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府●
江西省興國平川中學(342400)
?
追溯高中數學美的源泉助力高中數學教學
胡芳府●
江西省興國平川中學(342400)
本文就追溯高中數學美的源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認識數學美,發現數學美,創造數學美加以論述.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數學美;認識;發現;創造
哲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對于數學這一學科也是如此,數學源于生活,是想象與理性思維的結合,是針對社會的需求而發展的,因此數學存在有數學美,如對稱性、統一性、奇異性、簡單性、抽象性等.高中數學相較于小學初中有著更深的層次,因此也體現著數學深層次的美感.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引領學生認識、發現、欣賞并創造數學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美學價值,讓學生從對稱性、統一性、奇異性、簡單性、抽象性等方面了解數學美,認識數學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具體知識的起源、實際運用方面以及后續的發展,通過縱觀全局,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統一性和縝密性,通過思想性、情感性的引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美并不斷向美的方面發展.通過認識數學美,讓學生欣賞數學美,領略到數學的巨大魅力,在欣賞美的同時領略到奇妙的大自然以及學到更多的人生哲學,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互動,讓學生從理解周期函數到認識正弦、余弦以及正切函數,對學生講解這些函數的用處,例如在信號傳播時會用到大量的周期函數.通過對這些函數圖象的親身繪畫,讓學生從正余弦函數中體驗到諸如河水的流動等感受,在對稱性中體會大自然的和諧與奇妙.在對這些函數進行簡單的平移、旋轉之后又會得到另一種美妙的圖案,通過這些演示,拓寬學生的思路,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在三角函數的講解中,教師還可以配合美妙的音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更好的情感體驗,充分感悟到其中的美感.
在認識數學美之后,教師應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發現數學美,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對于數學中理論的枯燥性與抽象性,有些教師在講授時過于死板,循規守矩,結果導致學生不愛聽,慢慢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感覺數學越來越難、越來越學不會.與其這樣惡性循環,不如教師摒棄過去陳舊的思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學生喜愛的新形式如新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語言循循善誘,把數學的美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依賴于教師,進入教師創設的語言情境中,更好地體會數學美.學生課后通過活學活用,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利用到數學知識的例子,以此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函數》時,通過學習函數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等來學習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以及之后會學到的冪函數、對數函數等,來學習函數的圖象表示法、基本性質如單調性、對稱性、極值、最值等,讓學生運用數形結合、化歸等思想,充分領悟、學習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如二次函數圖象拋物線具有對稱性,讓學生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拋物線如拱形橋、足球射門時的弧線、噴泉的路線等等,此時學生還可以進一步思考諸如“為什么拱形橋要用完全對稱的拋物線”的問題,理論聯系實際,體現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PPT課件來展示我國古代建筑中有關對稱性體現的例子,如天安門城樓、故宮等,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平衡與和諧之美,體會前人的思想智慧.
讓學生認識、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學習領悟了數學中的簡單美、對稱美、統一美等之后,要讓學生繼續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美,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美.通過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動手畫一些小圖案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體會到數學美,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并通過不斷地探索創造,樹立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例如在學習《解析幾何》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教學過程:首先,教師講述《浪漫的心形曲線》的故事,通過講述笛卡爾給克里斯汀寫的情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運用PPT課件來緩緩講述這封享譽世界的另類情書中的方程式,放映一些心形圖片來繼續吸引學生的關注,然后讓學生動手畫圖形,甚至創造一個三維立體的心形圖案,緊接著教師引出解析幾何來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利用當下流行的數學情書來表達數學的奇妙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此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美的感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本身具有強大的抽象性、邏輯性與思維性,這在高中的數學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因此,教師應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向學生傳遞數學美,引導學生發現、感悟并創造數學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向學生在思想性、情感性方面傳遞數學美來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G632
B
1008-0333(2016)24-0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