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脫貧攻堅的“四到位、五落實、六精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黨中央、國務院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決策部署。雅安市蘆山縣人社局按照省廳、市局和縣委政府要求,堅持“重建、扶貧雙攻堅”,夯實“四到位、五落實、六精準”,扎實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
認識到位。局黨委對精準扶貧工作高度重視,深刻認識到扶貧、脫貧對重建的促進作用,深刻體會到脫貧貴在一個“精”字,重在一個“實”字,多次研究,誠邀相關部門參與,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形成工作合力。
責任到位。成立了人社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保障,靠實工作責任,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考核機制、督查機制,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任務到位。因地制宜制定了《扶貧工作方案》《社會保障扶貧專項方案》和《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2016年工作計劃》,以“技能培訓一批、轉移就業一批、自主創業一批、兜底安置一批”為工作總綱領,明確工作任務、建立工作臺賬、落實工作職責,扎實推進精準扶貧。
宣傳到位。采取懸掛橫幅標語、樹立宣傳牌、印紙質宣傳單、電視媒體播放、人員入戶講解等傳統媒介和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扶貧攻堅就業幫扶政策宣傳。進村入戶發放1萬多份就業幫扶政策資料,讓扶貧對象知曉政策。
建檔落實。在鄉鎮、扶貧移民局數據的基礎上,結合省、市要求,組織工作小組入戶調查,詳細了解貧困家庭基本情況和勞動就業、培訓等情況;建立臺賬,做到戶有表、村有簿、鄉有冊、縣有檔。
措施落實。量身定制幫扶方案,推進精準脫貧。一是將有創業能力的貧困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范圍,開展創業培訓,鼓勵自主創業;二是為有愿意轉移就業的量身定制職業培訓計劃,開展技能提升培訓;三是對勞動能力相對較弱的就業困難貧困人員,通過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四是對享受創業補貼政策的人員及時兌現補貼(如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促進早日脫貧;五是將符合社會保障政策條件的貧困家庭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六是抓好貧困人員的醫療保險工作,防止因病致貧。
監督落實。多方了解就業幫扶政策和幫扶措施的落地情況,建立幫扶計劃落實進展情況“月月看”制度,強力督促政策、措施的落實,確保工作不走過場、不落形式。
資金落實。在有限的就業專項資金中,優先保障貧困人口技能培訓補貼、就業困難貧困人員公益性崗位安置崗位社保補貼和開展就業幫扶工作所需經費等。目前已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約23萬元。
崗位落實。新開發50個公益性崗位,用于安置貧困家庭中的就業困難人員,現已上崗23人;與縣內企業溝通協調,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已有10多人在縣內企業就業。
情況精準。通過三次數據核對,掌握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人口數據信息,在全市率先完成”精準扶貧數據庫”的建立,實現動態監測管理、工作機制有效銜接,切實掌握每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情況,對符合社會保障政策條件的貧困家庭,及時納入保障范圍。
識別精準。精準識別勞動力就業潛能,將勞動力分為四類,即年紀輕勞動能力強為第一類,年紀偏大勞動能力強為第二類,勞動能力有限為第三類,有勞動能力但家庭負擔重為第四類。根據分類,結合市場需求,因人而異開展就業幫扶工作。
措施精準。找出“窮根”,挖出“病灶”,對癥下藥擬定就業幫扶措施,以自主創業、轉移就業、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為主要就業方向制定個人脫貧規劃,做到措施精準,行之有效。
分工精準。就業局主抓,社保、醫保、居保、勞監配合,按職能精準分工、協同共進,合力為貧困勞動者提供就業、社保、勞動維權等服務。
管理精準。適時更新“精準扶貧數據庫”信息,根據信息變動情況和幫扶成效隨時調整幫扶措施。從數據庫建立至今,已對400多條信息數據進行了更新、修改、完善,并建立紙質幫扶臺賬。
考核精準。采取“實地檢查、電話抽查、鄰里佐證”的方式,精準考核辦法,杜絕工作流于形式。6月底,對開展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鄉鎮進行了檢查,一旦發現有代培訓的情況發生,就立即與鄉鎮進行溝通,要求鄉鎮部門和培訓機構嚴格培訓管理,確保培訓實效。
蘆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楊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