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健全保障機制 全面根治欠薪
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經過集中整治和源頭治理,我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保持了總體穩定,但由于社會轉型、經濟形勢和建筑市場體制機制等原因,農民工工資拖欠長期性、復雜性、反復性的態勢和特征沒有改變,每年兩節期間集中凸顯。同時,四川作為農民工和勞務輸出大省,面臨省內省外雙重壓力,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保護勞動所得,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要求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結合我省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推行部門、企業、地方責任制的有效實踐,對今后一個時期的全面治理欠薪工作作出了進一步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首先,實施意見貫穿了全面治理的基本原則。全面治理就是要繼續推行部門、企業、地方責任制體系,實現從地方到部門到企業三者間的責任傳遞和同步聯動,聚焦源頭,標本兼治,推動工作綱舉目張、問題迎刃而解。要繼續堅持建設施工項目主管部門負責牽頭處理或協調涉及掛靠承包、違法發包分包、層層轉包等源頭性案件,通過問題導向和責任倒逼,增強主管部門完善分包機制、落實總包責任的內生動力。要繼續堅持在工程建設領域實行總承包企業受委托直接代發勞務分包企業農民工工資辦法,切實形成有力有序有效的源頭治理。要落實地方責任制,繼續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問題解決在當地,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納入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實行定期督查、嚴格問責等工作制度。
其次,實施意見突出了重點治理。明確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易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的行業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人社部門綜合牽頭、其他主管部門分別牽頭的源頭性問題處理責任制、企業工資支付責任制、地方政府屬地監管責任制,健全源頭預防、動態監管、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保障體系,完善市場主體自律、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協同監督、司法聯動懲處的工作體系。
第三,實施意見堅持本質問題導向。以工程建設領域本質問題為導向,堅持部門監管體制創新和市場決定機制創新,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制的“保底”作用。通過明確部門、企業、地方責任,抓綱治本,綱目并舉,推動形成既切合實際又能引領農民工群體轉型和建筑產業發展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新秩序。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實現基本無拖欠。
辛辛苦苦干活,卻不能拿到應有的所得,這是農民工心頭的痛,也是黨和政府的痛。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切實維護勞動報酬權益,堅決打好治欠保支攻堅戰。要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主體責任,依法督促企業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按月足額支付工資;要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措施,推行工資保證金、專用賬戶管理、銀行代發等制度;要全面排查化解欠薪風險隱患,加大對欠薪違法行為的處置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要開展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解決好“去產能”過程中的欠薪問題,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完善工作體制,落實相關責任,強化督查問責,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