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工工傷經鑒定無傷殘等級,其工傷保險待遇應當如何處置?
案情簡介某公司職工余某,2014年5月7日在上班中遭遇火災燒傷,7月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9月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零級。同年12月,余某勞動合同期滿離開公司,因用人單位不愿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余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享受其工傷保險待遇。
認定結論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認為,余某工傷保險待遇應執行《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等規定,裁決對余某提出的相關待遇訴求不予支持。
案例評析《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相關待遇主要包括:治療工傷的醫療待遇、因救治而停工的停工留薪待遇、經鑒定具有殘疾等級的傷殘待遇、與單位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傷殘補助待遇、工傷死亡的撫恤待遇等等。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及職工依法參加了工傷保險社會統籌的,職工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從余某主張的相關工傷保險待遇可以看出,余某對《工傷保險條例》理解不夠準確。余某鑒定未達到傷殘等級,按條例規定可以享受治療工傷的醫療待遇、因救治而停工的停工留薪待遇和今后舊傷復發的治療待遇,但不能享受傷殘等級待遇和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兩項補助待遇。因此,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審裁決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