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淺談播音員與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和修養
□王瑩
播音員、主持人素質修養的高低影響著節目的質量,影響著其所在媒體的社會形象。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在工作中注重素質和修養的提升,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個人文化修養,提高播音業務水平,懷揣著對播音的熱愛,將播音主持工作做好,為節目塑造良好的形象,積累良好的口碑。
播音員;主持人;素質;修養;政治覺悟;文化修養;業務水平
當談到播音員與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與修養時,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播音員、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代表,體現著電視臺、電臺的形象,甚至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形象。播音員、主持人素質修養的高低影響著節目的質量,影響著其所在媒體的社會形象。
擔任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條件為形象好、聲音好,也就是聲形俱佳,但是,更為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是需要具備較好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現實工作實踐中,很多事例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案例1:某市某電視臺播音員李某,在一次接聽聽眾來電時竟使用了不禮貌的用語,令眾市民對該節目產生了反感。這一事件給該臺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案例2:某廣播站播音員在一次播音中竟延誤兩個小時之久,原因是睡過了時間。
案例3:某電視臺一主持人竟在大量飲酒后主持節目,結果語無倫次鬧出了很多笑話,后果可想而知……
上述種種事例都表明作為一名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良好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是必須要具備的。具體來說,播音員與主持人又應該具備哪些較高的素質與修養呢?怎樣才能提高播音員、主持人的素質以及如何才能加強自身的修養呢?
播音創作是一項特殊性的勞動,它要求作為創造主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傳播能力,這種能力的具備,需要靠播音員先天的素質和較高的領悟能力,更多的也需要播音員后天培養自己的修養和綜合素質。根據播音創作活動的規律和創作的特點,播音員素質的提高和修養的加強可以從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生活實踐等方面進行。
播音員、主持人每天都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擔當著黨和政府的喉舌。播音創作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新聞實踐活動,要求播音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政治覺悟和新聞敏感度。這些素質的具備無一不在影響著整個播音創作活動的發生,決定著整個播音過程中傳播方式和方法的運用,是播音創作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
要提高播音創作的水平,首先要加強基本的政治素養。作為一名播音員、主持人,在加強政治思想覺悟的同時,在播音創作中,還要通過分寸感來把握傳播方向,這樣才能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由于播音涉及面較廣,政策性非常強,所以播音員更應該加強對時事政治和政策的了解和學習,加大對當前政治導向和時事政治的掌握,如果不能傳播好黨的有關方針政策或是當前百姓比較關注的民生問題,就不能把握好播報的準確方向。如果不能及時掌握時事,那么播音員對新聞事件的處理態度也是欠妥的。由于事件的多樣性、報道的連續性,我們在傳播過程中對事件的報道情況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例如,有一天,一位同事準備播出新聞,她拿到了一篇稿子,題目是《老人愛鳥》,稿件表揚陜西省某市一位副市長親自登門拜訪一位七旬老人犧牲自己利益去保護國家珍稀鳥類的事跡。這位老人家園里有一顆大樹,他原本打算用這顆樹本做壽棺,可是看到這樹是鳥群的棲息處,就一直沒鋸。后來市長知道這件事情后,表揚這位為國家野生動物做出貢獻的老人,并當場決定,由市里出錢給他買本料備壽棺。這位播音員看到稿子后馬上提出,這篇稿件只注意了宣傳國家保護野生動的有關規定,但卻違反了國家關于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從而把住了新聞播報的最后一關。由此可見,政治覺悟的高低和政策方向的全面把握,是播音員政治修養必不可少的內容。
作為新聞傳播者,提高政治覺悟水平,必須要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這是培養黨和人民可以信賴的合格的廣播電視播音工作者的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擴大知識水平,提高文化素養,既是客觀形勢的要求,也是播音員、主持人改進素質現狀的需要。
