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明江·達吾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岳普湖縣人民醫院兒科,新疆 岳普湖 844400)
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臨床指標觀察
伊明江·達吾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岳普湖縣人民醫院兒科,新疆 岳普湖 844400)
目的:探討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并觀察患兒臨床指標變化情況. 方法:選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岳普湖縣人民醫院2014-08/2015-08收治的9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n=45)與對照組(n=45),觀察組患兒給予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茵梔黃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及臨床指標變化情況. 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2%,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FFA(游離脂肪酸)、CRP(血清C反應蛋白)、AKP(堿性磷酸酶)、TBIL(總膽紅素)以及γ-GT(γ-谷丙氨酰基轉移酶)等臨床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采用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患兒,療效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藍光照射;白蛋白;新生兒黃疸;療效
醫學上將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定義為出生28天以內新生兒的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的血中膽紅素水平增高,以新生兒的皮膚、黏膜以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疾病[1]. 本研究給予觀察組患兒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岳普湖縣人民醫院2014-08/2015-08收治的9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n=45)與對照組(n=45). 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關于新生兒黃疸的診斷標準[2],患兒及家屬均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患兒采用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 首先給予患兒藍光照射治療,采用間斷照射的方式,8~10 h/次,連續照射2~3 d,其次給予患兒白蛋白治療,藥物劑量按1.5 g/kg計算,取20 mL白蛋白(湖南紫光古漢南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S10940009,規格:5 g)于10%的葡萄糖溶液中稀釋,靜脈滴注,1次/d. 對照組患兒采用茵梔黃聯合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治療方法同觀察組,口服1 g茵梔黃(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20030028,規格:3 g),3次/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兒治療前后的游離脂肪酸(free fat acid, FFA)、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 TBIL)、γ-谷丙氨酰基轉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γ-GT)等臨床指標變化情況,評估患兒的治療效果.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兒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恢復正常,伴隨癥狀消失;有效:患兒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改善,但未完全恢復正常,伴隨癥狀消失;無效:患兒黃疸未消退,伴隨癥狀存在,膽紅素水平無明顯改善[3].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2%,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相關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前FFA、CRP、AKP、TBIL以及γ-GT等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相關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相關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aP<0.05vs本組治療前;cP<0.05vs對照組治療后.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科中的常見疾病,是新生兒時期生長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4]. 患兒除食欲不振以外,并無其他明顯癥狀,但新生兒黃疸指數過高,可能會影響新生兒腦部發育,其原因可能與血腦屏障功能發育不完善有關,若不及時治療,發展為膽紅素腦病,則會給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帶來嚴重影響[5-6].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新生兒黃疸患兒除總膽紅素升高外,其他臨床指標依然呈現出一定的波動狀態,當黃疸加重,FFA、血清CRP、AKP、TBIL以及γ-GT都會顯著升高,因此,以上指標也會影響新生兒黃疸的嚴重程度和疾病轉歸情況. 本研究中,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采用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兒的FFA、血清CRP、AKP、TBIL和γ-GT水平,且觀察組降低程度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采用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能夠有效降低患兒膽紅素和其他血清相關指標,提高治療效果,且該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7-8].
[1] 何嘉敏,黃洪霞,陳永翔. 藍光照射合并白蛋白治療新生兒黃疸80例療效觀察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4,9(17):168-169.
[2] 胡碧環,趙 陽,何映珊,等. 白蛋白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及臨床指標觀察[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33-34.
[3] 余木煥. 藍光照射結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3):125.
[4] 劉曉霞. 不同藍光治療方式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比較[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1):66-67.
[5] 劉 烽,杜 燕. 藍光照射聯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新生兒黃疸49例療效觀察[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3(7):63-64.
[6] 黃冬梅. 藍光照射聯合白蛋白靜脈滴注對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9):1298-1301.
[7] 汪桂美. 白蛋白聯合藍光治療59例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婦女:醫學前沿,2014(8):133.
[8] 陳號東. 白蛋白聯合藍光光療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分析[J]. 北方藥學,2015,12(10):151.
2095-6894(2016)09-55-02
2016-08-05;接受日期:2016-08-20
伊明江·達吾提. 本科,副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兒科臨床. Tel:0998-5651273 E-mail:yimingjiang2008@163.com
R722.1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