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除了對會計職業水準的要求不斷拔高并趨于規范化之外,并且為了財會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市場經濟的穩健發展,同時也需要會計人員具備必要的社會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職業道德建設;對策研究;會計人員
一、引言
會計是一個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職位,同時也是保證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就需要會計在工作中除了遵守相關的法規外,同時也必須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但仍然有部分會計在披露財會信息時弄虛作假,導致財會信息失真,最后釀成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鑒于此,本文立足于會計人員社會職業道德水準現狀,并探討提高會計社會職業道德的相關策略。
二、會計人員之職業道德水準現狀研究
1.缺乏事實求是的職業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在經濟活動的的地位日益凸顯,真實的財務信息是預測經濟趨勢的重要參考數據。客觀反映經濟事實的財務信息無論對國家而言還是對于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只有掌握了真是的財務信息,才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也能幫助企業掌握經濟走向做好決策。但是根據研究發現,現目前我國會計人員弄虛作假的操作十分普遍,虛假財報嚴重影響了經濟數據的真實性,這不利于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通過隱瞞收入抑或推遲收入申報時間已換貨利用手機收入的時間差的獲利,和修改利潤計算方法減少稅款的行為都是缺乏會計職業道德的舉措,應該得到矯治。
2.法律意識淡薄
為了配合會計人員培養需求,我國頒布了《會計法》以此指導會計人員的培養方針。事實上我國現目前,雖然全面實施了會計入職需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措施,但是其門檻相對而言仍然較低,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考核的項目也僅僅是基礎的會計知識,而缺乏法律意識的培養與建設,正是因為這樣不規范的教育,致使我國會計人員道德水平常年來無法提高。部分“元老級”會計人員雖然有較高的資歷和豐富的業務經驗,事實上他們獲取會計從業資格的門檻,較之現在則更加寬松要求十分低,自然的這部分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就更加淡薄。
3.得過且過,缺乏專研精神
現代社會總是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市場經濟形勢也是瞬息萬變,會計工作也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因此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也應該不斷的得到提升以此契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就現目前會計行業形勢來看,雖然對用人機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卻仍然沒有突破“終身制”的人力資源陷阱,因此一般情況下會計人員是可以捧著鐵飯碗過日子的。因此這就使得許多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沒有與時俱進,在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套路辦事缺乏專研精神,所以在工作中也往往拖拖踏踏,在自身修養上也沒有過多注重,隨波逐流,因此嚴重淡化了職業道德的約束力。加之會計隊伍的“老齡化”現象也十分嚴重,老員工安于現狀的思想致使安于現狀,不思提高業務能力,在工作上也不思進取,這樣的現狀嚴重影響了會計行業的穩定發展。
4.自律性不高
根據有關報告顯示,我國的經濟犯罪案件中譬如偷稅漏稅等,大多數都與會計人員有著莫大的關系。因為會計人員是掌控公司財務信息重要職務,經濟犯罪的實施自然也需要會計人員的配合。造成如此現狀的主要原因即是會計人員的自律不強,面對上級領導的威逼利誘往往不能堅持立場,做到誠信為本。當然這主要是由于會計人員處于公司一個特殊的職位,是操控財務信息的主要人員,某些企業管理人想通過非法手段減少納稅,就需要會計人員的協助。部分會計人員在起初還能夠恪盡職守遵守法律約束,但是隨著上級鄰導的不斷施壓,就漸漸隨波逐流,監守自盜。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不能單方面歸咎于企業管理者的貪婪,這與會計人員的自律性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會計人員能夠堅守立場,積極與領導溝通勸阻領導,或許犯罪行為也未必會實施也未可知,但是面對這樣的考驗,大多數會計人員都選擇了同流合污,這就說明了會計人員的道德水準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
三、影響會計職業道德因素
一般的會計在入職伊始基本上都能秉持一定的辦事原則的,但是為什么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計人員的工作原則卻喪失了呢?筆者通過學習與研究,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影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關鍵因素。
1.利益驅動
自古以來利益都是拷問良知的利器,許多人面對利益誘惑時都不免被其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利益誘惑仍然是大家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是會計人員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質,就必須要具備抵御誘惑的能力。加之會計人員工作的重要性,他們是掌握財務信息的關鍵,因此許多時候都會面臨巨大的利誘。加之,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人們對物質的需求也似乎日益增長,許多會計人員為了滿足私欲都會趨利而為。這樣的窘境一方面是由于社會風氣所致,但是從本質上講這也是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堪憂的情況的外顯。
2.忙于應酬缺乏對會計法規的學習
就現目前會計人員工作的現狀分析而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質,在工作之余的應酬也較多。并且還有部分會計人員,總是覺得自己平日的工作比較繁雜,因此疲勞感較強。加之會計工作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其業務變化也不大,諸多原因綜合起來,就導致會計人員在在工作之余沒有及時的充電,也就沒充分的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仍然按照陳舊的思路,沒有積極的探索新的工作策略,也沒有及時提升自我。這樣的現狀就導致大量會計人員首先沒有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這樣就缺少了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久而久之連同原本不是很強的職業道德也逐漸被蠶食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計人員也就喪失應有的職業道德意識。
3.財務水平較低,缺乏敬業精神
根據有關報道顯示,我國100萬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中,大部分都屬于初級職稱,而具有高級職稱的只占不到20%的比例。相對而言,我國會計人員的平均水平的確處于比較尷尬的形勢。而職業水準低就難免會造成業務上的挫折,部分職業水平較低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都會遇到諸多問題,久而久之就逐漸喪失了對職業的熱忱。在工作中僅僅是應付了事,缺乏一定的敬業精神,同時也不能有效的解決工作的問題,不能抵抗工作壓力。最終導致職業道德被蠶食,在單位隨大流,沒有獨立思想。
