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縣職業高級中學
——創新引領譜寫民族地區現代化教育新篇章
德昌縣職業高級中學位于涼山州德昌縣東城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安寧河畔。學校創建于1985年,是一所政府主辦縣教科局主管的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經過31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融高技能人才培訓鑒定、職高學歷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和短期職業培訓為一體的跨行業、多功能、綜合性職業學校。
校園是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與成長發展。為了給學生更加提供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德昌職中進行了校園基礎設施改建和擴建,教學大樓、實訓大樓、圖書樓、辦公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先后拔地而起。現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實訓基地1個(電子電工),有數控、烹飪、汽修、計算機、藝術等專業實訓室72間,計算機800余臺,學生實訓設備總價值5千余萬元。另外還建有標準塑膠運動場,校園網絡覆蓋全校,圖書室藏書10余萬冊。
目前,學校占地128畝,建筑面積50000平米,有在校學生3500余人。開設有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信息技術應用、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學前教育、汽車運用與維修等6大類專業,年培訓輸出技能型人才3000人以上。在開展中職學歷教育的同時,每年還開展1000人次的專業技能短期培訓。上提出了要求,也在“軟件”上做了規定。
學校現有教師203人,其中專業課教師91人,專業理論課教師44人,全部為本科學歷;中高級職稱教師22人,實訓指導教師47人,均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有焊工、電工、烹飪、汽車維修工、計算機等考評員資質教師20人,高級考評員2人,鑒定質量督導員2人。學校長期堅持“內培外訓”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和專業技能水平。近年來,包括楊鼎華等多名學校教師多次在省內外專業技能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德昌職中以“修身勵志、篤學力行”為校訓,要求學校師生重于行、踐于行、立于行,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實現知行統一。不僅在“硬件”
為促進民族地區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學校面向企業、涼山駐訓部隊及社會務工人員開展了職業培訓。主要培訓工種有電焊工、維修電工、機修鉗工、數控車工、計算機操作員、中式烹調師,并組織開展了初、中、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技能鑒定。
學校連續9年承擔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軍地兩用人才培訓,連續5年承擔涼山州高級維修電工、電焊工勞務品牌培訓,連續4年承擔涼山州技師(高級技師)考核鑒定,連續3年承擔涼山州農牧民增收創業帶頭人技能培訓,每年還完成3000人次的學歷教育和社會務工人員初、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
2012年至2015年,學校組織開展各類社會人員技能考核培訓總計4000人次,其中3900人次考核合格獲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范圍覆蓋涼山州各縣市。學校先后被批準為“州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什么樣的學生能受到企業青睞?什么樣的技能會得到社會認可?什么樣的競爭力能讓學校脫穎而出?答案是培養一批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涼山州德昌縣職業高級中學正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技能大賽是展示學生能力和學校風采的舞臺。為此,學校積極組織選拔優秀學生、老師、務工人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并先后在比賽中取得了可喜成績。2015年,學校教師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共取得全國一等獎2個、三等獎1個,全省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優秀組織獎1個;學生參加全省技能大賽取得一等獎2個、三等獎7個。通過技能競賽全面檢驗了學校師生的技能水平,展現了涼山州少數民族地區的辦學水平和涼山職教人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與精湛的職業技能。
如今,學校環境優美、設備設施齊全、教育教學質量高、管理科學規范,是攀西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窗口學校。因工作突出,學校先后榮獲“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先進單位”“四川省勞務開發先進單位”“四川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殊榮。
學校負責人表示:“今后,德昌職中全體教職工還將繼續以求新的思想、創新的行動,劈波斬浪、揚帆前行,努力把學校建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優質職業高中,通過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培養出更多技術精湛,具有世界眼光、中國情懷的職業新人。”
德昌縣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