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海青?糜豐
小小超市的生意并不簡單,它們比拼的不僅是價格,更是價格背后的各種博弈。
決戰之前,李闊海已經看透了羅駿豪這樣的對手:他們只懂打廣告和拼價格,對于零售業真正的“王道”一竅不通。
李闊海曾是省城一家電器賣場的銷售員,三年前,他揣著五十多萬元積蓄,帶著妻兒,來到這個偏遠的小縣城開了一家超市。短短時間里,李闊海依靠幾場經典“戰役”,攻城略地,橫掃對手,成為了縣城里的“超市之王”。
鋒芒初露
天海超市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李闊海的想法很簡單,薄利多銷,帶動人氣。為此,他對店內所有商品定價“一刀切”,統一降價5%銷售。
小縣城的人普遍有貪便宜的心理,哪怕是一桶只賣四塊錢的方便面,如果你賣三塊八毛,他們也愿意多拐一條馬路去你的店。
不過,縣城里的同行不以為然:“天海超市利潤這么低,半年就要關門”。果然,三個月后,李闊海對門店的賬目進行了一次盤點,每月的純利潤只有區區三千元。
人氣還行,但不賺錢。李闊海分析賬目發現,統一降價后,雖然吸引了客流,但許多微利商品卻虧本,因此拉低了超市的整體利潤率。
李闊海仿照“平價藥店”的操作模式,把諸如康師傅、加多寶、玉蘭油等知名品牌進行微利甚至平價銷售,營造天海超市的平價形象。同時,他引入一些名氣不大,但利潤空間可觀的產品。由此一來,天海超市靠低價大品牌吸引客流的同時,卻順帶把那些利潤高的商品賣了出去。
甚至,李闊海還找到酒水副食的上游供貨商,低價收購臨過期商品進行七、八折銷售,不僅豐富了超市的品類,也幫上游供貨商解決了尾貨。省城一名酒水批發大戶向李拍著胸脯保證,“以后只要有緊俏貨,我第一個想到你”。
價格下去了,品類卻增多了。天海超市的營業額與利潤大幅上漲,每天流水都在10萬元以上,月利潤達到60萬元。嘗到甜頭的李闊海,一口氣又開了三家連鎖店,生意同樣火爆。
天海超市的“意外”崛起,讓雄踞本地多年的駿豪超市老板羅駿豪感到了威脅。
羅駿豪在縣城苦心經營十多年,擁有12家門店,不僅做零售,還是當地冷飲和乳品批發的老大。眼見李闊海這個外地人異軍突起,羅駿豪決定給他點顏色瞧瞧。
羅駿豪派店員假扮顧客混進天海超市,搶購特價商品,一買就是十幾件,然后拿回自家店里銷售。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買斷天海超市的特價商品,讓顧客感覺不到天海超市的便宜實惠。
李闊海本來應該先將這些“好事者”清理出超市。但他卻不動聲色,在超市門口打出了一塊很醒目的招牌廣告:“歡迎本縣同行來我店采購商品”。
縣城本來就不大,有此招牌提示,傳開的說法就是:“四海超市就是便宜,其他超市都要到這里進貨……”
李闊海的將計就計給了羅駿豪一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甚至,李闊海居然來了一次“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話說,駿豪超市舉辦周年慶,各種優惠讓人眼花繚亂。李闊海發動員工及所有親戚朋友去駿豪新店購買散裝食品,一個蘋果,二兩花生,西瓜切成一半買。他們結完賬放下東西后又重新殺回超市購買,排隊的人烏泱泱的一片。
不到一個小時,駿豪超市的零錢就被擠兌光了,很多顧客排隊時間過長,怨聲載道,干脆棄買,造成大量損耗。
暗戰升級為正面沖突,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短兵相接
此時正值夏天,戰端一開,首當其沖的便是飲料。羅駿豪首先發難,憑借渠道優勢,大范圍降價。李闊海隨后跟進,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數個回合,其中,一款運動型飲料從3.5元的單價一路拼到了2.9元,甚至低于進價。
兩個月下來,李闊海有些吃不消了,畢竟羅駿豪門店多,備貨多,進價低,他始終虧得比羅要多。
價格戰打不下去,李闊海想到了省城那位酒水批發大戶,向他討教對策。大戶支招,“可以在營銷方面做做文章,比如貨品陳列”。
半個月后,天海超市各個門店同時出現了“神奇”的一幕,一艘長約五米的“豪華游輪”徑直停放在超市大門外,引發路人圍觀。事實上,這不過是由幾百瓶百事可樂組成的創意堆頭,但對于小城消費者來說,顯然很“洋盤”。本來一些顧客去超市是為了買點味精鹽巴,但被“豪華游輪”吸引,一看價格也不貴,就多買了兩瓶可樂。
這招果然見效,李闊海決定加大投入,專門請來廣告公司設計造型,然后安排員工堆放。走進超市,洗面奶堆成的“機器貓”、麻將席拼接的“鎧甲勇士”等花里胡哨的商品堆頭讓顧客仿佛走進了游樂園。他們一邊購物,一邊拿出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
