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監督管理乏力,監督制約不到位,約束機制不完善,所謂法人治理失靈,監事會及內部審計形同虛設,存在事后諸葛現象。農信社管理者要搞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有效控制風險。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審計;問題及解決
現代金融企業管理最重要就是決策、執行和監督有機統一,一些問題的存在與監督制約不到位,與決策、執行形不成合力有很大關系。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向中高速新常態調整,農信社業務一輪高速發展也隨之結束,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和積聚的風險隨之快速顯現,究其原因復雜而多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管理乏力,監督制約不到位,約束機制不完善,所謂法人治理失靈,監事會及內部審計形同虛設,存在事后諸葛現象。痛定思痛,亡羊補牢,本文結合本地區及農信社實際,對監督管理、建立新的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內蒙古農信社內部審計提出看法,供工作中參考。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內審工作的權威性不高,對風險防范的作用難以事前發揮。農村信用社部分領導對內部審計認識不夠,簡單認為內部審計只是監督,而沒有認識到內部審計除監督職能之外,還有參謀、助手的作用。對內審工作的重視往往停在口頭上,存在著“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傾向。內審部門在各級農村信用社中的地位不高,各級農村信用社內審部門無法參與業務及財務部門許多重大決策。
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強,對風險防范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內審部門和內審工作缺乏相對的獨立性,無法對本級各部門的一些重大違規、違紀事項進行客觀有效的監督。從現有農村信用社機構設置看,內部審計只是作為一個普通職能部門存在,內部審計一方面根據國家有關金融方針、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內部經營活動的監督考核工作;另一方面其審計范圍、權限及職能作用的發揮受同級領導制約,即內審必須在服從全局利益的前提下開展工作,特別是內審人員的配置、職務升遷、工作地位及工資待遇等都由本單位領導決定,這就使得內審人員在開展工作時縮手縮腳,對涉及全局甚至領導層的問題不能做出正確的處理,內審工作受到局限,其監督職能得不到有效行使,內審的獨立性得不到有效保證。
3.內審力量不足,人員素質偏低,對風險防范的作用難以得以發揮。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內審隊伍人員少,專業比較單一,大部分學歷低、年齡大,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差,法律知識匱乏。缺乏“業務全能型”人才,同時具有較強業務素質和文字功底的人很少,在收集信息、評價檢查和提出合理化建議等方面不能適應日益復雜的業務發展和審計環境的變化。部分審計人員責任心不強,政治素質不高,對內審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些人員甚至連會計工作都不熟悉,有的對新業務不及時學習,持有“應付”態度,對工作敷衍了事,不能高質量完成內審任務。
4.制度建設上存在不足,對風險防范的保障作用缺乏制度保障。主要體現在:缺乏質量考核;考核內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結果的考核而忽略對內部審計過程的控制;考核主觀性太強,缺乏客觀公證性;考核不與獎懲相結合;審計質量責任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有的制度泛泛而論,責任主體不明確;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還有的有制度沒有認真貫徹執行。其結果是審計人員責任意識不強,缺乏風險意識,導致行為不規范,隨意為之;而一旦出現審計過錯,責任無法落實到人,結果不了了之。
二、解決路徑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農信社管理者要搞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有效控制風險。
1.建立垂直管理的審計體系
內蒙古農村信用社決定構建適應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的稽核監察體系,成立一支隸屬自治區聯社直管的稽核人員隊伍,以此為依托強化行業管理監督職能,防范風險,保障業務健康發展。進一步形成了“垂直管理、分級負責、上掛下查”的稽核管理體系。成立了盟市級稽查辦事處,聘用了辦事處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充分發揮派出機構的作用,發揮其獨立性、權威性。使審計工作內容、隊伍建設更加趨于規范、科學、合理,進一步適應加強監管和內控工作的新要求。逐步建立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核心、以發展為目標的合規型、風險型和戰略型三位一體審計模式。
2.完善內部審計體制機制
各級理(董)事會要負責建立和維護機構自身健全有效的內部審計體系。各級級法人機構要建立理(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人員組成應符合相關規定,明確審計委員會職責和議事規則;認真執行審計委員會季度例會制度,即每季度至少要召開一次審計委員會會議;年度內審計委員會研究事項要涵蓋確定全年審計工作計劃、審計項目開展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審計意見及處理意見,落實整改責任,分析業務風險等內容;審計委員會按季度向理(董)事會報告審計工作情況,并通報高級管理層和監事會,對內部審計的整體質量負責。
審計部門要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并獨立于經營管理工作,明確部門職責和權限,審計部門負責人只能列席不得參與信貸、財務開支等審批的相關會議;審計部門負責人的聘任和解聘由理(董)事會或其專門委員會決定;建立并完善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各崗位人員崗位職責,明確其責任和權限;根據業務發展和工作需要,科學合理確定審計人員業務分工和崗位責任目標。
把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法人機構高管人員的重要依據;強化整改督促檢查,對問題整改不力、屢查屢犯的,嚴格追責問責;健全長效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既要重視問題的解決,也要重視從源頭上治理,加強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
3.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
(1)各級內部審計工作要合理分工
賦予稽查辦事處、旗縣法人機構有針對性自主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自治區聯社安排的項目要少而精,量力而行,多少人就干多少活,抓重點、創精品,抓解決問題的項目,要考慮審計風險的防范。按照客觀、公正原則建立具體可行的首查責任實施細則,并依據細則規定認真執行;各旗縣級法人機構經檢查監督和責任認定,有充分證據表明內部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銀行(農村信用社)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制度勤勉盡職地履行職責,并及時報告審計查出的問題,在審計對象相關問題暴露時,可視情況免除或部分免除內部審計部門和相關審計人員的責任。放在對對法人機構再監督上,放在對自治區聯社管理干部履職盡責、合規合法經營決策上的監督上。督導、督查應成為稽查辦事處對法人機構的日常工作和“序時內部審計”。
(2)加強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內審制度建設
自治區聯社要盡早制定《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辦法》、《內蒙古農村信用社非現場審計操作規程》和《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指南》(系列)、《內蒙古農村信用社督查工作辦法》。自治區聯社對現有的與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制度進行搜集、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內審電子工具書,使內審計人員在開展內審工作時做到有據可依。制定《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項目管理辦法》,促進內部審計項目完整、規范,保證項目質量。
(3)做好上級對下級的業務指導和檢查
對稽查辦事處工作不符要求的進行責任落實認真整改,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不斷內部審計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建立健全審計崗位考評制度,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稽核工作任務、目標完成、工作質量、履職盡責等內容,對審計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客觀評價,但不允許對審計人員下達存貸款營銷任務并進行考核;本著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建立審計工作激勵機制,發揮審計人員主觀能動性。根據審計項目和審計人員考核標準,對每一個審計項目完成質量進行總結和評價,形成“計劃有約束、執行有標準、結果有考核”的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切實提高審計項目質量。
三、結束語
只有以風險為導向,以健全完善審計體系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依托,以防范和化解風險為主線,以隊伍建設為保障,更新理念、提升效能,寓審計監督于服務,加強與人力資源、風險合規、黨委巡視和紀檢監察工作的協調有機結合,圍繞信貸業務、貼現業務、財務核算、電子銀行業務和高管人員履職等主要業務領域,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強化審計結果運用,才能保障農村信用社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切實履行好風險防控第三道防線作用,促進全區農村信用社穩健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王羨東(1973.04- ),男,漢族,內蒙古赤峰市人,遼寧大學MBA碩士研究生畢業,高級經濟師、高級審計師、二級企業法律顧問、高級注冊內部審計師,中共黨員,現任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赤峰稽查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