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霞
學生解答閱讀題的能力是困擾許多教師整體教學成績提高的絆腳石,我也曾一度陷入困惑迷茫中。近幾年來,我著意研究,積極探索,兼聽眾見,初步形成自己一套提高小學生解答閱讀題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教給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會學習,才會讀書,才會解決問題。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傳授給學生方法為教學主旋律。
1.閱讀方法
學會閱讀,教給學生方法首當其沖。因此,在平時上課時,要把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作為第一閱讀材料,引導學生討論、合作、探究,形成思路三步曲:“初讀—細讀—精讀”。初讀,顧名思義,第一次讀,要一字一句地讀,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對文章初步感知。細讀,即細心地讀,弄懂文章重難點,掌握并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最后,挑選重點句段精心閱讀,反復品味,即精讀。同時,采用自由讀、默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只有用心精讀文章,才能感悟到文章的內涵,才能有所收獲。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復誦讀,才能理解文章;也只有廣泛讀書,才能積累素材;也只有會讀書,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進步。因此,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傳授是提高解答閱讀題能力的首要步驟。
2.解題方法
萬變不離提綱。閱讀題的答案都來自原文。因此,解答閱讀題時,要先把問題讀清楚,再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碰到涉及問題的段落反復讀,最后對有關內容進行推敲,并對相關語句進行梳理、加工。
二、培養(yǎng)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如果閱讀粗略,養(yǎng)成了不良的閱讀習慣,將成為終身之果。”可見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那么,何為良好閱讀習慣呢?一是天天閱讀,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汲取知識,養(yǎng)成習慣。二是養(yǎng)成閱讀時要“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要圈、點、勾、畫不間斷;要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三是養(yǎng)成讀好書的習慣。“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名人交談。”所以要有選擇地讀書。因此,要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日程事務化,時時提醒,處處教育。
三、強化訓練
方法、習慣固然重要,但脫離了訓練就成了紙上談兵。強化訓練正是提高學生正確、快速解答習題的重要渠道。學生只有多做習題,才能牢固掌握知識與技能,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取題海戰(zhàn)術之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生閱讀方法和解題方法都掌握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也養(yǎng)成了,輔助強化訓練,解答閱讀題的能力便水到渠成。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