給雙導師,以作為頂崗實習的考核依據。頂崗實習結束后,研究生要撰寫一份頂崗實習總結報告,首先由企業兼職導師根據研究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工作態度、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協作及敬業精神等表現和取得的主要成績進行實習效果評價,再由校內導師簽署意見,確認頂崗實習完成。
三、創新性實踐過程監控體系與實施
創新性實踐是研究生鍛煉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環節,依托校級工程實踐平臺和省級教育創新基地共同開展,主要包括橫向技術咨詢和縱向科技創新。按科學研究項目性質構建監控體系,主要包括技術咨詢方案和科學研究方案的自主設計、論證實施、效果分析。
橫向技術咨詢主要根據指導教師與企業單位簽訂清潔生產、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能源審計、技術開發等橫向課題,研究生根據自身特長選做橫向項目,組織服務團隊,編寫技術咨詢方案,由導師課題組成員組織實施方案論證,各團隊匯報實施方案,然后由導師組確定最優方案的團隊實施橫向技術咨詢服務。服務結束后提交相關技術咨詢報告,先由導師課題組成員根據考評方案和評分標準對研究生技術咨詢服務團隊進行考核,并對技術咨詢報告進行初審,修改完善后提交企業單位,由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組織專家評審,評價實施效果和技術咨詢服務質量。
縱向科技創新主要依托江西省和學校研究生創新基金等研究生課外創新活動開展。首先,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選題并撰寫創新基金申報書,其中申報書中的研究方案自主設計由研究生根據研究內容和目標,提出實驗方案、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并分析其可行性分;獲批創新基金項目后,研究生根據申報書內容,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研究進度計劃,并由導師組織相關教師進行論證,提出指導性意見或建設性方案,并在導師指導下組織實施;項目實施過程需與導師和項目組的研究生一起進行,討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科學推進研究進程;項目結束后,向主管部門提交結題報告和研究成果支撐材料,必要時進行結題驗收答辯,主管部門根據申報書中的研究目標和預期研究成果進行效果評價。
四、學位論文實踐環節監控體系與實施
研究生在雙導師的指導下,依托校級工程實踐平臺和省級教育創新基地完成學位論文。根據學校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實施細則、碩士學位授予暫行管理辦法、碩士學位論文盲審實施細則等管理制度構建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學位論文的選題論證、開題報告、科學研究、中期檢查、論文撰寫、論文預審、盲審與答辯等。主要控制要素在于根據學校的學位授予管理辦法,認真評審論文選題,對開題流程嚴格把關,落實中期檢查,細致審查論文的原創性、創新性及撰寫格式,落實全盲審制度,控制好答辯程序,做好學位授予資格審查等。[1]
選題論證由雙導師根據自身的縱橫向研究項目或研究生根據企業工程實踐問題自己提出研究項目,依據項目的研究意義、創新性或應用性,結合項目的工作量、研究深度、技術難度以及現有研究條件進行評價,以此確定學位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由研究生根據已確定的學位論文選題,從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研究內容、實施方案、預期目標、關鍵問題與創新點、研究計劃等方面完成,雙導師審閱修改后,再由學科專業組按照學科方向和研究內容組織5名以上的指導教師集中統一進行會議評議,重點審議選題內容、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創新性和可行性,簽署對學位論文開題的總體意見,指出需完善和改進的指導建議,修改完善開題報告通過后再進入課題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由研究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修改后的開題報告實施方案按研究計劃進行研究,指導教師需經常關注研究生的研究進展和研究效果,在進展不順利或研究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需邀請相關導師聯合分析,找出問題原因,提出解決方案,使研究生能再進入下一階段的科學研究。中期檢查由學科專業組按照學科方向和研究內容統一組織,由研究生匯報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學科專業組據此決定是否通過中期檢查,不通過者需過6個月進行第二次復查或經論證改變選題后進行第二次復查,再不通過者直接淘汰。從科學研究到論文撰寫期間,按學科方向每月進行一次研究生與導師例會,主要是研究生匯報論文研究的進展、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研究計劃,師生共同提問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導師們進行評述,并就下一步的研究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指導。[2]論文撰寫由研究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項目研究過程和結果,參照學校碩士學位論文格式規范進行撰寫。論文預審由學科專業組按照學科方向和研究內容組織導師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初稿進行預答辯,按照學校論文答辯要求進行簡要匯報,導師組根據學生的報告,提出具體整改建議和意見,研究生根據意見對論文進行針對性修改完善。學位論文盲審由學校研究生學院按照學校的碩士學位論文盲審實施細則進行,在學位論文送審前需對學位論文進行學術不端檢測,通過者再進行送審。其全部實行雙盲審制度,盲審專家由研究生學院學位辦從學校建立的學科專業專家庫中抽取,盲審專家根據學校制定的評閱指標體系進行評閱,給出明確的評審結論。只要有一位專家認為不通過評審的,學位論文則必須重新盲審或推遲學位論文答辯。論文答辯由學科專業組按照學科方向和研究內容分組進行,專家組組長由外校的專家擔任,同時邀請合作培養單位或企業的高級工程師組成答辯小組,參照學校的碩士學位授予暫行管理辦法中關于學位論文答辯要求進行。學校研究生教學督導組實地檢查答辯申請材料和程序要求的規范性,以確保學位論文答辯的嚴肅性和科學性。
五、結束語
本文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過程監控體系圍繞過程形成性目標和質量終極性目標,從基礎性實踐、綜合性實踐和創造性實踐三個層次,通過工程設計實踐、專業認知實踐、綜合實驗設計、企業頂崗實習、橫向技術咨詢、縱向科技創新等方面構建,同時包括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和開題、中期考核、課題研究、學位論文和畢業答辯)環節的過程監控體系。
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過程監控體系的實施由學校、學院、學科專業組和聯合培養單位共同進行,由雙導師、研究生、碩士點責任教授、研究生學院學位辦具體實施,通過研究生教學督導組監控實施。研究生教學督導組從實驗教學課堂、實踐設計場所、工程設計報告、認知實踐報告、綜合實驗報告、頂崗實習報告、技術咨詢方案、科學研究方案、論文開題報告、學位論文答辯等方面對研究生、任課教師、雙導師、學院(含研究生學院)通過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培養研究生進行督導檢查,評估創新實踐培養質量,從而有效反饋研究生教育創新實踐平臺過程監控體系實施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劉麗娜.從目標管理到過程管理——論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模式的轉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4(2):99-103.
[2] 楊智勇,韓建民,李衛京.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監控機制[J].新課程,2011(8):106-107.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