4.上級的壓力
會計是企業管理財務信息的重要職位,那么會計的工作性質終究是服務于企業與單位的。換言之,會計人員在企業中必然也是被管理的對象。因此從本質上講,會計人員仍然屬于被管理者行列,這就意味著會計人員在工作也必須服從領導安排。因此在工作中倘若企業的領導思想不正,行為不端,就會逼迫會計人員做扭曲客觀事實的非法操作,面對這樣的壓力會計人員的確很難拒絕并加以制止。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是取決于其管理的職業道德修養的。
四、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前提條件
1.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正所謂上層建筑決定主流意識形態,換言之社會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個人的道德水平和有關的職業道德水準,會計人員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職業道德水準自然也會受到社會道德水準的影響。因此為了全面提高會計職業道德,首先就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會計人員才能夠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所謂見賢思齊,如果整體道德水準都較低的情況下,在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窘境下,想要會計人員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也實在有點理想化,因此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全面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首先就應該營造起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建立完備的道德教育體系
從本質上講職業道德水平的整體提升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矯治錯行為就需要較長的時間,隨之還要構建起新的職業道德意識,最終才能夠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體系。因此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會計人員持之以恒突破自我才可以達成良好效果。因此為了培養起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首先就要建立其一個完備的道德教育體系,并且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逐漸滲透職業道德思想。
3.加強行業監管
雖然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增速,但是不可否認我國現目前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職業素質建設機制也剛剛起步,至今還不夠健全。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不能僅僅依靠其自發性,適當的監督也十分必要。因此財務部門應該對加強財務審計監督力度,對各個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要實時監控,不定期抽查,以此敦促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在工作中恪守“誠實為本”的職業操作,在財務管理中做到實事求是,絕不弄虛作假。對于違法會計職業準則的人員,財務部門要嚴厲懲治,依法追究其責任決不能姑息養奸。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法律的公信力及科學性,立法部門應該結合社會實際不斷完善《會計法》中的法律法規,在執法過程中也要保證公平公正做到執法必嚴。對于違法的會計人員,執法部門要追究到底,不能因為有關人員遁逃而降低執法標準,也不能因為上級行政干涉而放棄對單位負責人、會計主管的追責。對于情節嚴重的必須交由司法機關處理,使其充分認識到違反法律的嚴重性。
五、培育和完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對策
1.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誠信觀念
職業道德是約束會計行為關鍵因素,也是會計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之一。為了引導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恪盡職守,做到“以誠信為榮”,就需要全面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因此各個單位應該加大誠信教育力度,積極宣傳“誠信為本”的工作思想,促進會計人員樹立起“誠信”觀念。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著要認清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切入點,積極落實誠信教育,將誠信教育,并積極鼓勵在職員工踴躍參加有關的教育活動,幫助在職人員認清自身職責,在日常工作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絕不僭越法律法規,并實事求是放映企業財務情況。
2.強化教育培訓
正所謂,人非生而知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教育,為了保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持續提高,在引進會計人才時,企業及單位首先應該對其職業道德水準進行一定的考量,考核達標才能入職。此外,由于會計工作性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受到的壓力較大、誘惑較多,為了促使會計人員銘記初心恪守原則,企業及單位也應該時常組織會計人員進行一定的培訓教育,保持及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3.踐行職責,發揮效用
為了確保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效性,那么就需要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踐行職業道德準則,不能讓職業道德建設流于形式,在工作中會計仍然我行我素。因此在工作中,上級領導要積極敦促會計人員遵守會計相關的職業準則,以“誠實守信”作為工作的準繩,在工作中絕對不能弄虛作假。此外在工作之余,也應該積極組織會計員工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學習,促使會計人員積極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并在工作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六、結言
綜上所述,隨著我經濟的迅猛發展,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計行業也出現了貪污受賄、弄虛作假的現象,導致如此現象的根本在于,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缺失,為了確保會計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Ⅱ.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22):46-.50.
[2]徐國慶.項目課程的基本理論[U].職教論壇,2006(8):3.
[3]石偉平,徐國慶.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U].職教論壇,2001,1O.1.
作者簡介:薛琴(1994.10- ),女,漢族,重慶涪陵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