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區:集聚產業推動返鄉創業
“自從選擇返鄉創業,不僅獲得了創業補貼,還參加了多次培訓。目前園區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畝,還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卑椭惺邪椭輩^一位返鄉創業帶頭人高興地說。
近年來,巴州區人社局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和優勢產業的吸引作用,引導、支持在外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回鄉創業,促進人才回歸、資金回流、企業回遷,推進全區各類經濟實體應時而生,回鄉創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回引創業既是經濟工作,又是民生事業,必須各部門整體聯動,上下一盤棋。
區委統籌部署。專題召開了全區返鄉創業工作推進會議,對全區2016年返鄉創業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政府專班抓。區政府建立了《巴州區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長任總召集人,分管副區長任召集人,抽調專人專抓日常事務工作。同時,全區各鄉鎮(街道)也同步成立了返創辦,明確分管領導,層層壓實責任。
嚴格目標考核問效。區政府與鄉鎮(街道辦事處)負責人簽訂了《巴中市巴州區回引創業重點工作目標責任書》,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創辦經濟實體三項指標進行量化考核,對連續三次通報回引項目為“零”的單位予以嚴肅問責。
為加大回引創業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拓寬返鄉創業空間,巴州區整合中央、省、市已出臺的各項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出臺了一系列地方優惠政策。
放寬準入條件。放寬注冊登記條件,全面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集群注冊;放寬經營范圍,凡國家法律未明令禁止的行業領域,返鄉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均可自主選擇。
設立專項發展基金。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30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基金2000萬元、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1500萬元、農業擔保基金600萬元、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基金700萬元,鼓勵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
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區財政按規定貼息。一季度,為20名返鄉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貼息貸款180萬元。
靈活土地政策。在工業園區建廠創業,符合單獨供地政策的,可享受土地出讓彈性年期制或土地年租制等靈活供地方式;對入駐創業園區創辦或孵化創業項目的,給予三年場地租金補貼;舉辦創業孵化園,經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園的,給予舉辦業主20萬元的園區建設補貼;成立農民合作社或興辦鄉鎮企業需要用地的,幫助企業按規定辦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手續。
兌現各類補貼。落實企業吸納困難人員就業補貼、企業穩崗補貼、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激發回鄉創業熱情。
抓回引創業,載體是基礎,產業是核心。今年以來,巴州區堅持回引創業與主導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
抓好四大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盤興電商物流園、巴州工業園、光輝小微企業園、清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積極做好融資擔保、人力資源、企業孵化等創業服務。
大力發展巴藥產業。出臺了《加快巴藥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全區2016年發展種植道地藥材10萬畝,114個貧困村,每村集中發展中藥材不得少于500畝。大量農民工圍繞巴藥種植、加工、營銷回鄉組建專業合作社,找到了創業門路。一季度,全區返鄉農民工圍繞巴藥產業創辦經濟實體53家,現代農業、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創業200余人。
為了讓返鄉農民工知曉并享受到創業政策,巴州區人社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媒體,創新宣傳方式,送政策、送服務。
印發《巴中市巴州區支持返鄉創業政策匯編》10000冊,制作《返鄉創業正當時》和《返鄉企業家先進典型事跡》電視專題宣傳片,營造了回鄉創業、在家興業、團聚樂業的濃厚氛圍。同時,啟動“親情回引”計劃,構建“一對一”對接機制,巧用“鄉情牌”“親情牌”“友情牌”抓回引創業。
巴中市巴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