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婷 徐成端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問題的調研與思考
羅婷婷徐成端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是倒逼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強力抓手,對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成都市郫縣人社局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現狀的調研分析,并結合到法院的走訪情況,就進一步降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發生率和敗訴率談幾點對策思考。
(一)依法行政意識不強
一是部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觀念和意識不強,某些行政決定未經反復考量和實地調查取證,隨意性大,加上程序上的不合法、文書用詞上的不嚴謹,都成為當事方在復議訴訟中攻擊被訴行政部門的有利武器。二是部分工作人員辦理業務時,行為和態度簡單粗暴,極容易造成與當事人的矛盾糾紛,進而引起不必要的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二)執法辦案流程不規范
引起復議和訴訟的案件主要集中在行政確認、審批、撥付等具體行政行為上,而同類復議、訴訟案件的發案原因也基本類似,特別是工傷認定這一類行政確認案件。一是在核查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時缺乏主動調查,對于證據材料間的真實性和關聯性缺乏論證。二是被訴行政案卷裝訂歸檔不規范,致使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對被訴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程序是否合法產生疑問。
(三)行政相對人借維權來達到自身目的
一是當事人辦理相關業務時被拒或辦理結果未達到其預期,企圖通過復議、訴訟給予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以壓力,以達到其最終目的;二是部分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盲目以復議、訴訟的形式來“維權”;三是當事人為爭奪更大的利益或時間,會通過對行政機關復議、訴訟達到自己的目的。
2011年以來,郫縣人社局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量激增,2014年達到歷史最高峰。其中,90%的案件都是由于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決定而引發的,其余案件主要涉及職工醫療保險待遇和非行政許可等方面問題。
為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相關工作,郫縣人社局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強化組織建設
聘請法律顧問作為被訴行政復議、訴訟的代理人,行政訴訟案件一律由領導依法出庭參加應訴;加強事前監管,所有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須經政策法規科和法律顧問進行政策把關,預防發生一些不必要的復議和訴訟;創新工作機制,先后與郫縣人民法院、郫縣公安局建立行政司法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在引導工傷認定、監督勞動用工行為、解決勞動爭議、化解撥付糾紛、依法行政審批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創新工作方法
建立完善集體會商制,將調解機制引入行政訴訟案件,既降低了雙方糾紛成本,又有效解決了行政訴訟爭議。行政訴訟案件發生后,首先由政策法規科召集涉及科室(單位)對案情進行分析,找準案件切入點,制定應對方案,先行開展行政調解,而非直接請律師打官司。引入調解機制后,2015年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從2014年的8個案件降低到了0個,而被行政訴訟案件從2014年的8個降低到2個,其中成功調解并撤銷行政訴訟1件。
(三)優化辦事流程
制定出臺《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服務(辦理)事項標準》,對12個科室(單位)辦理的82個行政事項名稱、辦理依據、申辦所需材料、行使主體、辦理時限進行逐一梳理,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被訴行政案件的發生。
(一)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從源頭上化解矛盾
一是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程序。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機制作為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二是完善法律顧問制度。重大決策、重大合同要征求法律顧問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三是加強行政調解、和解在化解行政爭議中的運用,特別是在工傷認定糾紛案件中。四是規范行政案卷的歸檔裝訂。嚴格按照案卷檔案裝訂的要求來制作檔案,積極開展行政案卷交叉評查工作,盡量避免辦案文書和辦案程序不合法的情況發生。
(二)完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進一步完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行政機關負責人要帶頭學習《行政訴訟法》,提高其運用法律手段和法治思維來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升整體執法水平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專業法律知識的培訓,以提高應對各類案件的能力;二是不斷規范執法行為端正執法態度,樹立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擔當意識;三是進一步探索聯合監管執法工作,有效整合執法監管力量,將監管執法與服務企業結合起來,從源頭上進行預防。
(作者單位:成都市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