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央視《數說命運共同體》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賀紀樂
電視數據新聞宏大主題和細膩手法的有機結合
——以央視《數說命運共同體》為例
□賀紀樂
電視數據新聞以其可視化、精確性、趣味性等特點迅速成為電視新聞家族中的后起之秀。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視數據新聞日益體現出更加獨特的深度思維、人文關懷、有機關聯、精準測量的新趨勢。本文以央視大型數據新聞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為例,從其節目制作形式和內容出發探析電視數據新聞如何將宏大主題和細膩手法緊密結合在一起。
數據新聞;大數據;人文關懷
數據新聞依托海量數據,通過數字技術的挖掘整理,進行豐富生動的可視化、交互性制作,來展示事件背后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時空交錯的多維關系。依托新的數字技術,數據新聞產品不斷呈現出其獨有的新聞生產視角和敘事手法,進而豐富了新聞報道方式,在碎片化的網絡信息時代帶來整合而簡約的信息傳播方式。央視大型數據新聞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于2015年10月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多個欄目中推出。節目以生動的情景穿越、精準的數據展示、典型的載體代表、宏大的制作主題,迅速博得學界、業界和觀眾群體的廣泛關注,不斷刷新公眾對電視數據新聞的認知。
“數據新聞”(datajournalism)也被稱為“數據驅動新聞”(data-drivenjournalism)。英國《衛報》是較早的數據新聞開啟者,于2009年在其官方網站上推出了數據博客(Guardian Datablo),引發了國際新聞界的關注,對諸多新聞媒體產生了較大影響。現如今,BBC、《紐約時報》、彭博新聞社、《華爾街日報》等國際知名媒體都先后開設了自己的數據新聞欄目。
數據新聞是數字技術不斷更新換代、數據存儲和應用理念日益成熟的產物,也是新聞界為適應當下計算機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而不斷探索實踐的創新成果,代表了未來新聞報道的發展趨勢,是帶有人類社會新聞事業里程碑意義的新聞實踐。隨著社交媒體、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海量信息的產生、存儲、傳輸、計算等程序只需極其短暫的時間和較低的運作成本,這些都為數據新聞生產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融趣味性、直觀性、精準性為一體的獲知信息的方式,讓新聞報道更加具象化和個性化。但由于數據的繁雜海量、事件相關性強弱多寡的差異、數據處理技術的差異,數據新聞并未形成諸如傳統新聞報道的模式化框架,無論是在傳統大眾媒體、網絡媒體還是在自媒體平臺中,都具有不同的組織結構和敘事手法,因此每一則數據新聞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報道特點。
然而,并不能簡單地認為數據新聞就純粹是在與數字打交道,或以奪人眼球的信息關系圖表和動畫取勝。它與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一樣仍然是在講述人與物、物與物、人與社會等社會生態系統內的各種動態關系的故事,只是采用了數據新聞這樣一種外在的方式,可以更簡單且清晰地讓受眾明了社會生態系統中某種復雜的情境。
一共七集的電視新聞特別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是以數據貫穿始終的電視數據新聞專題片,但就其新聞視角、制作方法、報道框架來說,又并不是完全以數據自居,生動的情景交互、獨到的數據解讀、細膩的人文情懷、宏大的國際視角使其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數據新聞風格。
1.生動而順暢的情景穿越。《數說命運共同體》的最大亮點莫過于片中主持人歐陽夏丹奇妙而逼真的情景穿越,“一鏡到底”讓每一集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串聯得平穩流暢,奇妙而逼真。“一鏡到底”的使用,可以讓觀眾在一個長鏡頭里體驗不同城市、不同國家間場景的流暢轉換,它是電影、紀錄片中的常用的長鏡頭拍攝手法。與其他多鏡頭的蒙太奇剪輯手法不同,“一鏡到底”以攝像機不間斷對不同場景進行完整記錄,對人物、場景調度和銜接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很少應用。在《遠方的包裹》一集中,歐陽夏丹在杭州保稅物流中心拆開從泰國曼谷物流過來的乳膠枕頭,在介紹乳膠枕頭的時候從物流中心的倉庫毫無征兆地走進了泰國的乳膠枕工廠車間,在介紹到乳膠枕耗費的橡膠量時,她又穿越到泰國尖竹汶的一片橡膠林里。在介紹今夕海上絲綢之路海運對比時,歐陽夏丹從一艘仿古的商船甲板上走進船艙,繼而從另一側艙門走出去,走出船艙后則來到了忙碌的青島港。如此順暢的跨區域的場景轉換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感知到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愈加現代化和緊密化的經濟貿易往來,從今夕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演變中感慨“一帶一路”這一宏偉戰略對沿線各國產生了巨大的現實意義。
