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臟亂與潔凈、混亂與虔誠、落后與先進、傳統與現代,這一切神奇地在印度各安其位。
印度的水質是困擾國人前往的最大難題,有關在印度喝水而拉肚子、甚而住院的傳說在我關注印度之前好幾年就不絕于耳。春節前朋友聚會時,聽說我要去印度,有朋友就告訴我,他在多次因公出差印度時,住在五星級賓館,都因為喝了賓館提供的瓶裝水而拉肚子。
對此,我一直不以為然。記得幾年前去東非時,我們一行人一直都喝賓館免費贈送的瓶裝水,最后得知那居然是漱口水。但結果我們也都沒事!當我把這個插曲告訴印度之行的旅伴時,大家哈哈大笑,都說我們的腸胃都久經各種毒素考驗,啥都不怕了……
盡管如此,我們去印度還是非常小心,帶了可以煮開水的熱水壺,還帶了過濾壺準備把當地的自來水、甚至是瓶裝水都過濾后再燒開。只是后來發現這實在太費時間,只要把當地的水燒開后喝,基本沒事。
有許多朋友還提醒我,別亂吃東西。有去過的朋友說他們一路上都不敢去酒店以外的餐廳吃東西。我們一路上基本按照攻略介紹和LP上推崇的米其林4星及貓頭鷹4星以上的餐廳一家家找了吃過來,最高級的是超五星的烏麥巴哈旺王宮酒店餐廳,而最糟糕的是路邊小吃攤,我們都品嘗了,結果證明還是沒什么事。
印度的環境,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三個字:臟、亂、差。據說新德里PM2.5的污染全世界第一,我們到達的第一天就領教了。我們飛機落地是當地時間清晨2點多,從候機樓里看出去,一片霧霾,十幾米外就啥都看不出了。后來發現,德里老城、瓦拉納西、阿格拉、齋普爾、賈沙莫爾、焦得普爾、烏代普爾……所有旅游城市的中心街道,都相差無幾:所有的小汽車、摩托車、突突車(載客的三輪車)、行人、神牛、流浪狗……都在馬路上擠成一團,神牛和流浪狗甚至自顧自地伸展四肢橫躺在擁擠的馬路上。所有的車輛都開足馬力對著擁擠的人群橫沖直撞,不停地按著高分貝的喇叭,對著不是縫隙的縫隙直沖過去……在上海擁擠的路上能熟練駕駛的我們,坐在突突車上,也不禁時時要閉上眼睛,驚呼快撞上了!
令人驚嘆的是,在這擁擠、嘈雜的路上,很少見到大大小小交通事故……我只能說,印度城市里的突突車、摩托車和小汽車,剎車真的是很好的。當然,偶爾輕輕地碰到或突兀地有一輛車在你身邊緊貼著你剎停,也沒有人相互爭執、吵罵,大家會心地讓一步,又開始對著擁擠的人群、車群奮勇往前……
灰塵飛揚、霧霾蔽日、牛糞遍地、污水橫流……這是印度城市所有的公共場所的慣常景象,無論是街道、小巷、馬路、公路、河邊、廣場……都是如此。相比之下,我倒是覺得遠離城市的農村和小城鎮還相對干凈一點。不習慣的我們,只要坐上突突車,就只能戴上口罩,不然會塵蒙滿面;更可怕的是像瓦拉納西這樣的特殊城市,終日在恒河邊焚燒著火葬的尸體,有機脂肪在燃燒中散發出來的特殊惡臭,彌漫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一進這個城市我就窒息了。
在整個印度之行中,還有一點令我十分驚奇,除開臟亂的廣場、道路等公共場所,無論是公家的機構還是私人的宅院,只要一進入圍墻或大門,里面就會是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干凈所在。為什么會這樣?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沒能從印度的歷史文化背景中找到合理的解答。
正因為如此,在我們所到的每一個地方、所進入的每一個景點,都展現出一種高雅的潔凈和美麗,哪怕是幾世紀前已經荒廢的古堡,外部的壯觀和內部的精美,都讓人醉心于久遠歷史曾有過的輝煌和奢華。
盡管有種種讓人詬病的問題,但我們一路走來,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所到之處,沒有見到一處冠冕堂皇的政府辦公大樓,沒有見到一處壟斷性的國有企業或金融機構建筑。唯一看到的最漂亮的公共建筑就是學校和醫院……
(作者為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者,FT中文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