不久,“天海超市的老板去美國留過學,會搞行為藝術”的說法不脛而走,不僅越來越多的顧客走進天海超市看稀奇,甚至連一些鄉鎮的便利店老板也慕名前來“考察”一番。
“簡直就是旁門左道”,沉浸在價格戰中不能自拔的羅駿豪氣不打一處來,但看著自家超市里擺放整齊卻毫無新意的商品陳列,他也只能承認“技不如人”。
羅駿豪決定效仿,不僅玩上了花樣陳列,還對陳列商品實施買一送一。李闊海又出一招,他在超市門口搭起小舞臺,一到周末便邀請縣文化館演員助陣演出,大搞“購物狂歡”。羅駿豪針鋒相對,請來一干廣場舞大媽在超市門口大跳“小蘋果”。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李闊海上省城力邀名滿江湖的“一刀準”趙屠戶坐鎮天海超市,玩起了“一刀稱重”的場景營銷。加之趙屠戶供應的土豬肉肉緊味香,許多顧客慕名而來,每天早上都把天海超市圍得過水泄不通。
把價格戰變成了營銷戰,李闊海顯然技高一籌。自此之后,羅駿豪再也沒有輕舉妄動,而天海超市卻步步為營,在兩年之內門店數量已經達到十家,劍鋒直逼駿豪超市的龍頭地位。
一戰定乾坤
轉眼又是一年,李闊海決定:天海超市業務全線調整,集中力量開拓冷飲、乳品的批發業務。
李闊海的舉動,等于是向羅駿豪發出了決戰信號。為此,羅駿豪大擺宴席,邀請一干自己的老主顧聚會,好生招待一番,希望他們鼎力支持。
殊不知,李闊海憋了一個大招。
進入9月份后,冷飲相應進入淡季,批發商會將后幾個月的貨一次性備齊。羅駿豪像往年一樣,明確了各零售商的進貨量和品種后開始備貨,從廠家入貨后,他便向零售商發貨。
但萬萬沒想到,大量零售商拒絕羅駿豪供貨,說是今年的貨已經進滿。羅駿豪頓時崩潰:“這可是200多萬元的貨啊,你們不要了我怎么辦?”
后來一打聽,原來是李闊海搞的鬼。
天海超市早在8月初就將庫存商品統一調配到各門店,開展“夏季酬賓”活動,所有冷飲酒水和乳品進行捆綁銷售,一律九五折。
經過6、7月份的熱銷,天海超市將庫存商品大多消化,財務賬面顯示現金保有量已有800多萬元。于是,李闊海以貨到款清的方式,從供貨廠家手中大批量購進暢銷產品,但廠家必須比原出廠價優惠8個點以上。
以往這些產品大都是代銷,結算賬期兩個月,如今現款付清何樂而不為,因此廠家同意按天海超市的要求供貨。
而另一邊,李闊海已經私下與大部分零售商簽訂了書面訂貨協議:如果零售商一次性以現金方式將9到12月的貨進齊,可以享受到原批發價的九二折優惠。而且,各零售商進的這批貨,可以免費寄存在天海超市的冷庫內,隨用隨取。
不是得了羅駿豪好處的小老板們忘恩負義,而是能享受如此低的進價,實在不得已與李闊海合作。
于是,短短三周的時間,700多萬元的貨已有500多萬元回到李闊海的賬上,剩下的貨,各連鎖門店在2個月內即可消化完畢。
也就是說,當羅駿豪還停留在“請客吃飯”這樣傳統的客情思維上時,李闊海卻制定了步步緊逼的圍剿戰:首先不計成本地以低價策略切入批發業務,爭奪客戶資源,虧損部分由天海超市的零售利潤彌補。然后在秋季備貨時先下手為強,讓羅駿豪的貨成為“死貨”,徹底奪取所有客戶。
這無疑釜底抽薪。羅駿豪四處奔波為那批價值200多萬元的貨找銷路,四處碰壁之后,他感到了一種窮途末路的凄涼。
元旦前夕,突然有一陌生人找到羅駿豪,愿意收購這批貨,讓他頓感“柳暗花明”,經過討價還價,最后以進貨價的70%成交。交貨那天,陌生人帶著十幾臺貨車來拉貨時,羅駿豪才發現,有幾臺貨車上噴有“天海”字樣。
李闊海將這批貨直接配送到了自己的各連鎖門店,并在正常進貨價的基礎上加了10點利,當作特價商品出售,甚至比零售店還低3個點。
零售商們隱約感覺到:好日子到頭了!
果然,元旦節,李闊海要求批發業務,一律取消優惠,統一在進價基礎上加8個點批發,并要求以現款方式交易。同時要求天海超市所有門店將價格敏感型商品的價格下調3個點。
如此一來,天海超市的價格始終比零售店鋪低了一大截。
這才是李闊海的必殺技:控制零售店的進貨渠道,左右他們的零售價格,然后再降低天海超市的零售價,造成價差,背后抄底。
經此一役,雌雄已辨。李闊海成為了本縣冷飲、乳品批發市場的老大,而羅駿豪則一蹶不振,半年之內關了3家門市,風光不再。
此時,李闊海又開始了新一輪連鎖品牌擴張,以“免加盟費”“加盟店享受批發價9.3折優惠”等條件吸引零售商加入,而唯一的條件是,加盟店的所有商品,必須由天海超市統一配貨。
雖然失去了進貨自主權,但如此優惠的加盟條件,比自己單打獨斗強多了,規模較大的零售店主紛紛站到了天海超市旗下。
自此,天海超市發展了15家加盟店,連鎖店鋪數量一躍達到25家,覆蓋各個鄉鎮,成為全縣最大的連鎖便利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