從客觀上講,如今的社會,是信息傳遞的社會;如今的時代,是知識發酵的時代。廣播電視,是知識的匯集處、社會的聯結點、信息的集散地,要求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寬闊的知識面。播音員、主持人是廣播電視各個節目傳播的搬運工,他們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語言天分,才能在播送各種稿件時,對稿件進行深入的理解和二次創作。播音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項繁瑣的工程,播音創作的時間很緊張,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播音創作。作為創作主體的播音員,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能更好地完成播音作品的創作,才能把高質量的作品呈現在觀眾面前。
從播音隊伍和播音創作的實際來看,很多臺站的播音員文化水平不高。在播音主持過程中,由于文化水平不夠或者知識面不廣而造成的錯誤到處可見。比如,由于對數學知識掌握不夠,把“勾三、股四、弦五”播成“勾三股、四弦五”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里說的問題是播錯字句,現實工作中也有雖然字句未讀錯,但感情表達不到位的情況。
增強文化素養,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至關重要。活到老,學到老,堅持不懈地學習,并學以致用,要把學習精神貫穿于播音工作的始終。要組織系統的培訓,學習各種文化知識;要在工作中向稿件學習,通過對稿件的了解掌握信息,學習積累知識。由于播音創作的特殊性,還要強調學習的深度,對于直接作用于播音創作的新聞、語言、藝術等,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專業修養是播音員修養中最重要的一環。播音員的專業修養是指從事播音創作所必須遵循的創作規律性的知識本領和專業技能的積累和掌握。從播音創作的規律和特點看,播音員的專業修養至少應該包括:理解感受力的后天培養、語言表達力的日常鍛煉、生活實踐的日積月累和姊妹藝術的廣泛借鑒。
(一)理解感受力的后天培養
藝術家們在培養自己良好的藝術修養時,必須要巧妙地運用傳播的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培養能力,也同樣要具備理解能力,這樣才能把好文章傳播給身邊的人。由于播音創作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播音員理解感受力的培養就需要后天努力。播音員在播音時,閱讀文章的字里行間,只有把其中的文段吃透讀懂,才能通過自己的感受理解還原文字所反映的客觀現實,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述好文章所表達的意義與情感。這就需要播音員平時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分析力,同時注重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以培養出較高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二)語言表達能力的日常鍛煉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中包括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尤其是處理發音時組織表達能力對語言的臨場發揮能力和語言表現力的培養與日常鍛煉。一個個寫在紙上的字是平面的,但通過語言表達的技巧則變得生動活潑。
(三)生活實踐的日積月累
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實踐生活,是播音員與主持人開拓眼界、取得成功的必然要素。這些成功的要素被越來越多的播音工作者所認同和理解。
播音作品的內容來自于現實生活,反映生活之廣之深,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比擬的。要理解其作品的內容,創作者必須要深入生活。播音創作要有感受,真實的感受和情感也只能在生活實踐中獲得。調動情感要靠想象和聯想,而想象和聯想又必須以豐富的生活為必然條件。
播音工作的日常積累,來源于日常的基本功和素養的培養,這兩點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進行播音創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深入作品其中,認真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多角度挖掘作品的內涵意義,這樣才能使播音效果更好。同時,還要注意把生活實踐同業務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使生活實踐與業務實踐相互促進,共同為播音創作提供支撐。
(四)姊妹藝術的廣泛借鑒
由于各門藝術之間有許多地方相互聯系,因此播音藝術借鑒其他姊妹藝術顯得非常有必要。播音屬于一門語言藝術,在語言闡述上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實踐體系。對播音理論和經驗的學習,有助于播音發聲的運用和有聲語言處理技巧的把握。當然,播音員和主持人只能學習和借鑒,不能照搬照抄。
播音主持工作是廣電媒體實踐活動中頗為重要的一環。播音員、主持人的素質和修養關乎欄目的生存與發展,也關乎媒體的形象和聲譽。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在工作中注重素質和修養的提升,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個人文化修養,提高播音業務水平,懷揣著對播音的熱愛,將播音主持工作做好,為節目塑造良好的形象,積累良好的口碑。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右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