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
摘 要:上市公司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還能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市場競爭更加劇烈,使得上司公司的經營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上市公司要不斷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尤其要提高自身的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更好的完成審計工作,在此基礎上,本文首先對當前上司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進行的介紹的介紹,找出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發展的策略,希望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獨立審計
一、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現狀及問題
信息披露是指企業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使用者決策的重要會計信息以公開報告的形式提供給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關鍵在于披露是否真實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時以及披露的對象之間是否公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快,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上市公司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其中信息披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會計信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及受托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是企業財務決策的語言,也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對于會計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它具有可靠性、可比性、相關性、及時性等質量特征,但事實上目前披露的會計信息并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行完善,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披露信息不全面,缺乏完善的會計報告規范
實踐中,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會出產生很多的經營信息,然而,很多上市公司為了自身利益的考慮,在進行信息披露時會有所選擇,選擇那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進行披露,對于負面、消極的信息則選擇沉默,這種信息披露的行為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僅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而且還損害了自身的長遠利益,給公司金融的融資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也損害了公司自身的信譽和良好的市場形象,是一種損人不利已的行為,需要進行改正。另外,企業在披露信息時往往沒有一個完善的會計報告規范,給暗箱操作留下空間,不利于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造成信息披露的失調和失真現象的發生,增加了市場的不穩定性。
2.上司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不完善
信息披露制度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對上市公司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不僅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還樹立了公司自身良好的形象,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和進步。然而,由于具體的法律制度缺失,造成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法律存在的漏洞隱瞞一些應當公開的信息,有選擇性的進行披露,影響了信息披露的效果,不利于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和進行。另外,由于信息披露是市場化的產物,隨著市場的變化其要求也是處在變化之中,因此,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應當做到和市場發展的相適應,充分發揮好其應有保障作用。
3.審計工作流于形式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信息披露虛假現象的發生需要進行相應的監管,使得能夠及時發現信息披露出現的問題,并采取相關的政策進行解決,對信息披露進行有效監管的重要途徑是審計,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了解信息披露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防止信息披露工作成為形象工程。然而,當前審計工作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踐中很多審計工作都是在走形式,并未發揮其應有的監管作用,使得信息披露工作處在一個缺乏有效監管的狀態,造成披露工作缺乏規范性,使得披露工作的實用性不高,很多都流于形式。
4.上司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混亂
上司公司在進行信息披露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體系,一個監督機構并未履行相應的審查和監管的職責,而是選擇妥協,面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混亂現象選擇了沉默,這樣就造成信息披露工作的難以開展,即使開展起意義也不大。
二、注冊會計師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僅要進行解決,更要從源頭上進行防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監管,良好的監管能夠非常有效的監督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起到十分重要的規范作用。此外,信息披露的監管并非易事,因為信息披露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需要專業的知識進行判斷,信息披露的監管工作更是需要專業人員才能完成,注冊會計師成為不二人選。
注冊會計師熟悉金融會計制度,熟悉經濟領域知識等,對信息披露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因此,由其進行監管工作能夠滿足專業上的要求。此外,還要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做到科學的監管,防止出現“只監不管”現象的發生,把監管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價值和功能,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工作進行監管時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工作做細。要對信息披露工作進行監管要注意細節,不能忽視細節,因為信息披露本身就是細微工作的綜合,只要善于對一些小的問題進行分析,才能真正做好監管工作,使監管工作真正發揮應有的價值和功能。
其次,全面分析市場信息數據。判斷某一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虛假信息披露等關鍵要對市場數據進行分析,還要了解企業的內部生產、銷售等具體的運營情況,只要能綜合的市場信息數據分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來判斷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的可能,如果僅依靠某一片面的、部分的信息是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影響監管工作的開展。
第三,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注冊會計師一般在專業素質上要求很高,在具體監管工作中不會出現業務問題和專業問題,然而,職業道德素質確有待提高,很多注冊會計師發現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中存在問題而保持沉默,更多的收受了別人的好處,因此,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素質顯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
三、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及獨立審計的對策
1.完善信息披露的內容,確立會計報告規范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為了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意披露一些對自身不利的信息,披露的信息往往價值不大,往往有選擇性的進行披露,不僅破壞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不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實踐中,上市公司是其會計信息的第一獲得者,此時上市公司為了應對外界的需要會披露一些會計信息,會選擇那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進行披露,對于那些應當披露且對其發展不利的信息則是選擇了沉默。因此,應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范圍,對于應當披露的信息無論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都應當按照規定如實進行披露,讓投資者明白其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使公司自我反省,找出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完善和改正,如果對于那些應當披露的不利于自身發展的信息不進行披露,會使公司對存在的問題忽視下來,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公司的利益,阻礙了公司長遠的發展。另外,上市公司在對信息進行披露時往往缺乏一個完善的會計報告規范,給信息虛假披露留下了空間,因此,應當確定一個嚴格、統一的會計報告規范,保障披露工作順利開展和進行。
2.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出現的問題和相關法律制度的缺乏是分不開的,很多上市公司利用法律規范的不健全、存在瑕疵等情況,鉆法律的空子,為自身信息的虛假紕漏奠定基礎,即使有證據發現其信息披露的違規行為,但是由于法律存在相應的漏洞,造成實際懲治的困難。因此,應當根據實踐的需要對相關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進行完善,規范信息披露行為,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懲處,為信息披露工作的合法、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3.發展注冊會計師,加強審計建設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一般缺乏專業的人群是很難勝任這項任務。因此,對信息披露工作進行監管更需要專業的人士來進行,當前,很多從事信息披露工作的監管人員職業素質不高,專業素質不強,不僅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監管作用,還造成人力資源的很大的浪費。因此,應當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聘用注冊會計師來開展監管工作,保障上市公司信息工作按照規定進行,同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審計的作用,對違法、違法披露信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4.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安排、董事會及監事會設置情況、經理層激勵等)對信息披露質量會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信息披露質量問題。但是從實證結果來看,目前我國的公司治理機制仍存在出資者的監督積極性不高;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以及監事會沒起到相應作用、形同虛設;高管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公司治理結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的進一步完善,來促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首先,強化出資者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其次,強化審計委員會對信息披露質量的監督,第三,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第四,健全和完善監事會制度,發揮監事會應有的獨立監察功能,第五,完善經理層激勵機制。
四、結語
上市公司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更關系人民的切身利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合法、合理的進行不僅能夠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更關系到自身的長遠發展,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出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披露信息不全面,缺乏完善的會計報告規范,其次,上司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不完善,第三,審計工作流于形式,第四,上司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混亂,上司公司在進行信息披露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體系,一個監督機構并未履行相應的審查和監管的職責,而是選擇妥協,面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混亂現象選擇了沉默。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下面幾點建議:首先,完善信息披露的內容,確立會計報告規范,其次,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第三,發展注冊會計師,加強審計建設,第四,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李小娟,程培先,王鑫斌.河北省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審計研究[J].會計之友,2012(02):52-53.
[2]楊世忠,劉賽頂.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暨審計質量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2):42-48.
[3]郭巧莉,張琦.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基于“五糧液事件”的啟示[J].現代營銷,2012(12):80-81.
[4]周劍麗.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及時性監管問題分析[J].商業經濟,2011(7):87-88.
[5]樊英英.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現狀及對策[N].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54-56.
[6]梁杰,顧琳琳.上市公司會計虛假信息披露及法律監管[J].財會研究,2004(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