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 郭武城
?
讓多媒體有效助推小學作文教學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 郭武城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原來高大上的多媒體已經走入了尋常課堂之中,將多媒體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是對傳統模式教學的一個挑戰,是現代化教學的必由之路。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在創設情境、轉換時空、情感表達、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的應用,給傳統作文教學提供了發展空間,不但充分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且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誘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應當引領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積累生活素材,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活動范圍狹窄,生活經驗不多,更不用說他們的親身體驗了,因此他們的寫作源泉必然枯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寫作數量的增加,學生越來越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而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視覺、聽覺形象,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人、事、物生動地在學生面前展現,既開闊了他們的見識,有豐富了作文素材。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學的時候,我以記一次拔河比賽為題讓學生們寫一篇作文,一般我們會組織學生通過參加拔河比賽,而后寫下自己的體會,可組織比賽經常會受天氣、時間、地點、場所制約,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比賽的記憶只有一聲聲“加油”,而忽略了比賽人員的神情動作、比賽氣氛,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對比賽進行錄像重放,可將一些精彩的鏡頭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此定格場面,跨越時空,啟發和誘導學生“重返”比賽現場,學生對于比賽的體會更加真切,寫出的文章自然有聲有色。又如,我在指導學生寫小動物的時候,便在網上找到一些“動物世界”的視頻,并在其中精選了幾個小動物的生活片斷,在教學的時候,我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多媒體上的小動物們的外形、動作、神態和生活習性等,使學生能對小動物有相對立體的了解,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有“米”下鍋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興趣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是一只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條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我們雖然看不見這些根須,但必須悉心保護它們。因為失去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可知,興趣可以滋養出優秀的作文,我們的教材之中有著豐富的內容,為學生提供了練筆的好機會。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加以訓練,將課文閱讀同寫作深入結合起來,與此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井底之蛙》這一課的時候,針對課文之中最后一段小鳥請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天到底有多大,我將它做了一番轉化,重新對這一幕進行了設計:首先,我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們播放課文上的插圖(青蛙在井里,小鳥在井沿上),并配上歡快愉悅的背景音樂,在栩栩如生的圖片環境里,通過情境模擬小鳥與青蛙的對話;緊接著,順勢引導,讓學生繼續寫這之后的故事。青蛙會接受小鳥的建議嗎?最后的結果又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青蛙不愿服輸,一氣之下從井底跳了出來;有的學生認為青蛙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最后也沒有從井里跳出來。還有一位學生給課文續寫了這樣的情節: 真相大白了,青蛙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它請小鳥喝井中的泉水以表歉意,并請小鳥帶領自己看看外面的世界,小鳥愉快地答應了,帶領著青蛙在世界各地旅行,青蛙增長了見識,再也不是一只“井底之蛙”了! 由此可見,在思維的禁錮消失后,加上有美妙逼真的視聽環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激發出來,寫作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又如我在上《青蛙的眼睛》一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原本深奧、抽象的仿生學技術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在上完課之后,我結合課后的思考題,布置了一次寫作任務,讓學生發散思維:“你想研究什么,制作成什么,用來干什么?”當我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問題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時候,我告訴學生人類發明了許多偉大的東西,趕快把你們想要發明的東西寫下來吧,于是,學生們在短暫的沉思之后,便開始奮筆直書,沒過多久,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就誕生了。有的學生通過蝸牛的黏液想到了飛檐走壁的辦法;有的通過蜻蜓的復眼想到了立體照相機,不僅有理有據,更包含了學生們的奇思妙想。
在《新課標》之中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中的語言文字給予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而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我們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聲動心,以像傳情,積極調動學生全身上下的各個感官,創設與寫作內容相對應的情景,使學生感同身受。例如我在讓學生完成《記述一次體育活動》這一寫作任務的時候,學生雖然平時經常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提出的時候也很有興致,可當讓他們動手寫作的時候,卻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是一板一眼,死氣沉沉。針對這種情形,我將運動會比賽的畫面重現在學生面前,比賽中緊張、激烈的場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在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像離弦的箭,一往直前,旁邊的觀眾高聲助威,而我在此時提醒學生注意比賽中的細節,并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在討論之后,一篇篇優秀的作文也孕育而生。
總之,我們在作文教學之中,要充分運用好多媒體設備這一利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