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璐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英語這門語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國的基礎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中,英語這門學科同樣成為提高公民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將課堂變得生機盎然,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學習過程的快樂,并且最終能夠?qū)W以致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兒童都是帶著美好愿望來上學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成人所無法想象的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過多地從學生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尊重學生,在課堂中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之間只有產(chǎn)生和諧融洽的關系,學生才能融入教師的課堂中,愿意去傾聽老師的教誨,使教育在無聲中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靈。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愛動愛唱愛跳,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也應該伴隨學生的這種天性從枯燥無味、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課堂中脫離出來。教師可以通過活動教學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樂學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記單詞的過程中,可以將單詞的字母分拆開來,打亂順序制成卡片,然后將學生按小組進行游戲活動,看哪個小組能將字母又快又準地拼好單詞。在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教學中,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使學生在這種歡快的氛圍中又快又準地記住拼得的單詞,使教學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將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遷移到某學科上去,就能將學習變成一種樂趣。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shù),它能給學生帶來美的熏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教學生唱簡單輕快的英文歌曲,在唱的過程中教會學生記熟每個單詞,在這里,歌曲里的單詞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枯燥的英語單詞,而像是美好的、帶有旋律的音符,學生自然更有興趣去認知、去掌握。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減輕課堂帶給學生的緊張感,又能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教育的一切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對于學生的一切教學,要將學生發(fā)展作為首要標準,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上進心放在首位,教師對自身教學標準要提出更新穎更高的要求,尋求更加完善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