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時奇
和兒女去旅游該準備點啥
文/陸時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了,很多老年人要么通過“夕陽紅”旅行團,要么通過幾個老年人結伴旅行等等方式,走過了祖國的不少大好河山,還有的邁出了國門,觀看了世界各地的風光。
不過,也有一些老年人的出行,是跟著兒女去的,或者是跟著兒女全家一起去的,這樣的家庭式出游,既能互相照顧,更能讓人感受到家庭的其樂融融,聽起來,非常適合老年人,但對于這種旅行,很多老年人是否準備好了呢?
或許有的老年人感到驚訝,和自己的兒女出行,還要準備個啥?無外乎準備點路上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這還有啥特殊的?
您這么想,那可就錯了。除了這些常規的準備外,您還要準備一顆和兒女共享旅游快樂的心。
和兒女去旅行,有著很多的好處。既可以省卻了對于旅行路線的設計,同時包括機票、住宿等問題,也有兒女幫忙預定。旅行的過程中,也不用擔心被黑心導游欺騙,可以自由自在。但畢竟老年人和年輕人屬于不同時代的人,因此在很多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特別是在花費上,很容易產生矛盾,所以,如果您想和兒女去旅行,那么,對待花費上,一定要和兒女好好溝通。
李阿姨今年75歲了,前幾天女兒一家帶著李阿姨和老伴兒一起去了趟海南。出去玩本來應該是很高興的事兒,可是李阿姨卻郁悶了很久,一直到回來,心情也沒有平息。
原來,女兒考慮他們老兩口歲數大了,去一趟海南也不容易,于是在三亞的亞龍灣訂了個五星級酒店的房間,想讓老兩口享受享受。李阿姨本來高高興興地去的,可是進了房間一看,里面非常豪華,就知道這個酒店價格不菲。于是,臉色變得不好看起來,女兒一問,才知道老媽心疼錢了,于是撒了個謊,說是網上團購的,每晚只要幾百塊。
李阿姨當時沒說什么,趁女兒不注意,偷偷跑到前臺打聽自己房間的價格。當得知這個房間一晚的入住價格在千元以上后,老人當時火就上來了。回到房間,和女兒一頓發脾氣,說女兒敗家,不知道掙錢不容易。“咱是什么人家,能住得起這樣高檔的酒店嗎?這一晚上,夠我和你爸吃一個月還多,這不是敗家是什么!”說著說著,李阿姨還流下了眼淚。女兒女婿一看這樣的情況,連忙安慰,好話說了一大堆,老太太雖然不說什么了,可是也沒有了剛來時的興奮,成天悶悶不樂,鬧得女兒一家也跟著悶悶不樂。
這一趟海南游,本來是一次高興的休閑之旅,卻成為了心疼錢之旅,大家都沒有開心。對于節儉了一輩子的李阿姨來說,心疼錢情有可原,可是老人也應該知道,女兒也不是亂花錢,更多的是為了對老人盡一份孝心。老人這一頓鬧,最后錢也花了,玩也沒玩好,反而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和兒女出游,在花錢上,不能太按老眼光來看,更要明白這是兒女的一片孝心。如果害怕花費過多,也要在出行前跟兒女溝通好,否則,不僅花了錢,還傷了兒女的孝心,得不償失!
很多老年人跟著兒女去旅行,回來后總是愛嘟囔。為啥呢?很多時候都是埋怨兒女太懶,不起床,收拾東西太慢等等。因為啥出現這樣的狀況?都是因為習慣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作息習慣。王大爺老兩口前幾天和兒子一家去了趟云南,回來后,老兩口成天嘟囔一個事兒,就是兒子兒媳婦太懶了!為啥呢?原來,老兩口有早睡早起的習慣,雖然旅游挺累,可是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了,可是,隔壁的小兩口的門上,還掛著“請勿打擾”呢。這老兩口就合計等著吧,可是左等人家也不起來,右等人家也不起來。后來,老兩口忍不住了,只好打電話,等小兩口好不容易打開房間的門,帶著老兩口去吃早餐的時候,餐廳的菜品已經不全了。而平時在家習慣了按時吃飯的王大爺,已經感覺胃有點疼了。小兩口也感覺不好意思,可是,第二天,照樣是“請勿打擾”。礙著兒媳婦的面子,老兩口還不好多說,畢竟孩子帶著出來旅游,要是老兩口提前去吃飯,又擔心孩子有意見。“這咋整都不行,給我們兩口子憋屈的啊!”王大爺埋怨道。
不光是起床這一件事兒,出去旅游的時候,王大爺老兩口總是要帶點茶水,還要帶點水果干糧。可是兒子卻不讓帶,說外面買飲料吃飯都方便,何苦帶著這些東西呢?“吃飯方便?兒子可能是好心,給我整西餐廳去了,那牛肉都是半生不熟的,能吃嗎?”王大爺說,還不如自己帶的八寶粥和餅干吃起來順口呢。其實,王大爺的“遭遇”很多老年人也能遇到。在和兒女去旅游的過程中,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畢竟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多不同,但因為礙著面子,很多時候老年人在堅持自己的習慣和兒女的習慣之間,有些不好抉擇。其實,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兒,缺乏的還是溝通。比如早起這事兒,可以跟孩子說好,老兩口起來后,可以先吃早餐,也可以在酒店附近轉轉,既不影響相互的習慣,還能多散散步,豈不是一舉兩得?
和兒女出去玩,去哪里玩,買不買東西,買點啥東西,酒店的免費牙刷帶不帶走,仔細想想,還真是有好多事情需要好好溝通和協調。要不,這一路上,可有的別扭鬧了。
對于和兒女一起出游產生的小矛盾,方阿姨看得很開。因為以前是老師的緣故,退休后,方阿姨仍舊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雖然老年人的這些習慣她都有,但她和兒女的幾次出游,卻都很快樂。訣竅是什么呢?“只要記住我是來玩的就好了!”方阿姨笑著說。
說起和兒女去旅游,方阿姨說剛開始也很別扭,花費的多少,去哪里玩等等,常常有矛盾。特別是老兩口回來的旅行包里,裝滿了從酒店“順”回來的免費牙膏牙刷、梳子、洗發水等等。“兒子臉上那個無奈啊,讓我也覺得挺難受。”方阿姨說,她剛開始也想不明白,這東西是酒店免費提供的,自己拿回來用,有啥不好意思的呢?還有,上山的時候,兒子要坐纜車,老兩口為了省錢,非要走臺階,最后兒子妥協了。晚上的時候,老兩口累得起不來床了。后來方阿姨對這些進行了反思。“兒子的一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他說,‘媽,咱出來,不就是放松和玩的嗎?’這話聽了之后,我突然釋然了,是啊,出來就是玩的,不是天天計算著少花一分錢,多拿點小東西的。這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方阿姨說,其實很多老年人沒有考慮清楚,孩子帶自己出來旅游,就是希望老爸老媽心情好,能玩得開心。這是一份孝心,是一份愛,即使花點錢,浪費了一點,那也是一份愛。老年人在要求年輕人的同時,也要自己反思,要在這個過程中去享受,去體味。說句大白話,大頭錢都花了,為啥還要在小事兒上斤斤計較呢?
別說,仔細想想,還真是這么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