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下鄉去采風。
他來到一處大山,因走得累了,想停下來歇息。正好不遠處有一茅屋,便走過去討口水喝。在喝了水、歇息一陣之后,馮夢龍便同茅屋的主人聊了起來。他問:“你身處大山,怎么生活呢?”那人說:“我還能干什么,靠山吃山唄?!痹瓉恚侨耸且粋€樵夫,每天靠從山上打柴挑到集市上賣,以此換來一些微薄的收入生活。隨后,馮夢龍遇到了一戶富人家。他覺得奇怪,這么偏遠的山區,居然還有這么富有的人,于是便問那人:“你身處大山,怎么生活呢?”那人說:“靠山吃山唄?!痹瓉砟侨嗽谏絽^開了家客棧,專門接待那些來此采風的文人墨客,結果賺了大錢。
還有一次,馮夢龍到江邊采風。
他隨意上了一條小木船,并問木船的主人:“你住在水邊,怎么生活呢?”那個人說:“靠水吃水啊?!痹瓉恚侨耸莻€打魚的,每天劃著一條小木船,打撈一些小魚小蝦,拿到集市上賣,勉強度日。不久,馮夢龍上了一條大船,又問大船的主人是怎么生活的。大船的主人也說是“靠水吃水”,原來,那人是專門做貨運生易的,靠這里豐富的水運資源發了大財。
回到家里,馮夢龍寫了一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剛剛寫完,又覺得不妥。為什么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人生活得好,有的人卻生活得不好呢?于是,他又寫了一句:“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币驗樗X得,雖然表面上看,大家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其實是依靠著自己的智慧、努力和本事在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