2.龐大而精確的數據呈現。“一帶一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地理跨度大,沿線各國間的溝通交流涉及經貿、文化、交通、旅游等方方面面,且往來方式各有不同,加之,“一帶一路”是2013年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早提出的戰略構想,相關方面的數據庫建設仍在不斷加強和完善中,這些都為數據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創作團隊跨行業、跨領域地整合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資委、統計局、海關總署、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數據庫、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能源署等機構的海量數據,并與業內專家、學者和一流的數據處理公司合作,對1億GB的海量數據進行挖掘、比對和整理,揭示出了“一帶一路”沿線眾多不為人知的事實和邏輯,為這一偉大思想體系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注腳。①數據新聞的海量數據只是基礎性的,能否做到精準的相關性比較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港口網的五位數據分析員用21天的時間對120行的全球航運數據進行篩選提取,發現在過去一年里途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船數量增加了14.6%,而2014年全球航運總量僅增加3.8%,如此精確的數據對比,更能凸顯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運往來愈加頻繁,命運共同體的趨勢更加明顯。
3.細膩的社會關照和人文關懷。《數說命運共同體》共七集,分別以貿易、基礎設施、文化、能源、農產品、人員交流、產能合作七個方面為主題,運用生動的數據充分說明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多領域交流合作的成就,進而找到沿線各國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彼此需要的真實邏輯。節目所選取的經濟行業、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動態等方面都是當下發展最迅速、對國家經濟發展結構最能起調整改善作用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以更合理更長遠的產業布局、經濟結構、社會和諧、文化交流串聯起“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發展對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帶動作用。新聞中選取40多億普通百姓的生活細節來呈現,比如中國5000年前的發明與印度最新服裝時尚的聯系,中國的一個面包和哈薩克斯坦的一張馕的關聯、東莞舉家搬遷的生產線與孟加拉吉大港工人的平均工資的關系等。②從一個人的生產生活延伸到沿線幾十個國家間的密切往來,由點到線到面的邏輯視角講述“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異域他鄉普通個人的生存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由此體現了細膩的人文關懷,改變了以往央視《新聞聯播》中嚴肅、正式的新聞報道方式,這種更人性化的表達方式顯得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央視除了制作如此宏大主題的數據新聞外,也生產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專題性電視數據新聞。比如甲午馬年春節前夕,央視大數據電視新聞報道“數據說春運”系列打頭陣,首先亮相《晚間新聞》欄目,引發了強烈的社會關注。隨后,央視又在春節、“兩會”、清明假期等重大新聞時間節點上推出了“數據說春節”“兩會大數據”“大數據看出行”“據說清明”“清明時節人們去哪”等系列報道,積極探索電視媒體大數據新聞的創新模式,開創了國內電視媒體大數據新聞之先河。③
央視《數說命運共同體》節目是在大數據浪潮沖擊下以國家發展戰略的宏大背景制作推出的電視數據新聞的經典之作,其制作理念和技術、敘事手法和角度、邏輯關系呈現都為以后電視數據新聞的發展提供了參考藍本。同時也可預見,在大數據戰略的指引下,新一代媒體人將對數據新聞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總結,以創新的意識和變革的勇氣開發大數據價值,不斷豐富電視新聞報道方式,推動大數據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和普及,實現數字信息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融合與發展。
注釋:
①丁雅妮.用新聞穿越“一帶一路”——解密央視新聞頻道特別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J].新聞與寫作,2015(11):75-77.
②《數說命運共同體》構建一帶一路新知體系.東莞光明網. http://news.sun0769.com/national/zh/201510/t20151004_58 75610.shtml#p=4.
③徐琦,宋祺靈.國內電視媒體新聞大數據新聞的實踐探析——以央視新聞為例[J].新聞界,2014(14):47-50.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