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 李郁

摘 要:通過管理信息技術等手段,結合目前逐漸興起的虛擬技術,以及相關的數據庫,借助于結構化開發,將現階段的系統,進行合理有效劃分。對于該系統,一般選擇C/S方式。并且于服務器端,設計關系數據庫等。在相對應的客戶端,也能夠建立系統的各項功能。利用ADO技術,實現兩者之間的充分交互。該系統的有效構建,對實驗信息的各個方面,能夠充分實現高效管理。對于虛擬儀器,其相應的研制開發,也能夠充分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虛擬技術;信息管理;儀器實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194
0 引言
對于虛擬儀器,屬于跟蹤測量裝置,測量與具體的實驗階段,積累了一定相關信息。而我們通過分析這些信息,那么對現階段的虛擬儀器,能夠充分實現開發研究。一直以來,如果一味通過人工進行操作,那么對于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效率上比較低下,而且在保密性上也比較差,對于數據資源,難以充分實現共享。一方面查找更新維護難以開展,另一方面可能導致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程度混亂。利用較為先進的軟件,對于實現信息等方面,利于開展管理。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進行數據處理,并且對于相關的實驗設備,或者人員等方面,能夠充分落實各項管理。
1 需求分析
明確開發究竟存在何種目的,然后在此基礎之上,予以科學有效的需求分析。虛擬測試實驗開展階段,究竟存在怎樣的構成,應該充分了解。這樣才能為系統合理有效開發,充分做好準備[1]。對于測試實驗,應該不斷完善整個系統。對于實驗系統,教學實驗方面,可開展相應的23組。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數據流動處理等方面,我們通過分析,能夠構建數據流圖。
2 系統設計
2.1 系統功能分析
根據相關的瀑布模型,我們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相關原則,開展總體性設計規劃。模塊化設計下,作為科學有力的指導。然后我們將大的系統,進行有效的劃分。不僅包括設備管理,而且涉及實驗管理[2]。同時對于人事,也應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各自開展管理過程中,通常由于在對象方面有所差異,因而也會具備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結合實際將現有的各大模塊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細分,也就是下級模塊。方便廣大用戶,能夠及時進行操作,見下圖1。
2.2 數據庫設計
需求分析的順利開展,我們能夠得出一定結果,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得知,對于虛擬測試實驗,在開展相應的管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包括兩種類型數據信息。其中一類數據,能夠予以科學有效的編碼管理,因而屬于通用信息。對于這樣對象而言,其所具備的屬性項上,從本質上來講是相同的。能夠對其予以編碼,科學有效開展管理。但是對于另一類數據,通常根植于具體實驗,屬于動態數據范疇。按照實驗特點的不同,因而具體表現也不同,應該單獨對其予以記錄。
3 系統實現
系統進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特點合理選擇工具。一般性客戶端,選擇C++工具即可,主要針對系統界面,以及應用程序等。通過ADO技術,對數據庫整個系統,能夠有效的開展訪問。
3.1 系統功能模塊
用戶啟動系統階段,系統登錄這一重要性模塊,首先被充分的調用,驗證用戶資料。而用戶方面的信息,以及相應的訪問權限,通常情況下應該由管理模塊負責,力求系統能夠更加安全。實驗管理階段,一般是系統的核心。涵蓋了實驗指導等方面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實驗信息編輯,對數據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還有試驗信息方面的管理。通常來說對于這四部分,全部屬于較為重要的內容。所謂實驗指導,通常是指提供教學實驗意見,掌握實驗開展的過程中究竟存在何種目的,以及實驗究竟需要用到哪些裝置,同時學生也應該充分掌握相關的原理和方法[4]。對于最終得出的實驗結果,也能展開科學有效的分析。對于實驗信息,一般以向導等有關方式,能夠充分指導廣大用戶。信息一旦得到成功添加,借助統一的框架結構,進行相應保存。用戶能利用相關信息管理功能,予以相應的查詢,同時也可以進行及時的刪除,對信息進行排序,或者其他等一系列操作。在數據庫中,尤其是那些已經保存的數據,在虛擬儀器等相關設備中,通過科學有效的分析,或者說通過本系統,予以一定程度的離線分析。
對于設備管理,一般涵蓋硬件方面的管理,還有設備信息方面的查詢。對于硬件管理這一重要部分,通常來說主要負責進行維護。對于設備信息來說,普遍已進行編碼,并且被有效存儲,避免了手工方式進行收入,因而能夠大大降低工作量,信息更加準確。
3.2 應用實例
簡支梁傳函為基礎,爭取通過驗證,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學習,充分掌握傳遞函數。數據一旦成功保存,利用數據分析這一重要模塊,我們能夠對于相關的數據,予以科學有效的離線分析。在虛擬儀器之中,就能夠落實好各項分析。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數據方面的記錄,也能予以科學有效的離線分析。
4 結語
一直以來,如果一味通過人工進行操作,那么對于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效率上比較低下,而且在保密性上也比較差,對于數據資源,難以充分實現共享。虛擬儀器下,有利于實驗方面的科學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畢曉東.全新課件開啟電子電路實驗教學新篇章——RIGOL、NI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聯合發布電子電路虛擬儀器實驗課件[J].電子技術應用,2012,(7):1.
[2]李大奎,于成,劉旸等.立足精英型軟件人才培養目標的電子技術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8):151-153.
作者簡介:王澤(1989-),男,陜西蒲城人,本科,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數控加工技術。